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學忠
摘要:2016年5月后,建筑行業實施營改增政策,稅務風險控制成為建筑施工企業管理的關鍵。本文首先論述營改增全面實施后對建筑行業的影響,歸納建筑施工企業掛靠項目的稅務風險,在此基礎上提出防范稅務風險的措施,以期提高建筑施工企業的稅務風險防范能力,并為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助力。
關鍵詞:施工企業;營改增;掛靠;稅務風險
隨著我國稅務改革在建筑領域內的深入,營改增政策的落實使建筑施工企業掛靠項目的稅務風險逐漸暴露出來,在此背景下,施工掛靠企業因無法平衡進項與銷項的統一而面臨著極大的生存風險。因此,下文就對此進行分析,以使稅務風險防患于未然。
一、營改增對施工建筑行業的影響
(一)規避重復征稅現象
營改增后,各行業之間的稅制要素的差異性逐漸降低,抵扣鏈條也隨之完善,建筑行業長期存在的重復征稅現象得到有效改善。從發展角度講,營改增的實施有助于發揮增值稅促進產業協作與分工、有效降低稅負、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等重要作用,進而更加彰顯國家稅收體制的公平。
(二)監管制度更加嚴格
營改增實施后,監管內容由增值稅涉及的合同流、資金流、發票流及物流等的監管取代了原本對資金流的寬松監管,監管機構由國家稅務局取代地方稅務局,這意味著監管制度更為嚴格統一,這也對施工建筑領域提出了更高的經營要求,建筑施工項目的每一個環節都在監管之下,因此,建筑施工企業更要系統考慮、精心策劃施工項目,有序推進項目的實施。
(三)稅務風險逐漸暴露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第26條明令禁止了施工建筑行業的掛靠行為,“建筑施工企業不得以任何形式允許其他單位或者個人使用本企業的資質證書、營業執照,以本企業的名義承攬工程”。但是,因建筑施工企業資質限制、為提升中標率所需等原因,施工建筑行業內掛靠項目仍然普遍存在。營改增后的稅制逐漸完善,非法掛靠施工項目的稅務風險日益增大,這將是對非法掛靠施工企業的致命打擊。
二、建筑施工企業掛靠項目稅收風險分析
(一)增值稅風險
建筑施工企業掛靠項目增值稅風險的主要表現在于:掛靠施工企業向被掛靠施工企業繳納一定的“管理費用”,該部分費用需要繳納增值稅。在現實的掛靠項目中,被掛靠施工企業往往不對該部分財務進行核算,而是將其體現在“管理費用”中,管理費用需要繳納相應的增值稅。當被掛靠施工企業將掛靠項目的財務納入公司核算時,核算掛靠項目的項目成本與項目收入,就掛靠施工單位在項目施工期間所產生的人工費、材料費等費用的具體發票中,需要將發票的單位寫為被掛靠企業,并進行財務報賬,同時申報繳納增值稅?,F實中,被掛靠企業只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掛靠施工企業所產生的財務費用不計入被掛靠企業,因而并不需要繳納任何增值稅,在一定程度上被認定為避稅行為。
(二)企業所得稅
項目合同中所簽署的企業為具有相應營業資質的被掛靠施工企業,而具體實施項目的為掛靠施工企業,掛靠施工企業與被掛靠施工企業都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被掛靠企業收取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收入,掛靠企業收取項目收入。建筑施工企業掛靠項目稅務風險的主要體現就在于:被掛靠施工企業為了增大收入額,就會隱藏該部分收入,甚至偽造相關資料和憑證,以達到減少該部分費用繳納稅額的最終目的,而這樣的現象一旦被稅務機關發現,逃稅偷稅的責任都需要被掛靠企業去承擔,且要面臨經濟損失與信譽損失?,F實中,被掛靠施工企業僅僅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并沒有對掛靠項目的業務成本、財務收入與財務支出明細進行財務核算,即該部分費用計入掛靠施工企業單獨賬戶中,無需根據發票繳納由項目產生的企業所得稅。然而,在營改增后,被掛靠施工企業為掛靠施工企業所提供的經營活動證明、收入憑證等資料都將成為稅務監管機關的證據,稅務監督機關從中發現蛛絲馬跡并追查下去,從而向被掛靠施工企業征收漏報稅款,同時嚴厲處罰被掛靠施工企業。
