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江武 辛克忠
關鍵詞:以人為本;開放實驗室;管理機制;分析
高校實驗室不僅是教學科研中所必須的重要場所,是培養學生實踐技能、自主探索能力不可或缺的場所與基地,實驗室的?也是高等院校教育質量高低的重要評估標準之一。要對高校的實驗室建設水平進行提升,并提高高校的試驗質量,將實驗資源進行合理、科學的利用,就必須要構建出擁有開放性、流動性且同時具備合作性與競爭性的學術研究平臺,對各個學科之間的交流與交叉予以重視和鼓勵。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和落實,實驗室開放是時代進步的必然過程,這也大大提高了實驗室的資源利用度,也讓學生有機會的得到更好的時間培養,促進提升其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獨立探索能力[1]。
實驗室的開放是傳統實驗教學的拓展部分,也是現階段對學生進行實踐操作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培養的主要方法,能夠有效的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備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利用課堂的講解對學生進行知識輸送,雖然能夠讓學生快速的對知識進行記憶,卻無法讓其快速的對知識的來源、產生過程進行掌握,而這也會限制學生的創新意識,難以通過學到的知識進行自主創新。實驗室的存在,并非是讓學生對某一項知識進行研究,取得研究成果,而是要培養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去學會思考和探索,培養其創新精神和意識[2]。構建完善的開放實驗室機制,是提高高校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其內容與高校的學科建設、資源配置等多個方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隨著時代發展,科技進步,科研工作也從單學科向多學科交叉發展。良好的實驗室管理機制,能夠營造出和諧的科研氛圍,讓學術交流變的更為順暢,進而提升高效的教育質量與學生的綜合素養。
實驗室開放制度以及管理模式不完善。高校的開放性實驗室有著其獨特的特征,但在現階段的開放之中,受到了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合理、不科學的影響,各個實驗室缺少連通,而對于實驗室的使用安全以及共享使用條例和制度并不完善。
缺少技術人員。在現階段的高校開放實驗室之中,專業的技術人員不多,這也造成學生在實驗室進行學習和使用時,沒有足夠專業技術人員對其進行輔導和幫助,而且因為科研經費的限制,以及生源的缺乏,青年教師的研究工作非常難以深入發展。實驗室的開放,還會帶了一系列不得不重視的問題,包括實驗內容的安排,設備的操作方法還有設備的維修保護,這些問題也急需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解決,對于技術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有了新的標準和要求[3]。
管理軟件的缺乏。高校開放實驗室以后,必須要建立起更為高效、合理的軟件管理系統,當軟件管理系統正是投入使用之后,還必須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管理,定期對系統激進型維護與更新。系統交給學校進行統一管理的話,實驗室的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學科的特色難以得到展現。若交給實驗室的工作人員管理,則工作人員工作量會急劇增大,人員不足。在實驗室的應用方面,交給學生自主使用和探索,實驗室的硬件維護成本會大幅增高,儀器和設備難免會出現損壞。
自主化管理模式。使用自主化管理模式,在實驗室進行開放以后,在具體的管理機制之中,要將自助式管理模式應用到位。自主管理并非指的是學生與教師可以對實驗室內的所有設備和儀器進行使用,而是開放式實驗室的管理方法,讓學生能夠在實驗室技術人員的引導下,自主、自發的進行學習和思考。在實驗室的使用之中,可以使用預約使用和門禁系統,來落實自主化管理模式,學生對于實驗室的使用要進行提前預約,并在預約時對實驗目的進行充分的闡述。而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通過門禁系統保證其他實驗室的封閉[4]。
創新實驗內容。高等院校的實驗室開放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以及自主思考能力,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驗實踐的方法來對自身潛力進行激發,進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而在現階段,大多數高等院校的實驗教學仍然都以驗證性作為主要實驗目的,而在開放實驗室的模式下,高校必須要最大化的發揮實驗室的功能,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與興趣,增加實驗室的實驗內容。可以將實驗內容與高校創業實訓進行融合,讓實驗的內容與社會實踐進行充分的融合,加強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協同合作應用。開放式管理模式下的實驗室,可以為學生搭建出一個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讓學生能夠通過實驗加強溝通,互相幫助。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高校學生因為個人素質能力限制,無法單獨的進行各類實驗。而通過實驗室的開放,可以讓有共同實驗想法和目標的學生聚集在一起,通過分工合作,互相幫助的方法,去完成實驗,并互相交流,積累經驗和知識[5]。此外,開放實驗室管理模式還能搭建出師生合作的渠道,加強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讓教師引導學生自主思考,從旁進行輔助,最大化的刺激學生的主管能動性與積極性。
合理分配資源。實驗室開放管理模式還能夠很好的將教學工作與科研工作進行協調,在對教學工作中的器材進行良好的供應的同時,還能夠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設備與場地。因此,高校必須要加強實驗室設備的建設工作,結合教學與科研的實際需求,進行維護、購置、升級。在實驗室的使用中,教師還可以將科研工作適當的帶入到課堂之中,讓學生在進行學習時能夠接觸到最新的科技動態,掌握學術前沿信息,并為學生創造出良好的學術氛圍。
減少資金投入。開放性實驗室會給高校帶來資金投入量增大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實驗室的管理之中,要充分的發揮其協同創新的功能,將各個有關聯性的學科進行結合,加強各個學科之間的合作與配合,最大化的利用實驗室資源,減少資源浪費問題。此外,實驗室的科研成果也要進行轉化,將理論技術向實際產業進行轉化,通過這樣的方法,能夠有效的減少資源浪費,還能夠降低高校的資金投入量。
加強校企合作。在傳統的高校實驗室管理之中,高校與企業之間的交流不多,而企業人員對于實驗室的使用更是困難。而在開放實驗室的管理機制之下,要將實驗室的管理理念進行更新,將高校的優勢與企業進行結合,通過實驗室引進更多企業中的優秀人才,讓高校實驗室能夠聚集更多人才,匯聚更多領域的經營,并通過這種方法讓校企合作的模式變的更為多樣化。利用人才的聚集與校企合作,加強高校與企業的溝通,建立起長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進而大幅度的提升高校的人才培養效率[6]。
隨著時代發展與進步,人性化的高校實驗室開放時高效發展與進步的必然趨勢。在現階段的高校實驗室開放之中,仍然存在了許多問題,這需要各個高校能夠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與需要進行解決,共同探索出更為有效,符合實際的高校實驗室管理機制,幫助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創新型人才,提高高效的教育質量和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張萃珍.多功能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的設計探討[J]電子制作,2020(11):80-81.
[2]肖肖.高校實驗室開放管理中的問題與對策[J]實驗教學與儀器,2020,37(6):75-76.
[3]曹飛章.利用開放實驗室提升學生實踐水平[J]數碼世界,2020(04):136-137.
[4]吳祖偉.基于積分制的開放性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研究[J]科技視界,2020(16):262-263.
[5]陳伯豪,安芬菊.工科大學生開放實驗室線上管理軟件需求分析研究[J]山東化工,2020,49(9):171-172.
[6]陳敏,郭百濤,劉鈺.多學科資源共享實驗室大型儀器開放平臺探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20,39(2):281-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