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關鍵詞】? 甲亢;心理護理;應用效果
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是臨床上常見的內分泌疾病,主要誘病因素為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導致患者的神經系統、消化系統、循環系統代謝亢進,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身體消瘦、心悸、脖子粗、煩躁等,在病癥的影響下,患者的心理會出現一定的波動,表現出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從而降低患者的疾病治愈信心,因此當前需要關注患者的心理問題,在治療過程中配合心理干預措施。本文主要以我院收錄的84例甲亢患者作為研究樣本,探究心理護理干預措施的臨床應用價值,現將報道資料整理如下。
1.1一般資料
本文入選的84例病例樣本均經實驗室檢測確診為甲亢,入選標準:患者在入院后出現不同程度的體質量下降、脖子增粗、心率加快等臨床癥狀,且患者了解此次對比研究目的,主動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意識異常、嚴重器質性病變、中途退出、資料殘缺的患者樣本。將84例患者依據護理方案均等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具有相似性(P>0.05),與醫學對比實驗的需求相符,數據詳情見表1。
1.2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后均給予藥物指導、飲食干預、病情觀測、病史調查、并發癥護理等常規方案,實驗組患者以其為基礎加用心理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首先,醫護人員需要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具體可以向患者發放調查問卷,通過問卷的填寫,確定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在其基礎上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通過調查發現,現階段許多患者對疾病知識掌握度不足,擔憂疾病對自身生命安全的影響,從而出現一系列的負面心理,針對這一情況,醫護人員需要向患者講述甲亢發病原因、治療流程、治療效果、成功案例等知識,增加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度,積極主動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其次,醫護人員需要以熱情、親切、溫柔的護理態度與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樹立患者疾病治愈的信心,并且,醫護人員可以指導家屬給予患者更多的關愛與鼓勵,在家人的陪伴下,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最后,醫護人員為了增加患者的身心舒適度,需要加強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溫馨、干凈、整潔的病房環境,現階段可以在醫院的墻壁上貼上祝福語,或者在病房內布置一定數量的綠植,通過良好的環境氛圍,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
1.3觀察指標
①心理狀態評分: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量表一共包含20個項目,臨界值分別為50分、53分,在臨界值之上,說明患者患有焦慮、抑郁的癥狀,分值越高,患者的焦慮、抑郁程度越重。②護理滿意度評分:采用問卷調查法,問卷內容為醫院自制,內容涵蓋服務態度、服務技能、病房環境等方面,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患者越滿意醫院帶來的護理服務。
1.4統計學方法
本文數據資料均需輸入到統計學軟件SPSS.23中進行處理,研究指標分為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前者采用t檢驗、后者采用卡方檢驗,結果以%、x±s標準差表示,組間是否存在差異主要以P值進行判定,P<0.05證明組間差異顯著。
2.1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心理狀態評分對比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對比
甲亢作為自身免疫系統疾病,會使患者出現多汗、心動過速、身體匱乏、體重下降等臨床癥狀,這些癥狀均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不良影響,產生焦慮、恐懼、抑郁等負面的心理情緒,這些心理會降低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使患者的病情惡化,所以當前醫護人員需要秉承著“以人為本”的原則,通過心理護理,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降低患者的抑郁、焦慮程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投入到治療中,從而有效提高患者的預后水平。
本文開展常規護理與常規護理+心理護理的對比研究實驗,最終結果顯示,兩組患者護理前焦慮、抑郁評分具有相似性(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均得到顯著改善,實驗組患者分值下降幅度更大,且在護理態度、護理技能、病房環境等方面的護理評分均為實驗組數值更高(P<0.05),表明心理護理干預應用在甲亢患者中的臨床價值顯著。
綜上所述,甲亢患者采用心理護理干預方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減輕患者焦慮、抑郁等負面心理,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因此該護理方案值得臨床進一步應用與推廣。雖然本文研究結論與預期結果相符,但是病例樣本數較少,所以期待在后續研究中增加樣本量,加大文章證明力度。
【參考文獻】
[1]黃玉梅,高少丹,梁劍芬.對甲亢患者圍手術期進行心理護理的體會[J].黑龍江醫藥,2019,32(02):484-486.
[2]劉穎.甲亢患者的心理特點及相關護理措施[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1):213-214.
[3]李苗苗.心理干預護理在甲亢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評估[J].中國醫藥指南,2017,15(32):267-268.
[4]鄧靈.對甲亢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0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