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蕓
摘要:科研單位擔負著重大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研究的任務,為我國科研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而科研經費則是科研單位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前提,是科研單位開展各項工作的重要基礎,因此需要做好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如何保證科研經費管理效果和使用效率提升的同時,又能夠確保使用得當,始終是科研經費管理的熱點難點之一。針對我國科研現狀,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到科研經費“包干制”,引起了科技界的熱議。本文將通過:實行科研經費“包干制”的意義,推行科研經費“包干制”應堅持的原則,科研經費“包干制”的具體做法三方面進行討論,希望能為相關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提供一些合理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科研經費;包干制;科研人員;管理;使用
引言
一直以來,科研經費立項、下撥、資金預算、使用、核算等程序煩瑣復雜,為了保證科研經費的有效使用,要求嚴格按照預算制度及要求進行。但從目前科研經費管理的現狀來看,硬性管理問題較為突出,使得科研人員壓力較大,既要進行科研項目研究,還需要承擔起專業“會計”的職責,可見科研經費改革的迫切需要。針對這一情況,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道:“進一步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占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不設科目比例限制,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這是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出現“包干制”,也使得科研人員對科研經費使用的“松綁”充滿期待。那么,實行科研經費“包干制”到底有什么意義呢?
一、實行科研經費“包干制”的意義
(一)給科研“松綁”,激發科研人員創新能力
由于科研項目的開展會受到一些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加之項目開展過程中各個階段的進度不同,所以使用的科研經費也會有一定的差異。因此,傳統的預算制管理經費管理束縛較大,無窮的報表和審批耽誤了科研人員的時間和精力??蒲薪涃M“包干制”的實施能夠把科研人員從煩瑣的票據提交和復雜的審批程序中解放出來,大力簡除煩苛,使科研人員潛心向學、有利于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解放科研生產力。
(二)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率,鼓勵科研人員厲行節約
科研經費“包干制”是經費由科研團隊自主決定使用,不設科目比例限制。對于科學研究活動來說,科研方向不同,所需的開支很可能會比較單一,而在申請科研經費時,目前存在現狀是每項費用預算都設有一定比例,超比例預算的科研經費將不能獲得立項,這就大大制約了科研經費的使用。這就造成了科研人員在申請項目時,為了符合立項要求,將本來不需要開支的某些費用強行做到了預算里,將某些需要大額開支的費用人為的調低,這既不符合科研規律,又造成了科研經費的浪費,大大降低了科研經費使用效率。
(三)“包干制”的實施有助于放權政策落地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科研體制和經費管理的改革和完善,相繼頒布實施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為科研體制和經費管理改革提供指導意見和保障,如《關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強改進中央財政科研項目和資金管理的若干意見》《關于科研管理優化,提升科研績效的若干措施》等重要文件,這一系列的政策也稱作“放管服”改革。雖然“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入,但是相關的政策并沒有真正地落實到實際管理中,缺乏具體的實施方法。而“包干制”的提出就是一種對于“放管服”政策的具體實施方法,有助于放權政策落地。
二、推行科研經費“包干制”應堅持的原則
(一)轉變管理理念、堅持徹底改革原則
好政策有了,如何落實是關鍵。應當深入體制改革,將改革舉措落實到位,而不僅僅是在口頭上和形式上表現出好的政策。要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轉變管理理念,為科研人員大力簡除煩苛,把科研人員從報表和審批流程中解放出來。作為科研單位更需要進一步強化共識,不斷優化流程、創新機制,給科研人員更多的信任和空間。
(二)尊重科研規律、實行分類管理原則
經費管理如何與科研規律完美結合是關鍵。由于科學研究本身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科研經費“包干制”應以科研規律為導向,根據不同的學科,把握不同科研項目的規律性和特殊性,將不同性質的科研項目進行區分,分類進行管理,同時要分析不同領域、不同類型單位和不同項目實施“包干制”的特征、潛力及風險,要遵循適用性原則,宜包則包,不可盲目進行,也不可“一刀切”。
(三)堅持放權和管理相結合原則
