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偉

據報道,阿根廷5億美元的債券票息在5月22日(美東時間5月22日下午5點)到期。日前,阿根廷政府明確表態不會付款,由于逾期未付,導致阿根廷在技術上進入違約狀態。據德國之聲報道,這是阿根廷獨立以來在與債權人的重組談判過程中發生的第9次主權債務違約。
目前,新冠疫情對全球經濟運行和金融市場帶來顯著影響,一季度經濟增速明顯放緩,二季度之后經濟增長有望回穩但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在疫情沖擊下,不少國家債務開始大幅度增加。
當一個國家債務比重達到一定程度就有可能出現主權債務違約,即當一國不能償還其主權債務時發生的違約。一旦發生主權債務違約,就解決方式來講,不外乎兩種:其一,違約國家向世界銀行或者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借款;其二,與債權國就債務利率、還債時間和本金進行商討。就目前阿根廷的情況來看,其政府采取的是第二種方式,持續與債權人進行建設性對話,以便在重組公共債務的過程中達成一項協議。《紐約時報》表示,阿根廷能否通過債務重組方案將取決于政府向債權人提出的債權置換方案是否有“吸引力”。
從理論上說,對于主權債務違約問題,政府完全可以開動印鈔機無限償還債務,因此,“債權人在與主要發達國家中央政府的交易中通常不存在延遲支付風險。但是,債權人與發達國家的地方政府交易時則未必能夠高枕無憂”。分析人士指出,因為地方政府沒有貨幣發行權, 這樣一來,地方政府完全有可能陷入財政破產的境地。歷史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2009年11月,阿聯酋迪拜出現債務危機。評級機構穆迪估計,迪拜的債務約有1000億美元。11月25日,迪拜政府宣布重組旗下最大的企業實體迪拜世界,并尋求延遲6個月償還債款。
迪拜世界是一家業務橫跨房地產和港口的企業集團,曾一直是迪拜經濟王冠上的寶石,其經營的港口和運輸集團業務遍及全球。此前,迪拜以建設中東地區物流、休閑和金融樞紐為目標,推進了3000億美元規模的建設項目。在此過程中,政府與國有企業的債務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增加,迪拜政府大力擴充銀行、發展房產和運輸業,負債高達800億美元。
不久,全球一場空前的金融危機呼嘯而來,結束了迪拜數年的輝煌發展史。旋即,房價開始下跌,眾多工程被迫停工甚至取消,許多項目成為“爛尾樓”。迪拜渴望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雄心在800億美元的債務重壓之下,化作一場黃粱美夢。11月30日,迪拜政府首次公開表示,政府對迪拜世界的債務不負有責任,因此不對其提供擔保。當迪拜世界宣布暫停償還其巨額債務,公司將尋求和相關債權人就暫停償付部分債務達成協議的時候,全世界震驚了。
上一次違約發生在2001年,阿根廷創下950億美元的違約紀錄,引發了該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經濟危機:貨幣大幅貶值75%,累計通脹率最高達80%,大批企業倒閉,失業率飆升……主權債務違約會嚴重影響一個國家作為國際借款人的聲譽,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實現融資的難度將會加大。“此次違約將阿根廷鎖在國際債券市場之外長達15年之久,令阿根廷數百萬中產階級陷入貧困。”《華爾街日報》指出。
目前,受新冠疫情的沖擊,阿根廷經濟遭受重創,失業人口居高不下,商業活動難以開展。根據阿根廷媒體報道,阿根廷無法支付一筆5億美元的債務利息,阿根廷在技術上已經陷入違約狀態。事實上,阿根廷經濟已與長達兩年的經濟衰退作斗爭。2018年阿根廷遭遇貨幣危機,導致其政府與IMF達成了一項史上最高的571億美元貸款協議。該協議要求政府收緊預算和貨幣政策,結果導致阿根廷剛剛有點起色的經濟再次陷入大衰退之中:利率過高,比索急劇貶值,通貨膨脹率高,外債增加。截至2019年年底,阿根廷的公共債務總額達到了4140億美元,約占其GDP的93%。
