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佳媛,吳佩君
(1.廣州涉外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2.汕頭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汕頭 515000)
經濟發展,物流先行成為共識。廣州是國家重要經濟中心及重要物流節點。根據廣州十三五規劃,廣州以創新驅動,形成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的產業結構,致力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物流業的建設與發展已成為廣州經濟發展的加速器。
物流業與工業,特別是制造業的關系極為密切,兩者之間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制造業需要物流業的支撐,同時制造業的巨大需求拉動物流業的發展。中國已步入工業化中后期,強大的生產制造能力必須要有強大的物流能力相匹配,才能發揮出更加好的效能,物流已成為制約經濟的關鍵性因素之一。自2007年以來,由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的全國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大會已經舉辦了十三屆。物流業與制造業的聯動發展已成為國家重點產業振興規劃中的重要工程。
對于制造業與物流業的聯動發展,多位專家學者進行了不同方面的研究。侯紅昌利用協整分析法研究了河南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田雪,王丹丹等人通過構建灰色關聯模型對北京物流業與制造業的聯動發展進行分析;孫芳芳從方法應用角度闡述了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及其應用;呂濤,聶銳從產業聯動理論入手研究了產業聯動內涵理論依據及表現形式;譚學瑞,鄧聚龍從模型應用角度闡述了灰色關聯度這種多因素統計分析方法。學者們對物流業和制造業之間關系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方法和研究結論,但仍缺乏對現有環境背景下廣州物流業與制造業之間的協同發展的分析研究。本文以廣州為例,利用灰色關聯模型,試圖探討廣州制造業與物流業的協同發展,進一步為廣州物流的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灰色系統理論提出了尋求系統中各子系統(或因素)之間的數值關系?;疑P聯分析方法,是根據因素之間發展趨勢的相似或相異程度,亦即“灰色關聯度”,作為衡量因素間關聯程度的一種方法?;疑P聯度分析對于一個系統發展變化態勢提供了量化的度量,非常適合動態歷程分析。
根據評價目的確定評價指標體系,收集相關評價數據。
將數據序列形成評價指標矩陣:
X=(X1,X2,…,Xn),其中m為指標的個數。
(1)
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參考序列X0,比較序列Xj,記做:
X0=(x0(1),x0(2),…,x0(m));Xj=(xj(1),xj(2),…,xj(m));j=1,2,…,n
(2)
確定絕對差值最大值Δmax和最小值Δmin:
(3)
分解計算每個比較序列與參考序列對應元素的關聯系數,計算如下:
(4)
其中,ρ是分辨系數,ρ∈[0,1];本文取ρ=0.5
熵的概念源于熱力學,是對系統狀態不確定性的一種度量。多目標問題決策時,需考慮每個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給各個指標賦予權重,是表示重要程度最直接和簡便的方法。通過熵值法得到各個指標的信息熵,信息熵越小,信息的無序度越低,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大,指標權重越大。
計算第j項指標的信息熵ej
(5)
計算第j項指標的差異性系數gj和權值ωj
(6)
(7)
物流業與制造業兩業之間的聯動關系非常復雜,兩者相互影響,共同促進,同時還有其他因素的影響;根據廣州市場狀況,本文選取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指標進行研究,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本文中,選取了貨運量作為衡量物流業發展水平狀況指標;選取了地區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制造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來衡量制造業發展水平狀況指標;考慮到產業共生,本文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也列入研究數據行列,作為衡量商業發展水平狀況指標。文章選取2010年到2018年的數據,確定原始數據序列,構建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數據來源于廣州市統計局網絡平臺發布數據。
利用均值法,對數據進行無量綱化處理,結果如下表1。
表1 標準化的數據
根據灰色系統理論,可得出2010-2018年廣州貨運量與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系數,結論如表2。
表2 2010-2018年廣州物流業與制造業的灰色關聯系數
根據熵權理論,計算基于年度的熵權ωj;得出基于熵權的廣州物流業與制造業的關聯度及排序,如表3所示。
表3 基于熵權的廣州物流業與制造業的關聯度及排序
