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筠
摘 要:隨著網絡科技的不斷發展,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新媒體技術也被巧妙地運用于生活之中。在對新聞進行編輯的過程之中,新聞的內容以及質量都是需要特別注意的,這對新聞界而言,質量、內容會對新聞界產生巨大的影響。與傳統的媒體新聞編輯相比,新媒體更能夠滿足當下人們多樣化的需求。因此,需要對傳統媒體新聞編輯進行革新,才能為傳統媒體新聞編輯提供一定的保障。處于新媒體技術的背景之下,為了讓新聞編輯工作得到很好的開展,就必須結合新媒體技術,對新聞編輯工作進行革新,讓它滿足人們參差不齊的實際需求。提高工作的質量,讓它能夠得到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創新;策略
中圖分類號:G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11-00-02
互聯網以及新媒體的不斷出現,讓傳統的新聞編輯工作受到了極大的沖擊。雖然,在新媒體迅速興起的當代,傳統新聞編輯工作人員的效率很低,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但是卻對傳統的新聞編輯工作造成了嚴重的阻礙,并且影響著它的發展。想要促進它的整體發展,就只有對傳統的媒體新聞進行深入的分析,通過分析尋找問題的存在,針對問題提供一些解決策略,讓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工作得到高質量、高效率的提升。
一、新時代傳統新聞編輯面臨的困境
(一)新媒體對傳統新聞編輯的沖擊
互聯網得到飛速發展之后,使得信息化的程度越來越高。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新聞編輯工作有著巨大的沖擊,新聞編輯的主體不再受到限制,傳統新聞的受眾也逐漸變成了新聞的發布者以及傳播者[1]。因此,各種社交媒體也根據其特點,為受眾提供更多的具有價值的信息功能。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也開始涉足于新聞編輯工作之中,借助互聯網來之勢,足不出戶便可以將自己的觀點以及見解進行傳播。其中的專業性也逐漸被顯示出來,而受眾的關注點卻出現了偏移,轉向了這部分專業人才。
(二)傳統新聞編輯的權利比較弱
新聞編輯通過自己學習的專業知識以及專業素養,對新聞可以做出專業性的解釋。傳統新聞編輯的工作各行各業都有所涉及,然而伴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導致傳統新聞編輯工作的權利跨度逐漸被削弱[2]。在自媒體背景下,人們無需專業知識,自己便可以擔任編輯,自己選擇在新媒體下向受眾傳播一些什么樣的內容。所以,現在的新聞便出現具有復雜性、多元化、實效性強的特點。人們的發表渠道和內容受約束力的影響較小,而傳統新聞編輯的工作逐漸備受打擊,陷入了被動的局面。
(三)編輯主體的多元化
時代的發展,必然會產生一些具有新挑戰的事物。而競爭也逐漸變的激烈,無論是在實效性還是在多樣性方面,傳統媒體都不遠不及新媒體。因此,傳統新聞編輯工作人員,需要加強自身素質,提高專業知識,這樣才能避免在互聯網的洪流中被淘汰。當前,傳統媒體的編輯工作具有復雜性,除了要對相關材料進行審閱,還需要對文字進行處理,圖片、視頻方面,還需要相應的剪輯技術[3]。
二、自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中存在的問題
(一)內容方面的同質化
同質化主要體現在新聞內容、新聞排版以及欄目設計、風格等方面[4]。造成這一問題的主要因素是由于編輯人員不重視而引起的,導致了傳統媒體沒有特色,在競爭方面遠不如新媒體技術的。因此,傳統新媒體新聞編輯只有在各方面做到具有非常明顯的特征,才具備相應的競爭力,才能在新媒體的沖擊之下重獲新生。
(二)編輯人員的專業性不高
在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人員對新聞編輯職能沒有一個很好的認知,便導致盲目就業,其文化性、專業性水平不高。導致他們在工作時,無法對重點進行把握,對新聞所編輯的內容質量產生了質量方面的問題。
(三)內部結構的不完善
新聞編輯工作倘若能夠平穩運行,就應該具有一個良好運行的內部機制,這樣便能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然而,傳統媒體新聞編輯中存在著很大的慣性思維,導致消極情緒的出現,出現了工作效率低下,質量不高的問題[5]。
三、新環境之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
(一)加強學習,積累經驗
