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園
摘要: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企業逐漸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不斷優化內部管理體系和組織機構,以使企業的市場運行體系不斷成熟。融資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經濟活動,如何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確定科學、合理的融資方式,為企業籌資資金,保證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是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下文以國有企業為例探討融資管理的有效對策,以提升企業融資管理水平。
關鍵詞: 國有企業;融資管理;探討
國有企業加強融資管理的必要性
1.有利于健全融資機制
提升企業資金利用率
融資是企業重要的經濟活動,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國有企業重視優化融資管理機制,可以從程序、流程、制度上保證融資活動的規范性,確保管理層能夠實時掌握資金流動情況,及時根據企業實際客觀全面分析資金效益,為企業制定科學的融資戰略和發展戰略提供依據,實現國有資金的高效流轉,保證企業資金的相對平衡[1]。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是企業的主要目的,通過構建科學的融資管理體系,可以全面、精準配置和管控資金,防范資金利用不當風險,將資金利用在企業的核心業務上,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確保盈利目標的實現。
2. 有利于優化資本結構
增強企業償債能力
資本結構是指企業債務與股權的比例關系,國有企業重視科學的融資管理,需要通過調控股價和資金成本之間的關系,使二者處于相對平衡的狀態,提升企業的再融資和償債能力。科學、合理的融資結構可以有效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發揮財務杠桿的作用,實現企業資金收益最大化。企業融資要能夠滿足業務需要,并且足夠償還到期債務,否則企業可能會面臨現金流量不足的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因而增強企業融資水平,不僅可以提升企業償債能力,還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國有企業融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國有企業融資管理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第一,融資渠道相對單一,就目前來看大部分國有企業仍將銀行貸款作為融資的主要途徑,在確定融資方案時,將銀行貸款作為首選,這使得企業對于銀行的依賴程度上升,如果銀行無法提供足夠的資金,企業就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風險,單一的融資方式不利于企業可持續發展。第二,缺乏完善的融資管理制度,國有企業融資管理需要以制度為依據,部分企業不注重結合企業發展需要制定科學、完善的融資管理制度,且制度更新不及時,不能為規范融資流程提供基準,從而降低了融資效率。
提升國有企業融資管理水平的有效對策
1.構建完善的審批機制
現代企業發展離不開健全、高效、規范的制度體系,企業的管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融資能力,因此應健全制度體系。以某國有企業為例,首先,融資管理應堅守合法、統一、安全、效益的原則,所有融資活動必須遵循相關法律、法規,受國家宏觀調控;融資應由集團企業統一管理,以便集中防控融資風險;融資計劃制定過程中要綜合權衡資產負債結構對企業運營、再融資以及資本運作的影響;采用的融資手段必須要以實現資金最佳效益為目標,充分利用相關政策,爭取低成本融資渠道。其次,完善融資管理機構,建立自上而下的決策管理體系[2]。國有企業的融資活動應由股東大會、董事會決議,實行董事長、總經理及副總經理三級審批,財務、風險防控、審計等部門審核融資活動,并提出專項意見,通過健全融資管理體系可以有效提升融資決策的科學性、融資活動的規范性。最后,明確部門職能,發揮協同作用,提高工作效率。財務部門應根據公司經營發展計劃擬定年度融資計劃,并按照季度、月度對融資計劃進行分解;同時還要參與策劃融資活動,評估和論證其科學性和效益性,動態跟蹤管理子公司的融資活動,保證融資安全。
2.采取多元化融資方式
長期以來,企業更傾向于采用銀行貸款的方式進行融資,但是這種單一的融資方式對銀行的依賴性較強,應拓寬融資渠道,推進融資的多元化。伴隨利潤的市場化,商業銀行的貸款風險不斷增加,為了有效規避風險,越來越多的商業銀行更傾向于向企業發放短期貸款,但是企業要實現長期發展目標,資金需求量較大。基于此,為了有效緩和商業銀行和企業之間的矛盾,國有企業可以綜合采用多種融資方式,如股權融資、債券融資、融資租賃、私募股權、私募基金等,也可以將長短期貸款相結合,拓展資金來源,為企業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因此,管理層應具備開放性思維,一方面采取多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吸收社會資本,可以是股權,也可以是債券;另一方面通過融資租賃固定資產及質押門票收費權等方式融資,以實現企業資產的保值增值。
3.規范融資流程
融資操作流程科學與否影響企業的融資水平和質量,國有企業應制定規范的融資管理制度,為融資管理提供科學依據,不斷優化融資操作流程,防范融資風險。首先,確保融資目的的合理性,融資是一項重要的經濟活動,國有企業融資方式的選擇、融資方案的制定應以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狀況為考量標準,確保企業的融資規模符合實際發展需要,實現融資結構的相對平衡,避免融資的盲目性。其次,國有企業為了拓展業務需要儲備更多的資金,發揮資源的最佳效益,因此在編制融資規劃時要考慮到如何以最低成本達到融資目的,可以選擇單一融資方式,也可以有效結合多種融資方式,實現低成本融資目的[3]。最后,還需保證融資價值和經濟效益。以國有文化旅游企業為例,融資是為了投資新的旅游項目,以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因而在籌集到資金后,應做好資金調度、分配工作,預測資金可能產生的經濟效益,加強對資金使用過程的控制和監督,保障項目進度,同時融資管理部門和財務部門要評估和分析融資進度,及時向負責人反饋,有效防范財務風險。
4.重視融資管理人才建設
人才是企業的重要資源,科學的管理依賴于人才的專業性,國有企業應重視培養綜合型融資管理人才。首先,大力培養內部人才,定期對融資管理相關崗位人員開展培訓,主要從更新融資管理理念、轉變融資管理模式等方面加強培訓指導,也可以通過召開研討會的方式探討企業融資管理新思路;同時企業應注重完善內部激勵機制,將融資管理效益指標化,并將指標與工作人員的薪酬、福利、晉升等掛鉤,調動大家學習的積極性,提升融資管理水平和質量。另外,還應廣泛吸納社會上有融資管理專業經驗的人員的意見,成立融資顧問團隊,充分獲取各方面融資信息,提高融資管理能力。
結束語
資金是企業發展的命脈,是實現戰略目標和落實經營計劃的重要物質基礎,通過科學的融資手段籌集資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資金壓力,提升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國有企業應樹立科學的融資管理觀,拓展并創新融資渠道,構建完善的風險防范機制,強化對融資風險的管控,保證企業的融資活動有序推進,助力企業長久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鄧艷菊.國有企業融資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9(04):59-60.
[2]連風.國有企業融資方式和風險管控研究[J].納稅,2019,13(21):177+179.
[3]芮守紅.國有企業融資管理存在問題及優化途徑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16):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