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嘉祿

蘇格蘭“小熊”塑料鈔,發行量只有50枚
在黃洪彬的家里,他從寫字桌抽屜里拿出一個塑料文件夾,抽出一張鈔票遞到我面前:“你看這張鈔票有什么特別嗎?”
“這是一張紀念鈔吧。”我面前的這張人民幣,面值100元,橘紅基色,但與我們日常使用的又不同,正面圖案是一條巨龍騰起在云中,背面圖案是中華世紀壇。印刷質量相當好,線條纖毫畢現,氣氛喜氣洋洋,畫面氣勢磅礴,票面上還有精密的防偽標志。我不大懂錢幣,憑感覺只能說出這些。黃洪彬有點小得意地告訴我:“ 這是一枚塑料鈔票。”
“這是中國人民銀行于2000年11月28日發行的‘迎接新世紀塑料紀念鈔,簡稱‘龍鈔,也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第一枚(套)塑料鈔,很有收藏價值。”黃洪彬又補充道:“這枚塑料鈔發行量為1000萬枚(套)。圖案上的這條龍是有來歷的,以北京北海九龍壁左起第三條龍(升龍)為設計依據,龍的左側為火珠吉祥圖案,票面左下側透明視窗為北京天壇祈年殿的涂層圖案,右上側動態全息標志圖像為大紅燈籠,右下方印有‘迎接新世紀紀念鈔‘100字樣。背面主景為中華世紀壇的乾坤臺及周圍景色,敦煌的飛天圖案展現在世紀壇上空,底紋有敦煌藻井圖案,右下方為蒙、藏、維、壯四種少數民族文字的‘中國人民銀行字樣和面額。紀念鈔與現行人民幣具有相同職能,與同等面額人民幣等值流通。”
看到黃洪彬如數家珍的樣子,我不免有點詫異起來,他本是上海灘赫赫有名的銅鏡和陶瓷收藏家,興趣怎么一下子轉移到這個冷門品種上來了?他不管我臉上何種表情,繼續滔滔不絕地說下去:“1999年,中國臺灣地區發行了‘新臺幣發行50周年塑料紀念鈔。2007年,為紀念香港回歸祖國10周年,香港首次發行塑料紀念鈔,包括2012和2014年兩個版本,圖案是一樣的。加上大陸的這一枚(套),兩岸三地的紀念鈔有一個共同點,設計精美、風格獨特、防偽性能超強、內涵十分豐富,中華民族風格強烈。國際錢幣界一致公認這三套塑料紀念鈔體現了高科技、高品位、高價值和最先進的印鈔技術。”

羅馬尼亞在2003年發行的大面值塑料鈔

“龍鈔”雙聯張
這三十年來,我采訪過的收藏家也有上百位了,但第一次遇到專門收藏塑料鈔的。我單刀直入地問:是不是全世界范圍紙幣造假的事情太多,于是就發明了塑料鈔票?黃洪彬笑了:這也是一個原因吧。確實如此,塑料鈔有許多紙鈔不具備的優勢。一、與紙鈔相比,它更難偽造和仿制,至今還沒有發生塑料鈔造假的案件。二、塑料鈔票的制造成本雖然是紙幣的兩倍,但是它的壽命卻是紙幣的四倍,實際成本比紙鈔低。三、塑料鈔不易沾染細菌,卻易去污、易消毒、易回收,所以又被稱為“綠色鈔票”。四、它有足夠的韌勁,不易撕裂或破損。
1986年,深受假鈔泛濫之苦的澳大利亞警方通過情報網發現了一個試圖偽造10澳元紙幣的犯罪集團,于是聯邦儲備銀行下決心改變現有的印鈔技術。兩年之后,聯邦儲備銀行和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以及墨爾本大學開始聯合實施一項聚合物類材料和變光圖案(OVD)相結合的研究,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張塑料鈔票由此進入實質性操作。不過這枚面值為10澳元的鈔票不是一般意義的流通鈔,而是“歐洲人移居澳洲200周年”的紀念鈔。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海地、哥斯達黎加、馬恩島開始使用半塑鈔。半塑鈔就是含有塑料成分的紙鈔,與傳統紙鈔相比各種功能有所提升,但不夠完善。直至澳大利亞發行真正意義上的塑料鈔后,其優越的防偽性能和經濟性能才為世人所知,其他國家開始重視并效仿。
1999年,羅馬尼亞成為第一個全部面值使用塑料鈔的歐洲國家(1999年至2001年發行)。2003年,贊比亞成為第一個發行、使用塑料鈔的非洲國家,發行了500與1000克瓦查兩種面值的鈔票。
2011年11月14日,加拿大央行宣布開始發行塑料鈔。2015年3月23日,英國蘇格蘭克萊茲代爾銀行發行英國首批塑料鈔,首批發行的是5英鎊面值的塑料鈔,領先英國其他地區一年。
塑料鈔票生產過程中主要有四大工序,首先是塑料基材,其次是涂布,就是要將塑料基材處理成紙一樣,這樣油墨才能印上去,第三道工序是印刷,最后一道工序是防偽處理。塑料基片再加上凹印技術、光變油墨印刷、激光全息圖、衍射光元素、無墨壓印圖案等防偽措施,使其成為防偽功能最強的鈔票。我國大陸發行的第一枚“龍鈔”,設計、印刷是我們自己來的,但基片均由澳大利亞提供。
從外觀上看,由于塑料鈔票特殊的材質,它的真偽顯而易見。塑料鈔還有一些防偽措施足以讓偽幣制造者望而卻步。2019年新版人民幣推出之際,錢幣收藏界紛紛猜測:2020年中國人民銀行應該會發行5元面值的塑料鈔,這樣一來,塑料鈔就將進入流通環節,走進千家萬戶。
在黃洪彬的收藏柜里,我還見識了一些有趣的塑料鈔,比如一枚羅馬尼亞在2003年發行的塑料鈔,面值為100萬列伊,相當于人民幣1000元,也許是世界上面值最大的塑料鈔。還有一枚蘇格蘭銀行于2015年發行的“小熊”圖案塑料鈔,面值僅為5英鎊,發行量只有50枚,十分難得,黃洪彬在香港某次拍賣會上以相當于15萬港元的代價收入囊中。

