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2019年,印度尼西亞選舉委員會在5月21日凌晨正式公布總統選舉結果,現任總統佐科擊敗競選對手普拉博沃成功連任。佐科自從2014年執政以來,在對與中國合作的政策中,堅持合作共贏,在佐科執政的第一任期內,中國和印尼的關系深入發展,各領域合作深入推進,在民心相通、設施聯通、資金融通等層面的合作有了非常顯著進展。佐科在第一任期內提出的“全球海洋支點”這一戰略目標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中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倡議也是高度契合。佐科當選2019~2024年總統,標志著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本文主要分析佐科連續當選總統為印尼帶來的那些機遇和挑戰。
【關鍵詞】印尼遷都 人才培養 新興產業
佐科總統當初在競選時的承諾是在他任期內印尼政府用五年使時間大力發展國民經濟,改善民生,全面建設基礎設施。佐科在當選總統后,他帶領的印尼政府的工作取得了明顯的成效。盡管受到國內外各種政治形勢的變化和自然因素等不利條件的制約, 佐科第一任期內的政府未能實現國民經濟年均增長7%的目標, 但是民眾對每年5%以上的增長率還是非常滿意的。
佐科在當選總統后,依然保持深入鄉村、基層體察民情的習慣,使他贏得了民眾的信任。他在第一任期內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給基層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佐科政府致力于加強各項基礎設施建設, 實施有利于中小型企業發展和改善中下階層民眾生活的政策, 有力地促進了經濟發展并保持社會基本穩定,推動社會進步。
佐科政府在發展經濟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印尼在2017年躋身全球GDP“萬億美元俱樂部”,其2014-2018年的經濟增長率在二十國集團成員中一直保持第三位。此外,印尼在佐科領導下成功舉辦2018年亞運會,建成首條地鐵,這些成就提升了印尼的國家凝聚力和民眾自豪感。
據Indo Barometer(印尼晴雨表)調查機構2018年4月在全國34個省的民調結果表示, 執政4年后的佐科總統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的成績, 已超越他的前任尤多約諾總統, 被評為印尼歷史上僅次于在任數十年的蘇哈托和蘇加諾總統的第三位最有成就的總統。
一、佐科連任對中國企業帶來的的機遇
(一)首都遷到加里曼丹島
雅加達,別稱“椰城”,是印度尼西亞的首都,也是政治、經濟中心,是東南亞最大的城市之一。但是雅加達作為首都已經無法承擔3000萬人口的負荷,首先是整個雅加達都在下沉,雅加達城內河道堵塞、污染以及過度開采地下水,更加劇了城市下沉的風險,其次是雅加達人口眾多、過度擁堵也是一個大問題,而且雅加達一直面臨著火山、海嘯等自然災害的影響。遷都并不是印尼的新主張。因為在印尼包括蘇加諾、蘇哈托在內的多位前總統都曾提議遷都,首都的備選地包括印尼西爪哇省的瓊格爾、中加里曼丹省省會帕朗卡拉亞等地區,但因為各種原因遷都的方案最終都不了了之。
但是此次佐科總統宣布遷都并非心血來潮,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結果。印尼遷都不僅能使政府逐步擺脫當地的財閥對政治的影響,也有利于推進基礎建設、文化教育和社會保障的進一步發展。遷都意味著政治中心的轉移,經濟重心也隨之改變,爪哇島和印尼其他各島嶼之間的發展差距也將逐步減小,生活環境逐漸改善。
(二)印尼政府大力發展基礎設施
印尼是全球最大的群島國家,爪哇島以外的各島以及偏遠島嶼發展任務重、潛力大,各領域發展需求強烈。印尼各島的之間發展極不平衡,爪哇島僅占印尼陸地面積的不到7%,但印尼的主要城市都集中在這里,人口稠密,經濟較為發達,印尼的廣大東部地區則較為落后。佐科總統上任以來,為實現快速發展,并將發展成果惠及全國人民,一直致力于推動除爪哇島以外其他印尼大島的發展,將更多的發展機會和資源向外島傾斜,尤其是在機場、港口、鐵路、公路、海上高速公路等基建領域,以及興建工業園區、經濟特區以改善具商業和投資環境等方面。
(三)印尼政府大力發展新興產業
