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煥榮 陳桂洪 陳霞 敖春妮

【摘要】 目的:研究胸痛中心建設對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診科的診療效率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急診科接診的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3例為建設前組。選取2019年3-12月接診的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為建設后組,比較兩組在急診科的診療效率。結果:建設后組首份心電圖完成時間、肌鈣蛋白I檢測時間、會診時間、雙抗藥物給藥時間、急診科停留時間均短于建設前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胸痛中心建設能提高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診科的診療效率。
【關鍵詞】 胸痛中心 自行來院 急性心肌梗死 急診科
doi:10.14033/j.cnki.cfmr.2020.21.070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20)21-0-03
Effect of Construction of Chest Pain Center on the Efficienc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Self-admitted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LUO Huanrong, CHEN Guihong, CHEN Xia, AO Chunni. //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 2020, 18(21): -17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nstruction of chest pain center on the efficienc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Method: From May 2018 to February 2019, 63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pre-construction group. From March to December 2019, 86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post-construction group. The efficienc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 The completion time of the first ECG, the detection time of troponin I, the time of consultation, the time of double anti-drug administration and the time of sta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in the post-construc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the pre-construction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construction of chest pain center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Key words] Chest pain center Self-admit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Emergency depart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 Shanwei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Shanwei 516600, China.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狀動脈急性閉塞、血流中斷,使部分心肌因嚴重的持久性缺血而發生局部壞死的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是重要的致死病因,其療效及預后具有很強的時間依賴性[1-2]。胸痛中心作為新的醫學模式可有效對急性胸痛患者進行分類、快速鑒別、及時診斷、快速分診及轉運,進一步規范救治流程,縮短救治時間,可提高急診胸痛患者,特別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救治效率[3-4]。為規范救治流程,汕尾市第二人民醫院胸痛中心于2019年3月開始按照國家胸痛中心標準化流程進行建設。本研究采用回顧性方法對筆者所在醫院胸痛中心標準化建設前后各10個月的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診科的診療情況進行比較,分析胸痛中心建設對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診科的診療效率的影響。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5月-2019年2月筆者所在醫院急診科接診的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3例;選取2019年3-12月接診的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納入標準:符合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標準[5];自行來院;胸痛時間管理表記錄完整。排除標準:外院轉診及院內發病;來院時心跳、呼吸驟停;無法口服抗血小板藥物;未收住院。將63例患者作為建設前組,男47例,女16例;年齡(65.05±12.62)歲。將86例患者作為建設后組,男61例,女25例;年齡(62.98±13.19)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建設前組 未建設胸痛中心。所有患者因胸痛、胸悶或呼吸困難來診,按照預檢分診、掛號、醫師查看患者、開醫囑、繳費、護士行心電圖檢查、抽血查肌鈣蛋白I等順序完成相關檢查。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后,指導患者口服雙抗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療保健制造有限公司,批號BJ41159)300 mg及替格瑞洛片(阿斯利康制藥有限公司,批號J20171021)180 mg]。醫生呼叫CCU會診,會診醫師確認患者有冠狀動脈造影或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指征后,讓家屬辦理入院手續,送導管室手術。