“松綁”不是松手不管,而是轉變管理思維,將放權和管理有機結合、信任與監督相結合,有“放”就必然要有與之相配套的“管”。第一,建設高效的科研績效評價體系,通過設置明確的績效目標,以結果導向來評價項目的完成情況和經費使用情況,而不是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進行過多的干預,即“放”過程管理、“管”目標管理;第二,建立健全科研誠信的大環境,要把科研誠信滲透到科研人員個人發展的方方面面,實現科研誠信常態化、誠信記錄在檔,如果發現存在違背科研誠信的,應當給予相應的懲處,逐步形成科研人員自覺抵制弄虛作假的行為,使科研誠信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三,強化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讓內部控制制度化、常態化、透明化,這不僅可以讓權力得到充分使用,還可有效防止權力濫用,對人員的行為規范進行嚴格管理,避免出現不合規行為、科研經費濫用等現象。
三、科研經費“包干制”的具體做法
本文結合西方發達國家先進的做法和國內現狀的以及自身的工作實際,提出以下四點“包干制”的做法。由于科研經費“包干制”仍處于初探階段,下文提出的具體做法仍需進一步檢驗。
(一)對科研經費實行部分包干
在科研經費使用過程中,可以將一些需要提交煩瑣票據的費用進行包干,如差旅費、國際合作與交流費等。2016 年 7 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等部門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項目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第三條第一款規定:“改進中央高校、科研院所教學科研人員差旅費管理。中央高校、科研院所可根據教學、科研、管理工作實際需要,按照精簡高效、厲行節約的原則,研究制定差旅費管理辦法,合理確定教學科研人員乘坐交通工具等級和住宿費標準。”現行差旅費和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報銷規定煩瑣、票據繁多。對于科研人員來說,出差前首先要了解乘坐交通工具等級以及目的地的住宿標準;其次在出差時要仔細收集保管好各類票據,出差回來后要將相應票據粘貼好并填寫報銷單報銷,如有特殊情況還要寫說明來解釋。對于單位財務人員來說,財務人員在收到科研人員粘貼好的票據后,首先要仔細核對報銷人乘坐交通工具等級和住宿費是否超標,其次審核票據的完整、時間的連貫性,最后檢查報銷人計算的報銷金額是否正確。上述流程不論對于科研人員還是財務人員來說,報銷都存在票據數量繁多,手續繁雜的問題,科研人員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賬務報銷上。因此,本文建議先從這類經費下手,對“包干制”進行部分試點。具體做法如下(以差旅費為例):在現行差旅費報銷規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包干,伙食補助和市內交通費仍舊遵照現行規定,城市間的交通費可按照區間飛機或者高鐵的相應等級標準包干,住宿費包干根據國內城市消費水平分成若干類。如此一來,精簡了報銷票據、流程和手續,大大縮短了科研人員報銷時長,將科研人員從繁雜報銷手續中解放出來。
(二)橫向經費以及一些特殊經費進行包干
橫向科研經費,是指學校接受社會企事業單位、群眾團體、個人等委托的研究任務而取得的科研項目經費。根據《意見》第二條第五款規定:“自主規范管理橫向經費。項目承擔單位以市場委托方式取得的橫向經費,納入單位財務統一管理,由項目承擔單位按照委托方要求或合同約定管理使用。”橫向經費與縱向經費相比有比較大的區別,橫向經費只需完成委托方的要求或合同約定即可,因此,筆者認為橫向經費可推行“包干制”。還有一些經費也可以試點實行“包干制”,比如貧困村科技特派員專項經費,每年撥付每位特派員2萬元用于給貧困縣提供科技服務,開展農村科技創新創業,特派員達到一定的服務次數和服務效果即算完成任務,此類經費可以優先實行“包干制”,總額進行包干,不設科目比例限制。
(三)以研究人員為對象的資助包干
選擇科研誠信優良、科研方向先進、科研人員能力強的科研團隊給予長時間穩定資助、實行科研經費“包干制”,給予這些優秀的科研人員充分的資源、寬松自由的科研環境,讓科研人員潛心做科研,最大限度地解放科研生產力。
(四)科研經費總額包干,不設科目比例限制
上述三種包干方式先進行部分試點探索,取得經驗和達成共識后,再把試點的做法推廣,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由特殊到普遍的改革推進方式。隨著“包干制”的全面推廣,自然而然科研經費總額包干也會實現,這樣便可按照預計成果的公允價值進行科研經費總額的撥付,科研團隊能夠通過自主包干的方式使用全額科研經費,也不用再對科研經費設置科目比例限制和開支用途。而且在項目完成之后,科研人員能夠自主分配使用結余的經費,不僅能夠有效激發科研人員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也能夠有效提升科研經費的使用效率,可謂是“把錢花在了刀刃上”。
結語
隨著國家不斷加大對各類科研項目投入,科研單位經費節節攀升,科研經費“包干制”應運而生。實施“包干制”可以先進行試點探索,之后再將試點做法進行推廣,由點到面、由個別到一般,以此不斷進行完善和優化,使其成為一種普遍且創新的科研經費管理方式,并以此不斷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從而獲得更多的自由感和成就感。
參考文獻
[1]章維.高??蒲薪涃M管理“包干制”初探[J].會計之友,2019(24):135–137.
[2]王青,滿鳳.新時代背景下科研經費“包干制”探討[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30):117+115.
[3]汪春娟,趙春曉.高??蒲薪涃M包干制實施探討[J].會計師,2019(20):61–62.
[4]韓鳳芹.新時代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如何邁步[N].社會科學報,2019–07–11(001).
[5]韓鳳芹.“包干制”要尊重科研規律[N].北京日報,2019–04–08(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