中國企業除了在印尼能源、機械制造等傳統行業不斷取得階段性成果,還向基礎設施建設、互聯網等新興行業轉移,使中國的三步走戰略積極對接印尼工業4.0計劃的同時,持續為印尼人民造福。 印度尼西亞擁有總人口2.58億,人口總數在世界排名第四,僅在中國、印度和美國之后。印尼龐大的年輕人口和互聯網市場都擁有極大的潛力,這與中國的國情的諸多相似性,因此中國的新興產業在印尼大力拓展。從中國五菱汽車在印尼獲得好評,到OPPO美顏手機被搶購一空;從中國UC瀏覽器成為印尼市場主流,到京東贏得2000多萬當地客戶等很多成功案例。
(四)參與“一帶一路”倡議大發展藍圖帶來中國企業投資偏遠地區
佐科總統引導印尼的偏遠地區進行大開發,大力發展相對落后的外島經濟,提出了“全球海洋支點”項目與到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相互對接,為中國投資者在印尼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隨著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從構想走向實踐,印尼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戰略支點,對中國企業的投資吸引力越來越強,中國對印尼的投資大幅度飆升。佐科總統曾經帶隊印尼代表團訪問中國,重點推介了印尼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內的投資良機,隨后,印尼海洋統籌部部長魯胡特再次訪問中國,進一步就強化雙邊經貿關系落實各項部署,歡迎中國企業在北蘇拉威西省旅游業和北加里曼丹省核工業發展及北蘇門答臘省港口建設中加大投資力度。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是我國首批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其中的青山工業園總投資高達75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萬多個,昔日偏僻的小漁村就此搖身變為全球重要鎳鐵和不銹鋼產業基地。
(五)人才培養多元化
印尼雖然是人口大國,但是人口紅利并不高,作為企業在印尼招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印尼的教育跟不上,各種各樣的人才都缺少。工廠需要熟練的技術工人,印尼當地無法滿足這些企業的人才需要,所以企業只能從本國找工人帶到印尼去工作,而印尼的許可證辦理非常困難,這就使外來企業損失很多資金。
在印尼當地建工廠、建公司就必須融入當地,若要加快了解當地文化,最好的辦法就是請一些當地的員工。公司或者工廠的建立有這些當地人的幫助會比較順利,同時又培養了這些工人的素質與能力,使印尼當地的人才多元化,從而加速印尼的人才培養。
二、佐科連任為中國企業在印尼投資帶來的挑戰
(一)佐科政府面臨的政治考驗
印尼實施大國平衡戰略。印尼在美國亞太戰略中的地位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國在佐科于2014年10月提出“全球海上支點”戰略后,表示該戰略是美深化與印尼合作的契機。日本也與印尼建立了非常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日本是印尼重要的投資來源國。澳大利亞長期把地域接近、人口眾多、軍事力量相對較強的印度尼西亞作為其地區外交政策的重點。
佐科的對華政策采取務實的大國平衡戰略,一方面希望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從與中國經濟合作中受益,但另一方面又對中國保持謹慎和懷疑態度,同時積極利用與美日等國的經濟合作來平衡中國可能帶來的影響。
(二)佐科政府面臨的經濟挑戰
1、企業在印尼征地仍然寸步難行
印尼現行的政策是土地房產私有制,無論是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城鄉公共項目,還是企業投資建廠等工程都無法解決征地問題。因為文化差異,印尼的當地人不愿離開久居的土地,因此工程問題嚴重滯后,征地困難導致企業無法按期完工,投資方和印尼政府都在承受巨大的損失。
2、印尼許可證審批困難,工作無法繼續
在印尼辦理許可證耗時長、效率低、費用高、手續多是許多中企辦理工作簽證面臨的問題。佐科政府推出了一站式服務政策以加快許可證審批速度,但印尼主要城市的許可證審批程序復雜、耗時過長。在2015年世界銀行商業經營報告中,印尼“地方政府的審批權重疊”問題,在調查的189個國家中排第114位。
3、印尼的匯率變動對經濟的影響