1.2.2 建設后組 建設標準化胸痛中心。所有患者因胸痛、胸悶或呼吸困難來診,預檢分診護士立即啟動急診綠色通道,將患者送至搶救室。搶救室護士立即行心電圖及肌鈣蛋白I等檢查。醫師查看患者,待心電圖結果出來后立即拍照并上傳至微信群,同時撥打一鍵啟動電話呼叫會診。CCU醫師查看心電圖并至急診科會診,若確診患者為急性心肌梗死且有冠狀動脈造影或冠狀動脈內支架植入術指征,立即啟動導管室,由會診醫師護送患者至導管室。急診科醫師立即辦理住院手續,并將患者在急診科產生的費用錄入醫囑。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首份心電圖完成時間、肌鈣蛋白I檢測時間、會診時間、雙抗藥物給藥時間、急診科停留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建設后組首份心電圖完成時間、肌鈣蛋白I檢測時間、會診時間、雙抗藥物給藥時間、急診科停留時間均短于建設前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迅速進行介入治療或溶栓治療是治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關鍵環節。目前,恢復心肌的血供已不再是難題,而如何讓患者盡快得到再灌注治療是重點問題[6-7]。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診治效率是考驗胸痛中心建設中急診科綠色通道是否暢通,多學科協作是否高效的一個重要指標。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20急救車接入醫院的患者不同,因為后者有院前處置的基礎,而前者主要是在急診科進行處置[8-10]。在急診科爭分奪秒,盡快明確診斷后送至導管室進行再灌注治療關系到患者的臨床效果,也是胸痛中心建設的目標之一[11-12]。本研究發現,按照國家胸痛中心標準化流程進行建設后,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診科的各項指標均明顯改善,停留時間均有所縮短,提高了急診科的診治效率,可能與如下因素有關。
3.1 首份心電圖完成時間縮短
胸痛中心建設前期,所有胸痛患者至急診科就診時需先預檢分診、掛號,經醫師查看患者后再行心電圖檢查。而胸痛中心標準化建設后,所有胸痛患者至急診科就診時,經預檢分診后立即送入搶救室并行心電圖檢查,再掛號,從而有效縮短了首份心電圖完成時間。
3.2 肌鈣蛋白I檢測時間縮短
肌鈣蛋白I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診斷指標之一。胸痛中心建設前,患者需要先繳費才能進行檢查。而胸痛中心標準化建設后,醫院承諾給予胸痛患者綠色通道,即護士做完心電圖后可立即抽血,并在急診科的快速檢測儀器上進行肌鈣蛋白I檢測,節省了繳費時間。
3.3 會診時間縮短
胸痛中心建設前,由急診科醫師查看患者,根據癥狀、心電圖和/或肌鈣蛋白I結果擬診急性心肌梗死后,立即通過醫院內線電話呼叫心血管醫師會診,會診醫師接到電話后需從病房或其他地方趕至急診科。若心血管醫師剛好有其他診療任務,則患者等待的時間更久。而胸痛中心標準化建設后,通過建立微信群和配備一鍵啟動電話,一旦急診科醫師擬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可立即將心電圖拍照并上傳至微信群,同時撥打一鍵啟動電話呼叫會診。若心血管醫師不能及時趕至急診科,可通過遠程會診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并做出診斷,指導下一步的診療措施。
3.4 雙抗藥物給藥時間明顯縮短
胸痛中心建設前,需等待肌鈣蛋白I結果或心血管內科醫師會診明確為急性心肌梗死后才給予患者雙聯抗血小板凝聚治療(阿司匹林腸溶片及替格瑞洛片)。而胸痛中心標準化建設后,通過對醫師進行反復多次的培訓,只要在明確患者有典型的胸痛、胸悶等癥狀,且心電圖提示有明顯的ST-T改變并排除禁忌證的情況下,可立即給予雙抗藥物治療,從而有效縮短給藥時間。
3.5 急診科停留時間縮短
胸痛中心建設前,對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和極高危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需在會診醫師查看病情并與家屬溝通且同意的情況下才通知導管室人員啟動介入手術。而胸痛中心標準化建設后,在會診醫師確認患者有急診介入指征后立即讓急診科醫師進行預溝通,同時啟動導管室,從而縮短患者等待會診和術前談話的時間。
3.6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
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未分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可能造成結果的偏倚。未納入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和胸痛>24 h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不能反映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診療情況。
綜上所述,建設胸痛中心可實現多學科的聯動合作、資源整合和診療流程的優化,有利于對自行來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快速、高效的急診科診療服務,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急診綠色通道,從而提高診療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晶,金澤寧,陳韻岱,等.急性心肌梗死治療指南對我國住院患者治療及預后的影響[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0,22(11):649-655.
[2] Li J,Li X,Wang Q,et al.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in China from 2001 to 2011(the China PEACE-Retrospectiv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udy):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hospital data[J].Lancet,2015,385(9966):441-451.
[3]陳國欽,李健豪,宋明才,等.區域性協同胸痛中心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時間及短期預后的影響[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7,25(10):579-583.
[4]易紹東,霍勇,向定成.胸痛中心認證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救治效率的影響[J/OL].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7,9(1):11-15.
[5]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急性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1,29(12):705-721.
[6]易紹東,向定成,段天兵,等.建立胸痛中心對不同來院方式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門-球囊時間的影響[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4,22(9):549-552.
[7]劉璇,李樹仁,楊國慧,等.胸痛中心建設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影響[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8,26(11):622-626.
[8]孔冉冉,向定成,易紹東,等.胸痛中心實行繞行急診科對接受PPCI治療的STEMI患者救治時間及預后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8,17(34):2904-2907.
[9]蘇晞,宋丹.胸痛中心建設-中國ACS規范化診治必由之路[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6:3-4.
[10]陳文明,郭金成,柳子靜,等.ST段抬高心肌梗死首次醫療接觸-梗死相關動脈開通時間達標情況及影響因素[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16,24(6):316-319.
[11]張芹,鄒利群,張偉,等.胸痛中心成立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診療效率和效果的影響[J].中華危重病急救醫學,2016,28(7):640-642.
[12]張敏州,周袁申,郭力恒,等.中醫院胸痛中心建立模式探討[J].中國中西醫結合急救雜志,2013,20(3):129-130.
(收稿日期:2020-02-25) (本文編輯:李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