新聞是對日常生活中所發生事情的一種真實體現,生活中的事情具有復雜性、多樣性[6]。倘若新聞編輯者沒有較高的專業素養,綜合素質不高,想必他們很難對事件進行有力的描述,從而便不會產生更多的社會共鳴。在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無論是社會還是科技,無時無刻不在變化著,新詞匯的出現,新景物的產生,新事物的出現都對新聞界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聞的實效性需要與時俱進,相關人員需要不斷的學習,將最尖端、最新穎的新聞內容傳播給受眾。
(二)新聞內容的創新性
傳統媒體需要提高工作效率,就需要對受眾的需求進行準確把握。如果編輯內容不及時得到更新,那么所創作出來的文章便只會千篇一律,毫無新穎之處,那么受眾多方面的需求也就得不到滿足了。因此傳統媒體只有對內容進行創新,通過高質量的新聞內容引起更多受眾的關注。
(三)對編發模式進行創新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讓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其中,成為了新媒體編輯之中的一員。而對傳統媒體而言,自身所處的環境已經發生了改變,只有從創新的角度去改變,才能重獲發展的途徑。新媒體的優勢在于能對海量信息進行搜集,那么傳統媒體便可以合理的利用這一優勢,對信息進行整合,用來輔助新聞工作。
(四)多樣化處理的方法
在對傳統媒體進行創新的過程之中,應該注意的是手段的多樣化,手段方式的多樣化是進行創新的主要體現。工作人員可以從多方面以及多角度去滿足受眾實際生活中多層次的需求。在新聞編輯的過程中,還要不斷的拓寬新聞傳播的途徑。
(五)審美特征的重要性
在傳統媒體新聞編輯過程之中,受眾重視的不只是質量方面的問題,同時對新聞有著不同的審美。因此,工作者在對新聞進行編輯的過程之中讓新聞的審美特性得到體現,那么新聞便可以在審美之中得到升華。新聞編輯工作人員還需要對受眾的反饋進行調整改進。確保新聞在傳播的過程之中,它的創新性與專業性能夠得到全面的體現。
(六)與實際生活進行有效結合
新媒體時代背景之下,對相關工作人員的要求越來越高。相關工作的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綜合素質以及豐富的知識儲備,為媒體新聞編輯提供理論知識方面強有力的支撐。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可以提高新聞編輯工作的效率。平常,在對新聞進行編輯的過程中,可以積累相應的經驗,對相關素材進行合理的使用。將一些具有史實意義的資料與新聞相結合,對它實質性的內容進行深度的挖掘。從而提高新聞的理解以及分析方面的能力。從客觀實際出發,提升新聞編輯工作過程之中的科學性,從而提高新聞編輯工作的質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的新聞才是大眾所喜聞樂見的新聞,因為它們源于實際,讓受眾有著切身實際的感受。
四、結語
對傳統媒體新聞編輯進行革新以及完善,是為了讓傳統媒體在新媒體時代之下能夠順利的發展下去。在實際生活之中,就需要借助現代化技術的優勢,對新聞編發的方式進行創新。對提升新聞編輯工作的效率、質量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新時代的背景之下,也對新聞編輯工作的從業人員有一定的要求,工作人員不僅應該具備較高的綜合素質,還需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通過提高工作人員對新聞的敏感程度以及導向意識,提高他們對大數據信息的整合,在創新方面的多樣化,對審美特性等方面的能力。那么傳統媒體新聞編輯在一定程度上就會得到相應的改變,在新媒體技術之下也就有了競爭的優勢。傳統媒體的新聞編輯便可以在新技術的洪流之中穩住腳跟,通過對新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利用,最后達到自己理想的預期。對傳統媒體進行內部結構優化升級,加強管理,從而提高了知名度與美譽度,便能贏得更多受眾的關注,順利的在新媒體時代的背景下得到發展。
參考文獻:
[1]梁潮.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1):151+166.
[2]劉瓊.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思考[J].傳播力研究,2019,3(26):145.
[3]包蕾.淺析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8,9(24):172-173.
[4]尼瑪潘多.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8,9(21):132+134.
[5]李蘊涵.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思考[J].視聽,2018(05):143-144.
[6]武勇鵬.新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聞編輯的創新策略思考[J].采寫編,2016(0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