2018年前三季度,不少新興經濟體貨幣出現大幅調整,導致新興市場貨幣指數累計下跌10%以上。印尼盾出現大幅度貶值,且貶值幅度超過10%。印尼盾匯率下降為印尼帶來了一些經濟風險,例如:印尼國內的外債比例逐漸增大、外資大量流出和進口成本大幅增加等。
(三)佐科政府面臨的法制挑戰
1、佐科政府頒布的新法案遇到阻礙
雅加達,日惹,萬隆,瑪瑯,巴厘巴板,薩馬琳達,普禾加多等多個城市同時有學生通過社交媒體召集發起了抗議示威活動,原因是反對最近印尼國會對刑法草案以及反貪污法部分的修改。共有上百名大學生被維安人員驅逐期間受到輕傷和重傷。各地大學生都是針對各自地區的地方議會大樓舉行示威,特別是在雅加達,示威行動是針對印尼國會大樓進行。
2、印尼的法制不健全
印度尼西亞雖然是一個法治健全的國家,但也會經常出現自相矛盾和頻繁變更的情況,直接導致投資企業利益受損。首先是印尼的有些政策從頒布到正式實施過渡時間過短,還有一些政策變更過于頻繁,給投資企業帶來了巨大經濟損失。其次是地方自治法規與中央政府的政策出現矛盾,讓投資企業進退兩難。
(四)佐科政府面臨的安全挑戰
印尼的極端主義近年來有增加和日益猖獗的趨勢。印尼教士理事會(MUI) 倡議發展“莎里雅合作社”,在全國推行以“伊斯蘭教義”為主體的合作社。極端伊斯蘭團體倡導在茂物設立“212 Mart",專門銷售清真日常用品的"迷你連售店”,短短幾個月,已在西爪哇、萬丹等地區設立了192家“212迷你商店”,直接與華商的Indomart和Alfamart開展競爭。
而印尼的恐怖主義更是泛濫,從2013年,印尼各地伊斯蘭極端組織或個人前往土耳其、伊拉克或敘利亞參加“伊斯蘭國”(ISIS)叛軍的,約在1500人到2000人之間,除了一部分戰死外,還有一大部份在 “伊斯蘭國”失敗后,被命令回到印尼的可能多達千人以上, 其中有小部分在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被逮捕,另外560個左右回到印尼分布群島各地,他們分別組織了7個恐怖組織單位,準備在適當時機發動恐怖襲擊。
三、中國企業在印尼如何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
(一)中國企業如何抓住在印尼的發展機遇
1、印尼遷都帶來的巨大利益
遷移新首都可大力推動經濟增長。因為印尼政府只能提供遷都所需資金的20%,屬于很少一部分,因此對私人資本和外資來說就有了很多投資機會。長遠來看,投資的機會不只在于新首都建設本身,更多地是在遷都所帶來的加里曼丹島的后期變化中,印尼遷都可能對整個加里曼丹島發展起著重要的催化作用。因為遷都的原因,整個加里曼丹島的戰略重要性將得到很大的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都將進入高速發展,并成為東南亞的新核心地區之一。因此,投資者更應該抓緊從自然條件、經濟發展、社會文化和國際關系等幾個方面對加里曼丹展開研究,為未來的投資發展做好的準備。
2、印尼興建基礎設施帶來的利益
印尼政府正在推動一系列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一些基礎設施建設項目計劃于2019年底或2020年初完工或開業,例如連接雅加達和東爪哇泗水的高速公路、北蘇門答臘省的瓜拉丹戎港口及南蘇拉威西省的望加錫海港等。這些基礎設施工程大多屬于印尼的“國家戰略項目”。中國作為基礎設施大國,對印尼的基礎設施有很好的幫助和借鑒。印尼也是中國基礎設施建設企業十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場之一,屬于東南亞最大的承包工程市場。因此印尼興建基礎設施不但能提供更多的工作崗位,還能為中國的基礎建設公司帶來巨大的利益。
3、印尼發展新興產業帶來的利益
中國的新興產業正在蓬勃發展期,由政府推出的“互聯網+”使中國的新興產業發展有了穩定的基礎。21世紀是一個創新的時代,因此印尼政府想搭上中國高速發展的快車,發展自己的新興產業人才,必將與中國的企業合作,所以印尼新興產業的發展會為中國企業帶來一定的利益。
4、印尼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中國企業的合作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促進中國與印尼合作方簽訂二期合作協議,將建成中國與印尼高水平綜合經貿合作平臺、國際產能合作平臺和“一帶一路”重要支點項目。印尼作為“一帶一路”中重要的國家之一,中國政府對在印尼的中國企業的政策也將越加優惠。
5、印尼人才為中國企業帶來的好處
