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月霞
摘 要:一流專業背景下,社會對通信工程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目前存在課程設置單一、教學內容欠缺、師資隊伍不足、創新能力薄弱、高校合作匱乏等問題,人才培養模式亟待改進。本文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以改革課程設置、合理提升課程挑戰度、擴大師資隊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增強高校合作、增強校企合作等多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以提高人才培養為目標,適應一流專業要求。
關鍵詞:一流專業;通信工程;人才培養
0.引言
2018年6月,教育部召開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會議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要求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會議期間150所高校聯合發出,提出培養一流人才,建設一流本科教育的《一流本科教育宣言》[1]。會后出臺了《教育部關于加快建設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意見》和《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員會關于堅持德法兼修實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2]。這次會議及會后對一流專業建設背景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2019年4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決定2019—2021年建設1萬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萬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面向各類高校,面向全部專業,分“賽道”建設人才培養的國家級一流專業[3],由此一流專業的人才培養要求提到了新高度。
通信工程專業作為傳統專業,在新一流建設的背景下,其人才培養模式也需要不斷完善改進。為了滿足傳統專業升級改造的要求,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策略不僅要彰顯通信工程專業特色,具有前瞻性、引領性,更要體現其綜合性,跨學科知識融合很有必要性。本文在一流專業建設背景下結合通信工程專業現狀,提出人才培養改革的新方案。
1.通信工程專業現狀
(1)課程設置單一
通信工程專業在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過于單一,所有學生都是按照培養手冊學習制定好的課程,不得不學完所有課程。但是通信工程專業將來所從事的領域相當廣泛,除了一些基礎課程之外,很多課程所學知識都不一定用在將來工作中。“一刀切”的課程設置,早已不適合一流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
(2)教學內容欠缺
通信工程專業在教學過程中對通信工程領域的新理論、新知識關注不足,涉及知識面窄,授課內容過于陳舊,與最新主流技術脫節。而這些不足都不符合一流專業人要求,也不符合提升復合型人才培養社會需求。
在通信工程專業傳統人才培養過程中,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由于不同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不同,授課時教師會關照大多數學生,注重基礎,講原理,爭取讓所有學生都可以了解,從而導致課程標準要求較低。而且對于教學實踐手段單一,工程實踐幾乎為零,學生畢業后,很難立刻適應工作。
(3)師資隊伍不足
雖然部分高校在本科生中安排了班主任及輔導員,但是通常一個班主任及輔導員要負責多個班級,而且對于每個學生的了解不是很清楚。對于每名班主任和輔導員所管轄的學生數量過多。而且在高校中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多為青年教師。青年教師與資深教授在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更快的了解通信工程學科的發展趨勢、前沿熱點以及畢業走勢等多方面需求。
(4)創新能力薄弱
針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缺少完整的理論體系,學生沒有創新精神及創新理念,缺乏創新教育課程。學生對于學科競賽沒有重視。各科教師也沒有注重學生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相關科目也缺乏創新型實驗、創新項目等。對于當前新技術缺少課程學習。
(5)高校合作匱乏
學生都僅僅是在本校學習了相關課程,而且大多數課程都是基礎知識的講解,導致學生并不了解當前學科前沿,也不了解其他高校同層學生的能力,缺乏比較就很難認清自身不足。對于想要出國留學的學生,缺少國外前沿信息咨詢,更是缺乏海外學習和實習的機會,缺少國外名校聯培的相關政策。
2.通信工程人才培養改革方案
(1)課程設置豐富
通信工程專業就業前景廣泛,學生應該根據自己喜好,以及自己將來的擇業方向,選擇適合自己的課程。除了一些通識課程外,學校應該給與學生充分的自助選擇權,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方向可以選擇,具體做法為:減少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為了公平起見,所有學生都應修滿相應的必修課學分數,修夠一定數量的選修課。
(2)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
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調研課程難度,結合通信工程專業各課程自身特點,擴大通行工程專業知識廣度,涉及多學科相互融合。同時增強通信工程專業深度,合理的提升學科的挑戰度,對于重點難點提升重視度,使學生更加了解專業的前景,以及自己肩負的使命,實現自身的最大價值,為社會的發展做貢獻。
(3)師資隊伍
