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創新黨校法學教育是推進我國法治進程建設的重要力量,是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現實需要,也是履行黨校職能的迫切需求。當前基層黨校法學建設存在參訓學員基礎不一、黨校學習條件受限、黨校學員需求更高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要精心設計法學教育課程、注重培養學員法治思維、加大培養法學師資力量、創新法學教學方式,將基層黨校法學教育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層次。
關鍵詞:全面依法治國;基層黨校;法學教育
一、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指引下創新黨校法學教育的重要意義
1.創新黨校法學教育是推進我國法治進程建設的重要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解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黨校法學教育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是我國法學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補充,也是提升黨員領導干部法治素養的主陣地。通過對領導干部進行基本法治理論,法治觀念的針對性、專題性教育,能使黨員領導干部將所學的法律知識及時地與社會矛盾結合起來,進而實現由單純的法律條款的理解向法治能力的提升轉化,達到擅長運用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糾紛的效果。
2.創新黨校法學教育是提升領導干部法治思維的現實需要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具體行使黨的執政權和國家立法權、行政權、監察權、司法權,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關鍵。領導干部要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基層黨校創新黨校法學教育形式,其目的是讓廣大黨員干部在本職工作中都要運用法治思維來解決現實問題,提高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帶頭遵法守法用法,發揮領導示范作用,達到以上率下的目的。
3.創新黨校法學教育是基層黨校履職盡責的迫切需要
創新黨校法學教育是落實習近平全面依法治國新理念的有效方式之一,也是全面從嚴治黨的近切需要。黨校通過將枯燥的法學理論與科學的教學方式相結合,將理論研究成果運用到黨校課堂中,積極引導學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自信,樹立法治思維,提高法治工作能力,更好的適應新時代工作的需要。
二、當前基層黨校法學教育存在的問題
總體來說,忠縣黨校將憲法法律列為黨校教學必修課程,近三年來指派專業教師準備了“推動憲法實施 樹立憲法權威”“依法行政”“《憲法》修正案解讀”“廉政教育”等憲法法律教學專題18個,并邀請校外專家學者通過講授教學、案例教學、現場教學多形式開展憲法法律專題教學,在65個主體班開展憲法法律教學120次,共培訓學員6644人/次。但在實際培訓中,基層黨校法學教育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難題。
1.參訓學員基礎不一
(1)年齡差異大。如在雙基公務員(基層公務員、基礎崗位公務員)班次中,學員年齡上至60后下至90后,年齡跨度大,這樣的班次設計針對性強的法學教育課程難度大。
(2)崗位差異大。如在初任公務員班、雙基公務員班次中,學員既有來自機關的文秘人員、也有來自鄉鎮(街道)的基層一線工作人員,還有來自交通、衛生、教育系統的人員,,學員由于工作崗位的不同,對法學教育的認知也不盡相同,在這樣的班次中就只設置法學教育的通識課程,針對性專業性不強。
2.黨校學習條件受限
(1)工學矛盾較為突出。這種現象在基層黨校尤其突出,雖然有相關文件規定受訓期間,需脫產培訓,仍有一些學員身在黨校學習,心系單位工作,不能真正的安心在黨校學習。
(2)集中培訓時間較短。目前,忠縣黨校僅有新提拔縣管副職領導干部班培訓時長為2個月,年輕干部女干部少數民族干部班培訓時長1個月,初任公務員班、優秀公務員班、中層干部任職培訓時長半個月,雙基公務員班、其他專題培訓班大多培訓時長為7天,村(社區)干部班培訓時間為3天,在這樣短的培訓時間里,既要安排黨性教育課程又要安排現場教學,涉及到法學教育的課程最多一堂甚至有的班次沒有安排
3.黨校學員需求更高
經過問卷調查發現,黨校學員針對法學教育更多的希望能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更加注重實用性,能夠實實在在解決基層群眾問題的法學方面知識。因此,黨校法學教育應當上接政策下接地氣、依靠資源優勢、注重實用性,研究改革深水期出現的重點、難點、熱點,尤其是改革轉型期所面臨的各類法律問題。
三、創新基層黨校法學教育的對策思考
1.精心設計法學教育課程
從教學環節進行設計,通過對學員工作崗位的了解,在黨校不同的班次安排不同的法學課程。一是針對新提拔縣管副職領導干部能力提升班、優秀年輕干部班的學員,他們可能更希望掌握國家法律法規動態,通過黨校培訓后能在工作中熟悉的運用法律去指導工作,提高自己依法行政的工作能力和水平。那么,針對這種班次應安排法律原理課程,注重提高他們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綜合研判的法治思維,調動學員求知興趣。二是針對初任公務員、中層干部班、雙基公務員班學員的培訓班次,可安排諸如公務員法、行政許可法等部門法的學習。三是針對法律系統的專業人員,重點提高他們系統、專業的學習,提高課程質量和水平。
2.注重培養學員法治思維
據訪談,80%學員認為黨校現有的法學培訓太死板,學到的知識少,理論指導實踐不夠。比如《民法典》頒布后,許多學員都希望黨校開設關于《民法典》解讀類的課程。黨校法學教育要做到引領學員樹立法治理念,提升領導干部運用法治思念解決問題的本領。培養領導干部樹立憲法至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法大于權以及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治理的工作理念。
3.加大培養法學師資力量
我校十分缺乏具有專業扎實系統理論功底的法律師資,以滿足黨校學員對法治課程的需要。但現實情況是,我校僅有1名全日制法學專業的師資,近年來準備教學專題《憲法修正案》解讀,其他法學課程師資力量均是外請相關部門領導來授課。因此,要加大法學人才引進,促進法學教師隊伍名師化、專家化。
4.創新法學教學方式
法學是一門專業性、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既要有專業師資,也要有科學的形式,運用好黨校的現場教學,比如忠于法治(女子法庭)現場教學點的作用,感悟法律的力量,感悟公平正義的力量。忠縣黨校應繼續發揮好反腐倡廉教育研究基地警示教育作用,該基地作為我縣唯一的忠于法治現場教學點,運用身邊的典型貪污腐敗案例警示學員,講解老師針對不同班次學員側重講解內容,引起學員的深刻反思與啟示啟發,使學員在思想和行為上都受到很深的觸動。
參考文獻:
[1]趙赟.習近平新時代法治思想指引下創新黨校法學教育的思考.兵團黨校學報,2018.4.25
[2]魏淑君.領導干部法制意識培養與黨校法學教育.發展論壇,2002.6.
[3]蘇潔.論黨校法學教育的實踐性.管理觀察,2013.1
[4]王玨.淺談黨校與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培養.求知導刊,2015.6
[5]王墨.黨校培養黨員干部法治思維能力的思考.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8
作者簡介:
程鵬里(1985--)男,漢族,重慶人,研究生,中共忠縣縣委黨校教師,研究方向:政治理論及黨史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