印尼作為世界第四人口大國,印尼的勞動力資源非常豐富。為了提高勞動者的職業素質,充分發揮人口紅利的優勢,印尼政府正在全國范圍推廣企業與職業高中合作的“銜接和匹配職業教育計劃”。華為印尼公司、印尼經貿合作區青山園區等中國企業都和印尼職業高中進行了配對,開展學生職業教育培訓,受到印尼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歡迎。印尼目前擁有1.4萬所職業高中,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和企業建立了合作。印尼政府希望更多中國企業能夠和這些職業高中結對,通過傳授中國的技術為印尼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讓企業和印尼社會共同發展,實現共贏。
(二)中國企業如何規避在印尼的各種風險
1、中國企業在印尼面臨的政治風險
印尼作為“全球十大潛在高政治、安全風險國家”之一,存在一定的存在政局不穩,或存在恐怖主義威脅。國家的政治政局因素的變動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因此中國企業必須建立有效的風險監控預警系統,以跟蹤印尼國內綜合形勢變化的趨勢,盡早發現政治風險發生的前兆,在政治風險發生之前采取相應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同時要與我國政府駐印尼大使館、駐外商務機構、海外分支機構特別是在印尼己經設立投資項目的中國企業加強聯系與溝通,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來詳細了解印尼的情況,規避風險。
2、中國企業在印尼面臨的經濟風險
中國企業在印尼開展投資、貿易等項目,要注意進行前期調查,進行風險評估,事中做好風險規避和管理工作,包括對項目本身實施的可行性分析、對承包國家的政治商業風險分析。企業要利用保險、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其他風險管理機構保障自身利益。
同時,印尼的外匯自由進出并且匯率有明顯的波動,企業需要考慮項目回款貨幣種類,注意規避貶值風險。
3、中國企業在印尼面臨的法制風險
中國企業在印尼經營階段的會觸碰很多法律包括印尼的環境保護、勞工、公司治理、知識產權、稅務、合約管理、法律文化沖突、國有化征用等多方面。這些都是中國企業在國外可能要遇到的問題和風險,并且可能會給企業造成巨大損失。根據企業類型的實際情況,借鑒國外企業在印尼成果的經驗,加強企業內部法制知識的了解,并且保持高度敏感性。同時還需要聘請當地經驗豐富,且熟悉企業目標的機構;了解和遵守東道國的法律。
4、中國企業在印尼面臨的安全風險
中國企業要在印尼投資發展,需要一個安全的社會環境,必定會面臨相關社會治安風險,良好的社會治安造就良好的投資發展環境。中國企業要規避印尼的安全風險需要從三個層面做起:一是從政府機構層面,中國駐印尼大使館以及相關政府服務職能部門要及時提供當地國家的相關信息,發布社會治安預警通告;二是從企業層面,中國企業要主動了解當地國家的整體社會治安狀況,提前準備應對策略,為企業員工打好預防針。三是從企業員工層面。中國企業員工要多關注大使館發布的通告,提高個人安全意識和警惕。
總 結
印尼是東盟國家中最大的經濟體,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支點國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樞紐。因此,印尼2019年總統選舉必定會影響到中印尼關系,也影響著諸多在印尼投資的中國企業。佐科成功連任總統職位,推出了全方位的政策,為印尼的政治地位的提高和經濟的持續發展帶來了積極地影響。雖然現在的印尼面臨著諸多的難題和問題,但是這些問題都將一一解決。對華友好的佐科的競選連任,也將是中國和印尼兩國合作深入的催化劑。
中國企業在印尼投資發展存在著很多不確定的因素。但是,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是當今國際社會的主流,中國企業不能因為在印尼投資存在各種風險,就因噎廢食延緩甚至停止雙方的經貿合作和投資活動。中國企業應該把握住發展機遇、趨利避害,勇敢地迎接挑戰,在印尼的變化中,為自己創造有利的條件,推進中印尼雙方合作的有序穩定進行,實現合作雙贏。
【參考文獻】
[1] 梁英明. 印度尼西亞2019年大選評析[J]. 東南亞研究, 2019(4).
[2] 吳崇伯. 中國與印尼經濟關系的發展與對策[J]. 江南社會學院學報, 2014(01):43-47.
[3] 潘玥, 常小竹. 印尼對“一帶一路”的認知、反應及中國的應對建議[J]. 現代國際關系, 2017(05):54-60+70.