在學生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增添相應的導師,減輕班主任及輔導員負擔,提高學生解決困難效率。導師可以更及時更準確的了解學生動態,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可以得到更好的解決。同時應該加強優秀教師的引進,加強高校教師師資隊伍,結合專業特色,構建相關產業領域的人員兼職授課機制。建立教師培訓、交流、深造機制,形成教學經驗豐富,高水平專業教師隊伍。
(4)增加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在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中,可以分三方面:一是在通信工程實踐課程中,增加自主創新型實驗和設計性實驗;二是以賽促學,提升學生興趣的培養;三是增加新技術課程的學習。
在實踐課程中,學生可以根據當前熱門方向、熱點問題進行自主設計;任課教師可以根據當前研究熱點,提供新的設計型實踐作業。讓學生根據現實需求,通過自身知識的運用,通過理論分析、仿真工具、進行創新性實驗,最終解決現實中的問實際問題。
同時,學科競賽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創新能力重要組成部分,通信工程專業應該鼓勵學生參加各類通信電子類的學科競賽,包括但不局限于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全國數學建模競賽、物聯網比賽、創新杯比賽、嵌入式比賽、大唐杯比賽等,引導學生以創新型思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同時還應增加MIMO、SDN等課程新技術的學習,新技術總是能突破思維瓶頸,打破陳舊思維定勢,提高創新意識,引導學生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5)增強高校間聯合培養
首先,加強高校間的交流活動,主動邀請高校教授來學院進行學習交流,邀請前沿學者進行技術分享,邀請高校學生代表分享學習經驗,讓學生更加直觀的了解到自身的不足,鼓勵學生了解前沿動態,更好的學習。其次,增加高校間的聯合培養,讓優秀學生可以前往高校學習1至2年,這樣不僅可以擴展優秀學生的知識廣度和知識深度,讓優秀學生可以接觸到更加前沿的技術手段,同時也可以刺激其他學生認清自身不足,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鼓勵學生間的相互交流。
除此之外,還應該加強與國際通信工程專業名校進行交流,進行聯合培養,由國內導師及國外導師一起制定培養計劃,讓有出國留學意向的學生可以更早的了解到國外科研動態;也可以讓學生到國外高校進行交流學習,學習國外通信工程專業發展趨勢,激發學生探索新知識的熱情和創新精神,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術氛圍,提高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6)加強校企合作辦學模式
企業是人才培養的需求方,高校培養的人才是否得以應用,全靠企業的需求,因而可以讓學校和企業共同制定通信工程專業的培養方案。也可以讓學生在校內和企業各設置導師一名共同指導學生實驗和畢業設計,這樣不僅可以保證學生的基礎知識雄厚,還能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加強對技術的理解和應用、加強設備的使用能力。通過校企合作,讓學生在學校就可以了解到當前社會更需要什么樣的人才,讓學生學習到最前沿的技術,更早的接觸社會,適應社會。
3.總結
在一流專業建設背景下,需要培養通信工程的高級人才。為了滿足這一需求,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方案針對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師資隊伍、創新能力、高校合作等相關問題,提出修改課程設置、合理提升課程挑戰度、擴大師資隊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增強高校合作、增強校企合作等多方面改革方案,以適應一流專業要求,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高留志.一流專業建設與法學專業教材體系的完善[J].出版廣角,2019(17).
[2]傅建.“一流專業”與高等教育體育專業建設思考——黃漢升教授學術訪談錄[J].體育與科學,2019.
[3]劉興元,沈禹穎.“雙一流”建設背景下草業科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8):160-162.
[4]張炯.高職院校通信工程專業創新創業技能型人才培養探究[J].現代信息科技,2019(22).
[5]殷敬偉,高明生,周天.一流學科建設背景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C].2018年全國聲學大會.
[6]張書真,宋海龍,黃光亞.民族地區通信工程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87).
[7]劉興元,沈禹穎.“雙一流”建設背景下草業科學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8):160-162.
[8]桂志國,趙冬娥,王晨光.電子與通信工程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4):13-15.
[9]李晶晶,馬麗娜,楊婷婷.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探索[J].智庫時代,2019.
本論文系北京信息科技大學高教研究課題(課題名稱:一流專業建設背景下通信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號:2019GJYBO7)、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新工科背景下通信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優質課程將設項目(項目名稱:高頻電子線路)資助。
(作者單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學?信息與通信工程,北京 1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