王海濤,葛建軍,鄢 琦
行二尖瓣置換術的病人術前心房顫動合并率高達50%,其中大部分病人術后仍存在心房顫動的風險,使病人發生中風的概率顯著增加,嚴重影響了病人的生存質量,同時也給醫務人員的術后處理帶來了難度[1-2]。臨床上常采用消融迷宮術治療心房顫動,治愈率高達90%,具有顯著效果,但該手術屬于切和縫手術,使病人心內直視手術的風險顯著增加,因此,其在臨床上的應用受到了限制[3-4]。本研究旨在探索心內直視手術中雙極射頻消融術治療心房顫動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5月—2018年7月于我院接受心內直視手術聯合雙極射頻消融術治療的128例心房顫動病人為研究對象,回顧并分析病人治療前后心房顫動發生情況。男62例,女66例;年齡(45.21±6.39)歲;病程(4.27±1.92)個月。納入標準:①年齡≥18歲;②未合并血液性疾??;③病人及其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肝、腎等嚴重器官性疾病;②精神、意識等障礙性疾病;③免疫系統疾病。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并符合相關倫理學標準。
1.2 治療方法 于中度體溫外循環條件下為病人行心內直視術加雙極射頻消融術。取胸骨正中入路,于上下腔靜脈和主動脈進行插管并建立體外循環,為病人實施除顫,竇性心律恢復者則行雙極射頻消融術。右心耳切除后于右心房做一切口,采用沖洗式射頻消融筆建立消融線,于左右肺靜脈之間、左肺靜脈和二尖瓣環后部之間以及左心耳與左上肺靜脈間建立消融線。冠狀靜脈竇左側終點顯露后,于二尖瓣線中間和左心房基部間做消融線,以阻斷冠狀靜脈竇和心房通路。左心耳切除后關閉切口,然后進行心瓣膜置換術。復溫期間將左心房關閉,開放主動脈并進行排氣操作。于房間隔右側進行消融線的額外建立,將其中一邊上升至三尖瓣環后側,另一邊下降至下腔靜脈。
1.3 觀察指標 ①心率:觀察并比較病人治療前后的心律情況。②心室功能:觀察并比較病人治療前后的心室功能,包括左心房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及左心室射血分數。③觀察并比較兩組病人治療前后氣胸、頭暈、中風以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心律情況比較 治療后病人慢性持續性心房顫動、陣發性心房顫動、心房撲動以及交界性心律的發生率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病人心律情況比較 單位:例(%)
2.2 治療前后心室功能比較 治療后病人的左心房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均低于治療前(P<0.05)。治療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病人心室功能比較 (±s)
2.3 治療前后氣胸、頭暈、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發生情況比較 治療后病人氣胸、頭暈、中風以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發生率均低于治療前。詳見表3。
表3 治療前后氣胸、頭暈、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發生情況比較 單位:例(%)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臟疾病之一,是一種心率嚴重失常疾病,發病急且具有較高的危險性,一旦發生容易造成中風等并發癥,嚴重者將導致病人死亡[5]。隨著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活習慣的改變,我國心房顫動發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每年發病例數較多。臨床學者認為心內直視手術聯合雙極射頻消融術能夠有效減少病人手術時的體外循環時間,且對心內直視手術聯合雙極射頻消融術的消融率影響較小,但是由于手術時容易忽略處理病人機體冠狀靜脈竇,因此,心房顫動病人接受手術后容易發生心房撲動[6-7]。
治療后病人的心房顫動、心房撲動以及交界性心律的發生率低于治療前(P<0.05)。其原因是心內直視手術加雙極射頻消融術系統治療過程中需要對消融面進行連續的生理鹽水沖洗,以此使心房組織表面溫度降低,而熱能則能夠向更深層次的組織進行滲透最終完成透壁性損傷,避免了常規單級探頭運用時為確保透壁性損傷而導致的心房組織壓力增加,同時避免了心房壁與周圍組織緊貼,減少了周圍組織的損傷率[8-9]。另外沖洗式的心內直視手術加雙極射頻消融術具有高效性,能夠使消融能量輸出顯著減少,使周圍組織受損概率下降。僅將消融前的外膜電復率作為竇房結功能的評價指標尚且無法保證病人的竇房結功能能夠在術后恢復正常,因此,尋找更加有效、準確的方法評價竇房結功能有助于改善病人的心室功能,促進病人恢復健康[10-11]。本研究顯示,治療前后病人的左心室射血分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病人的左心房內徑、左心室收縮末期內徑、左心室舒張末期內徑低于治療前(P<0.05)。提示心內直視手術加雙極射頻消融術進行二尖瓣手術的治療有助于心房顫動的治療和預防,同時能夠顯著改善病人的心臟血流動力學[12-13]。有研究表明,收縮重構效應和心房電重構是影響心房顫動的誘因,同時也會導致左心房擴大以及順應性增大,而該術式可有效消除心房顫動所引發的癥狀,有助于改善病人生存質量,促進病人身體康復[14]。本研究中,治療后病人氣胸、頭暈、中風以及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發生率低于治療前。提示心內直視手術加雙極射頻消融術引發并發癥的概率較小,同時能夠通過消除心房顫動而改善病人的臨床表現,使頭暈、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等發生率降低,安全性較高[15]。
綜上所述,心內直視手術中雙極射頻消融術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能夠有效消除和預防心房顫動的發生,對病人術后功能恢復具有改善作用,具有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