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付鮮
摘? 要:隨著新課改理念的不斷深入人心,新課改對于初中英語教學也提出了新訴求,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應對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完善與創新,增加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互動型教學模式剛好符合了新課改中的要求,能夠通過增加課堂互動活動,來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同時有助于增強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知識的意識,開展互動型教學模式對于初中生英語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探索互動性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途徑,本文主要探索互動型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方面的應用方法,以期促進初中生英語素養的發展,并為初中英語教師教學工作的開展歸納可借鑒經驗。
關鍵詞:互動教學;教學模式;初中英語;策略探究
應試教育觀念對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影響根深蒂固,在傳統英語教學中,教師過于重視教授考試的方法與技巧,從而忽視了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導致了“啞巴英語”等問題,教學方向與教學內容的偏頗嚴重影響了初中生英語素養的提升。因此,教師應根據新課改中的教學理念與要求,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在初中英語課堂中開展互動教學模式,為學生增加運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增加學生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這樣才能真正發揮英語學科的作用,使學生學會用英語進行交流,同時還可以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據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值得借鑒的教學經驗。
一、在課前開展互動,為構建高效英語課堂奠基
教師在開展英語課前準備環節中,應通過與其他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進行集體備課,以便對英語教學內容進行更加系統、更加專業的了解,從而使英語課堂教學開展更加順利,獲得高效的英語課堂。其次,在課前準備中,教師應以學生熟悉的方式來開展課堂導入,可以通過實際生活的角度來創建知識情境,引導學生在課前準備環節積極參與發言,增加師生之間的交流,使學生在課前對教學內容形成一定的印象,同時為開展高效的英語課堂奠定基礎。
例如,在教授《Can you play the guitar?》這部分知識時,教師首先可以通過集體備課來明確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更容易地掌握關于情態動詞“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以及一般疑問句及其回答方式等語法知識。通過教師集體備課,能夠使教師對教學內容形成更加準確的認識,并據此來對課堂教學環節進行有效設計。在教師集體備課后,根據集體備課中所倡導的互動教學模式,通過引出生活化的情境來開展新知導入,引導學生針對“樂器”的話題進行發言和討論,比如讓學生說說自己學過的樂器或者喜歡的樂器,如:鋼琴piano、小提琴violin、吉他 guitar等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多種互動性教學環節,比如通過才藝表演的方式,帶領學生掌握情態動詞“can”的語法知識。再比如,以樂器為主題,引導學生利用情態動詞“can”來說一說自己的特長,例如,“Can you dance?-Yes,I can./No,I cant.”在課前與學生開展充分地互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來參與課堂學習。
二、在課堂開展互動,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
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通過多樣化的方式與學生進行互動,課堂互動主要通過師生互動的形式來實現,教師通過提問,布置課堂學習任務等手段,來為學生提供在課堂中進行發言與展示的機會,使學生能夠在與教師的交流中獲得豐富的英語學習體驗,增加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知識的機會,在師生互動中達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
例如,在教授《Keeping healthy》這節課的知識時,教師首先根據文章的內容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開展課堂導入,通過向學生詢問健康狀況來引導學生參與課堂。隨后,在教師引起學生的注意后,就可以通過ppt向學生展示課文內容相關的圖片,并設計“看圖猜詞匯”的小游戲,增加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發言機會,使學生通過游戲的形式來完成單詞和短語的學習;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嘗試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復述,在學生發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進行指導和補充,通過這樣的評價與總結方式,學生就可以在英語課堂中及時總結知識,并在課后更好地開展查漏補缺的工作。
三、在課后開展互動,幫助學生有效鞏固知識
課余時間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關鍵,為了保證學生在課下認真高效地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教師就要在課后環節與學生保持積極互動,比如通過網絡信息平臺來為學生安排創新性作業,或者通過網絡互動平臺來督促學生及時完成課后任務。
教師還可以與學生家長保持積極互動,共同監督學生課后作業的完成情況,如果可以的話,還可以要求學生家長在課余時間多用英語和孩子進行溝通,增加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機會。由于當前階段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微信、QQ等軟件來及時與學生進行互動,通過多樣化的手段促進互動型教學模式的實現。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從自身教學觀念的轉變做起,積極和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通過互動型教學模式,促進初中英語教學效果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龔潔.“ 雙體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8,13(01):70.
[2] 劉笑巖.關于師師、師生、生生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的探索[J].考試周刊,2018,22(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