以凡爾納小說《八十天環游地球》為主題的塑料鈔

英國發行的面值為一英鎊的塑料鈔

馬來西亞為建國60周年發行的紀念鈔
黃洪彬收藏的塑料鈔中最昂貴的一張來自文萊,面值為10000林吉特,相當于人民幣5萬元。尺寸最大的一張是馬來西亞政府為建國60周年而發行的,發行量僅為6000枚(套),正面印有15位前任首相的頭像,足足有一張A4紙那么大,攜帶使用并不方便,因為這是一枚紀念鈔,可以裝上相框掛在客廳里。
除了流通鈔和紀念鈔,黃洪彬還收藏比較“另類”的塑料鈔,比如樣鈔、聯體鈔、紀念冊和測試鈔。其中測試鈔最為珍稀,鉆勁十足的黃洪彬卻收藏了好幾百張。比如一張瑞士銀行發行的“狼”復合鈔,精彩之處在于票面上有一只狼頭的透明視窗,正面中間偏左有激光燙鋁,圖像沒定位。中間為臥著的狼,采用線條繪制,圖像細膩,右邊有雙重隱形狼頭。兩側邊有凹印手感線。背面為奔跑中的狼,采用JURA的藝術屏幕設計。
“狼”復合鈔在紙張采用和貼膜、膠印、雕刻凹版印刷、涂布等工藝方面都達到世界最高水平。可以說,每項技術里面都隱藏著防偽密碼。黃洪彬讓我借助放大鏡觀察,正面松樹由藝術屏幕功能實現,并且藏有“KOMORI LANDOART JURA GSI KURZ”的文字,狼的頭骨圖案又是用微縮文字組成的。
接著黃洪彬還出示一張票樣讓我欣賞,這是以法國著名作家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八十天環游地球》為背景設計的塑料票樣。這張票樣由世界上多家防偽領域的巨頭聯手出品,涵蓋防偽設計、防偽材料、防偽油墨、防偽機械制造、防偽印刷等防偽印刷領域的各個方面。“我相信,隨著我國印刷技術的發展,這樣精細的票樣也很快能做出來。”黃洪彬說。
上海盧工郵幣卡市場里也有塑料鈔的身影,但品種一般,珍品較少。在那里最醒目的就是中國大陸的“龍鈔”,當年發行價是101元,含一枚紀念幣,現在交易價是2000元,據說最高時炒到3000元。雙聯票發行價是800元,發行10萬枚,現在賣到13000元,漲了十幾倍。再比如由海地、哥斯達黎加、馬恩島發行并使用的半塑鈔,基本上退出歷史舞臺,收藏家要尋找它們就十分困難了。
“塑料鈔是世界印刷技術和保密技術登峰造極的完美體現,它在有限的圖像面積里濃縮了大量的歷史文化資訊,包括動物、植物、風光、歷史、人物等與發行國家有關的內容,特別適宜中小學生觀賞、研究。如果說貨幣、郵票是一個國家的名片,那么塑料鈔就是一張5.0版的名片。”黃洪彬高度概括地說。
黃洪彬也許經常被人“戳到腰眼上”,所以他胸有成竹地說:“目前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還在使用實體貨幣,塑料鈔取代紙幣就有必要和可能。即使到了全球范圍徹底取消實體貨幣的那天,塑料鈔的歷史價值也會顯現。”
(本文藏品及圖片均由黃洪彬提供)
編輯:沈海晨? mapwow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