禍不單行。進入2020年,阿根廷又受到了新冠疫情的嚴重打擊。據《參考消息》報道,新冠疫情開始后不久,阿根廷迅速采取了“以不惜犧牲經濟發展為代價、全力防止疫情擴散的從嚴政策”,成為南美第一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的國家。總統多次表示,“經濟衰退了可以恢復增長,但逝去的生命卻不可重來”。從3月20日開始阿根廷進入全國居家隔離狀態,這一政策此后多次延期和調整。
當地時間5月23日晚,阿根廷總統宣布將原定于5月24日到期的居家隔離令再延長兩周至6月7日。然而,嚴防嚴控之下,雪上加霜的阿根廷經濟幾乎陷入停滯。在今年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之下,違約風險加劇了阿根廷的經濟崩潰。
據英國《衛報》報道,阿根廷政府此前向私有債權持有人提出大幅降低債務利息,從平均約7%下調至2.3%,并將支付推遲到2024年的要求。不過,投資者拒絕接受政府提出的“合理建議”。4月份,阿根廷政府公布了662.38億美元的債務重組方案,要求減免36億美元債務本金、減免379億美元債務利息,以及延長3年償還債務,但該要求再次遭到了債權人的拒絕。
“如果阿根廷宣布債務違約,將導致阿根廷金融和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紐約時報》指出,這種情況一旦發生,阿根廷將出現嚴重的貨幣貶值、通貨膨脹,經濟活動和購買力等社會經濟指標會迅速惡化。最新數據顯示,阿根廷公共債務總額達3240億美元,占其GDP的90%,現在已經無法償還。“毫無懸念,阿根廷國內經濟將繼續陷入停滯,大批企業將會破產倒閉,失業人口將會更多。”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日前發布的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阿根廷經濟將萎縮5.7%。專家認為,在采取犧牲經濟發展的“休克式”抗擊新冠疫情政策下,阿根廷經濟發展前景堪憂。
“解決阿根廷債務問題的唯一可行方法是真誠的談判。”阿根廷債權人委員會表示,認同阿根廷政府防止債務擴大、陷入危機循環的努力,但無法接受其方案。按照阿根廷此前公布的債務重組方案,阿政府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將不會償還任何債務,2023年開始支付平均利率0.5%的息票,此后逐步調整利息水平。
對此,阿根廷債權人委員會稱,阿根廷政府的債務重組方案并未與債權人委員會進行充分討論,該方案未達到國際債權人的期望。此后,阿根廷政府將談判期限一再延長。阿根廷政府5月21日宣布,將與國際債權人的債務重組談判期限從5月22日再次延長至6月2日。對于阿根廷而言,協議的達成將是一個漫長而艱巨的過程。
當前,阿根廷債券持有人包括全球最大的資管公司和小型散戶投資者,對于阿根廷政府的債務重組方案,他們稱“這給我們帶來了不公平的負擔”,而阿根廷政府尚未提出恢復金融穩定的長期計劃。包括貝萊德、富達等主要資管公司在內的債權人團體在一份聲明中稱,“阿根廷未支付利息將導致多種債券的違約”,這一債權人團體共持有約167億美元的阿根廷國際債券。另一個重要的債權人委員會則表示,未能糾正違約將“阻止阿根廷進入經濟復蘇所需的國際資本市場,從而損害阿根廷人民的利益”。
面對防控疫情與解決債務問題的雙重壓力,阿根廷政府可選擇的余地不大。3月份,阿根廷GDP下降了近12%。阿根廷經濟部部長馬丁·古斯曼表示,阿根廷債務不可持續,政府有償還債務的意愿,但是以現在的情形,政府無法履約。經濟學家說,除非問題迅速得到解決,否則由于硬通貨短缺,將給比索帶來更大的壓力。在嚴峻的經濟形勢下,阿根廷無法償還巨額債務已成事實。
國際評級機構惠譽預計,隨著全球經濟陷入危機,不僅阿根廷,其他國家主權債務違約也將發生,今年的主權債務違約數量將創下紀錄。“由于受新冠疫情沖擊,歐元區一季度GDP環比下滑3.8%,創1995年有數據以來新低。各國債務負擔將不斷加劇,尤其是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國。”其實,在疫情沖擊之前,歐洲各國早已負債累累。持續低迷的經濟疊加不斷擴張的債務,導致歐洲主權債務風險再度上升。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