從表3可以看出,物流業與地區生產總值,社會消費品總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關聯系數都超過0.8,接近0.9;這三者與貨運量的聯動關系非常強;而工業總產值關聯度也達到0.7,關聯度較強,聯動關系較前三者弱;由四個指標的關聯度看出,目前廣州憑借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制造業與物流也發展比較協調,聯動效應也比較好,投資措施與投資方向對促進物流業發展起到了正向作用,影響顯著。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這兩者與貨運量聯動關系相對較弱,都不到0.7,說明規模以上工業這些年來與物流業聯動性偏弱,兩者之間發展協調不夠。
根據熵權理論,計算各個貨運量影響指標的熵權ωj。
表4 廣州貨運量影響指標熵權及排序
從表4數據可看出,眾多影響因子中廣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廣州地區生產總值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這三者對貨運量影響最大,分別達到了27%,26%和23%;地區經濟的增長和商業的發展對廣州物流業影響最大;固定資產投資增加也大大的促進了物流業的發展。工業總產值與物流貨運量的影響達到了11%左右,說明工業對物流業的影響程度較大,卻無法和經濟發展、商業發展和固定資產投資對物流業的影響相比擬;特別是規模以上工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重要程度占比分別小于7%和6%,說明相對影響力最小。該數據同時也說明了廣州憑借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商業的發達,大大促進了物流業發展;其制造業與物流也發展比較協調,聯動效應也比較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與物流業的的聯動性較弱,兩者之間的協調度不夠。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廣州地區生產總值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這三者對貨運量影響最大,關聯系數較大都超越0.8;熵權分別達到了27%,26%和23%;說明廣州物流業與制造業存在良好的聯動關系;廣州地區商業的發展和地區經濟的增長和對廣州物流業影響大;說明廣州商業活躍,民眾需求旺盛,經濟景氣;投資措施與投資方向對促進物流業發展起到了正向作用,影響顯著。也說明廣州廣州經濟運行向好,十三五規劃建設成效初現。
工業總產值與物流貨運量關聯度達到0.7,關聯度較強;熵權值表明影響達到了11%左右,說明工業對物流業的聯動關系較大,影響程度較大,卻無法和經濟發展、商業發展和固定資產投資對物流業的影響相比擬;特別是規模以上工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和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關聯度達到0.67和0.63,都不到0.7,重要程度占比分別小于7%和6%;說明規模以上工業這些年來與物流業聯動性偏弱,兩者之間發展協調不夠。究其原因可能和廣州地區工業現狀相關:首先,廣州產業集聚集群集約程度不高,先進制造業新增長點不多,缺乏創新型領軍企業;整合全球高端資源要素能力不強,開放型經濟水平不高;大交通體系不完善,交通網絡亟待健全。這些短板及問題都會對廣州物流業的發展形成障礙;其次,規模以上工業與物流業之間存在信息傳遞障礙,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散的物流需求未能被轉化為社會化的需求,導致物流運作成本高效率低,產業也難以實現協調聯動,合作共享。最后,廣州物流業整體能力層次水平較低,現有的物流企業服務能力較弱,難以滿足制造企業的物流需求,社會化需求的不足也制約了專業化物流的發展。
物流業與制造業的的協同發展成為了制造業轉型升級的主要動力。加快物流業發展、實現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共贏是廣州產業發展和結構調整的迫切任務。對于未來發展,本文從以下幾方面給出相應建議:
兩業聯動的核心是突破邊界,雙向互動,融合滲透,互利共贏。
兩業聯動在于突破傳統制造業把運輸倉儲等部分業務外包給物流企業,兩業的聯動不是簡單的外包。要立足“供給創造需求”,其內涵在于發展“供給”有助于挖掘“需求”,特別是潛在制造業的物流需求。鼓勵生產企業和商貿企業剝離或外包物流功能,近年來不斷有制造業將業務外包給物流企業做,不僅熱了物流供給,同時物流需求也熱了。
靈活開展聯動方式,比如,制造業內部整合物流系統組建物流公司;制造業持股或控股物流公司;若干制造業企業聯合投資成立物流公司;制造業與物流業組建供應鏈管理系統;制造業與物流業實施戰略聯盟。聯動的內容應該放在供應鏈集成和互利共贏的視角來進行。
利用“互聯網+”, 突破邊界,實現雙向互動。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物流業、制造業深度融合,優化提升產業,建設專業化物流信息平臺,實現物流業與制造業兩業互聯互通,共享信息。
培育和壯大一批骨干物流企業;規劃建設綜合服務功能強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服務中心;優化布局物流園區和專業物流基地,完善綜合運輸通道和交通樞紐節點布局,統籌建設物流倉配基地,建設一批現代化物流配送中心,形成網絡型物流基礎設施體系。建立和完善現代物流服務體系;提高供應鏈管理和物流服務水平,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兩業聯動發展既要發揮市場機制的有效推動,還要發揮政府的計劃與協調作用;促進人、財、物等要素市場的發展,打破阻隔各種要素流動障礙。利用相關產業協會在促進產業協同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加大行業間交流的力度,促成產業間交互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