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茜
【關鍵詞】? 加強持續質量改進;眼科患者;護理質量;護理滿意度;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
隨著醫療水平的不斷發展,對臨床醫護人員的職責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眼科患者的特殊性,在對患者開展護理工作期間,危險高,風險大,一旦出現失誤,就會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影響,甚至引發患者出現失明。為此,在開展護理工作期間,要加強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改進,保障臨床護理工作的質量。本研究為探討加強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工作在眼科患者當中發揮的臨床效用,以我院接受治療的90例眼科患者為例,分別對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管理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具體護理內容如下。
1.1一般資料? ?抽選研究時間段2016年7月至2019年1月,以我院收診的90例眼科患者為探究對象,根據患者采用臨床干預措施的不同,將患者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兩組,每組收入45例。常規組的45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比例為21:24,年齡最大為70歲,年齡最小為33歲,均齡(50.34±9.47)歲。研究組的45例患者中,男女性患者比例為24:21,年齡最大為68歲,年齡最小為35歲,平均年齡為(50.18±9.09)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沒有差異性(P>0.05)。
1.2護理方法? ?其中,常規組輔以常規護理,研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持續質量改進。①結合患者臨床特點,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在護士長的帶領下,組建臨床護理小組,明確各個人員職責能力的同時,制定相應的工作目標,促使臨床護理工作有序的進行。②優化臨床護理流程,做好安全風險評估。強化患者臨床資料的檢查審核工作,針對患者患病期間所采用的治療藥物、患者過敏史、有無合并其他高血壓、糖尿病等情況進行嚴格審查。在風險評估內容當中,要加強治療環境的管理,穩定患者治療心態。③對應用的護理模式持續性創新,加強患者自我管理教學。例如在清洗淚道時,要使得患者全面掌握淚腺相關知識,能夠自主的進行清洗。在護理人員的協助下,針對清洗期間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進行評估,做好安全指導。④根據護理人員資歷的不同,對于處于不同階段的護理人員展開培訓工作,加強安全防范意識。在高級護士的帶領下,改進臨床護理工作,提升臨床護理質量,落實相應職責能力[1]。⑤對于成立的臨床護理小組,要定期對實施的護理方案進行改進,及時的發現護理期間出現的問題,從患者的角度出發,綜合患者的建議,進行實時改進。落實工作人員的監督職能,實施的對臨床護理工作進行監督,針對出現的臨床護理問題,嚴格落實持續質量改進工作。
1.3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實施護理后的護理質量改善情況以及護理滿意度。
護理質量:過對護理服務、技能操作、專科護理以及健康教育的具體評分進行比較,分數越高,護理質量越好。
護理滿意度:護理滿意度采取百分制,滿意(80~100分)、較為滿意(60~79分)和不滿意(60分以下),總滿意度=[(滿意+較滿意)/n]100%。
1.4統計學方法? ?用SPSS20.0軟件對眼科患者的數據資料進行統計對比,患者的護理質量用t檢驗,表示為(x±s),護理滿意度用卡方檢驗,用(n/%)表示,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護理質量明顯優于常規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一)。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統計數據可得,研究組患者的總滿意度明顯優于常規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二)。
對于眼科護理工作而言,風險大,為保證臨床護理質量以及護理安全性,對相應的臨床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本次研究過程中,通過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加強持續質量改進,有效地規避了常規護理流程當中存在的風險和弊端,強化了臨床護理人員的責任能力,借助安全管理體系強化了醫護人員的工作職能,使其不斷的進行自我提升和自我進步。為臨床護理人員設置專門的管理體系、考核標準以及質量監督方案,明確醫護人員職責能力,帶動臨床護理質量全面提升。通過加強持續質量改進工作的有效實施,能夠落實各項臨床護理指標,滿足患者護理期間的各項需求,以患者為中心,秉持為患者帶來更安全有效、人性化的護理措施為導向,提升臨床護理質量,從而推進患者更好地康復。
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在加強持續質量改進護理工作的運用下,研究組患者的臨床護理質量得到了顯著的提升,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更高,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對眼科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加強持續質量改進,在全面優化臨床護理質量的同時,保證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護理價值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董運芳,李昊儒,閆曉麗等.護理質量指標介導的精準質控模式在護理質量管理中的實施及效果評價[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19):2550-2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