三、營改增后掛靠項目的稅務風險防范
(一)提高企業稅務風險管理意識
建筑施工企業需要不斷提升對稅務的認識及其管理與防控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更加注重財務管理,進而更為有效地防范稅務風險。對此,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加大對稅務風險的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在不違法違規的前提下,落實稅務風險管理工作。企業領導層更要提高風險防控意識,起到模范榜樣作用,在員工中宣傳教育,以避免稅務風險的產生。
(二)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
營改增全面實施后,嚴格、統一的稅務制度對漏稅、逃稅等行為進行了有效的約束,但在財務處理方面,不管是企業所得稅還是增值稅的處置都變得更為嚴格細致。在此背景下,企業需要具有更專業的理論知識、更豐富的實踐經驗的財務人員去進行賬務處理,對此,財務人員更應該不斷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鞏固發票驗證、保管等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加強審核通過外購材料所取得的增值發票的真實合規性。除此以外,企業要轉變原本的稅務理念,加強與稅務監管機關的交流,以及時掌握稅收新政策,從而合理避稅。企業還應該鼓勵財務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并提升其稅務風險防管理知識體系,將其有效運用到財務管理與稅務防范實踐中,才能幫助企業更健康地成長。
(三)加強納稅籌劃等準備工作
營改增的目的在于減輕我國企業的稅收負擔,然而這并不代表所有企業都會減少實際所應納稅的稅額,如果企業未能在納稅前做好籌劃準備工作,在具體經營過程中將產生各種稅收風險,引發不必要的麻煩。對此,建筑施工企業應該及時調整企業經營策略,以在確??茖W規避涉稅風險的情況下,安全進行業務運營。在采購材料與設備方面,企業應該優先選擇提供專用發票的企業作為合作供應商。企業要提前做好采購計劃,更好地平衡企業內部的資金流轉。在業務經營方面,企業可以考慮針對廣告設計業務、公司宣傳業務等方面的經營業務實行外購經營,以實現進項抵扣的目的。
(四)及時調整企業的經營方式
對于當前建筑施工領域內普遍存在的掛靠行為,其實際上可以理解為一種資質共享的企業經營模式。在營改增的背景下,企業更應該加強對掛靠項目的經營管理,堅決杜絕反轉包現象的發生。對于掛靠項目及分包項目的稅務管理,建筑施工企業應該采取集中管制的方式,委派專業的財務管理人員進行財務管理與稅務防范管理。另外,加強對掛靠項目的監管,特別注意統一納稅主體與經營主體,同時加強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避免因發票不規范、不真實而引發的稅務風險。
四、結語
建筑施工企業始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建筑行業的長期穩定發展對于促進民生就業、社會穩定至關重要,營改增后對于建筑行業而言是一次整合,對于部分資質較低、質量較弱的建筑企業而言無疑是嚴峻考核。對此,建筑施工企業應該認真學習與稅務相關的政策,把握國家的政策扶持,同時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改變企業傳統的經營方式,從施工項目的合同管理、原材料采購及發票管理等細節方面著手,提升企業的稅務風險防控能力,進而促進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姜麗.淺議施工企業項目內部經濟效益審計-資金審計[J].財經界:學術版,2020(1).
[2]林彤.建筑施工企業“營改增”減稅效應研究[J].天津經濟,2019(12).
[3]葉勤.“營改增”后建筑企業稅務風險分析及防控建議[J].納稅,2019,13(32).
[4]徐麗華.基于“營改增”背景的建筑企業稅務風險管理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