[4] 沈子傲. “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中國與印尼貿易互補性研究[J]. 商場現代化, 2016(22):30-31.
[5] 王思奇. 在“一帶一路”政策下看印尼市場[J]. 水工業市場, 2016.
[6] 沈銘輝, 張中元. “一帶一路”背景下的國際產能合作——以中國—印尼合作為例[J]. 國際經濟合作, 2017(03):5-12.
[7] 陳秀蓮. “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東盟國家海洋經貿合作對策研究——基于空間布局的視角[J]. 國際經濟合作, 2019(1).
[8] 董惠梅. “一帶一路”為跨境電商插上騰飛翅膀[J]. 人民論壇, 2019(16):84-85.
[9] 李碩豪. “一帶一路”建設人才培養形態轉變論列[J]. 高校教育管理, 2019, 13(4):1-7.
[10] 潘玥. 結構現實主義視角下的印尼佐科政府的外交政策[J]. 南亞東南亞研究, 2019(4):37-53.
[11] 黃劍輝, 王靜文, 應習文, et al. 印度尼西亞投資機遇及風險分析[J]. 中國國情國力, 2018(2):66-69.
[12] 彭曉釗. 印尼經濟發展的制度因素分析[D]. 2018.
[13] 黃飛. 印尼遷都蘊含投資機會[N]. 第一財經日報,2019-09-03(A11).
[14] Dr. Suyanto,Yenny Sugiarti. Do local suppliers and local buyers benefit from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evidence from Indonesia[P]. Proceedings of the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anagement (INSYMA 2018),2018.
[15] Ferdian Ahya Al Putra,Randhi Satria. 10. Evaluation to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 Indonesia and Its Relation with Democracy after 20 Years of the Collapsed of Orde Baru[P]. Proceedings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cial and Political Sciences (IcoSaPS 2018),2018.
[16] Rusy Dina,Sri Ulfa Sentosa. Analysis of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and Infrastructure Consumption of Economic Growth in Indonesia[P].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Pada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Education, Economic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PICEEBA 2019),2019.
[17] Imam Mukhlis,Lutfi Hasan Qodri. Relationship between Export, Import,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Indonesia[P]. Proceedings of the Third Pada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conomics Education, Economics, Business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 and Entrepreneurship (PICEEBA 2019),2019.
作者簡介: 楊琛,男,漢族,河北邢臺,碩士在讀,河北師范大學商學院,東南亞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