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瑛瑛 徐玲玲
摘 要:在大數據的背景下,以互聯網和數字化為載體的新媒體逐漸改變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高校作為社會和學生交流的中介者,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本文旨在分析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發展現狀,提出當前存在哪些問題并給予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新媒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079 (2020) 08-0-01
一、引言
據中國統計局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我國有8.29億人次的網民,在這之中使用手機上網的人次達8.17億,占比高達98.6%。我國IPv6地址數量為50286塊/32。大學生是使用互聯網的主要群體,新媒體可以拓寬學生攝取知識的渠道、開闊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創建價值體系,然而大學生正處在心理逐漸成熟的時期,學生因為心理問題損害自身或者他人的事件時有發生。當人對新媒體理解地不夠透徹或者有所偏頗時,易會迷失自我嚴重的時候甚至造成道德缺失。綜上所述,新媒體環境下的大學生心理教育工作有著很嚴峻的形勢、很復雜的環境,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
二、存在的問題
(一)網絡體系多元化,大學生的分辨能力偏低
大學生對人生觀、價值觀的認知還不夠,分辨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完善。重要因素。處于紛亂繁雜的網絡環境之中,參差不齊、鋪天蓋地的網絡信息會對大學生道德水平產生影響。一些分辨能力不足的同學抑制不住誘惑,喪失判斷能力隨大流,自身的價值觀念就會被扭曲。太過依賴網絡,還會使得大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影響系統價值觀的形成。隨著5G信息爆炸大數據時代的到來,加強網絡監管的力度迫在眉睫。
(二)過度依賴網絡,交際能力下降
大學生在人際交往中過度使用甚至依賴網絡途徑進行交流時,這會削弱大學生的交際能力,與人交流時甚至會產生恐懼的心理。在現實的世界中不愿意表達自己的想法,性格孤僻甚至會產生情感障礙。長時間的封閉狀態就會引發心理焦慮、自卑等問題,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企圖借助網絡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而在現實生活中迷失自我,最后脫離社會發展的軌道。
(三)大學生心理健康平臺構建不夠完善
我國大學生入學率越來越高,確保大學生心理健康已然成為高校當前面臨的最重要的任務。但是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平臺發展程度相對比較低,平臺有待完善,開展大學生心理教育的方式也缺乏創新意識,不能更好地滿足大學生的需求,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完善大學生心理健康平臺還任重而道遠。
三、解決的對策
(一)利用新媒體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信息的推廣力度
借助網絡形成全方位的教育體系是新媒體環境下的必然趨勢。教師要積極融入學生中去,努力了解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學生在一些新媒體平臺上進行互動,從而更加準確地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線上,教師可以創建一個微信公眾平臺,積極分享心理健康教育知識,發布視頻、文章以及圖片等相關內容,盡量使發布的內容符合學生的需求,區分不同的專業讓學生有針對性的學習心理健康知識,能起到為學生排憂解難的作用;在線下,與需要心理輔導的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積極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另外也可以邀請心理咨詢師在網絡上對學生進行開展心理咨詢,這樣可以減少時間以及地域上的局限,實現資源更好的配置。
(二)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專業知識的培養
要想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專業知識,就要開設有關于心理健康的課程,把它加到學生教育之中,給學生講解心理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掌握心理壓力大時的解壓及調節方式,對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耐心地指導。在大學生群體中還存在著一些特殊的學生,或許他們因為會家庭貧困或者家庭的特殊狀況而感覺自卑,或許因為自身的缺陷感到自卑,這些學生中發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概率會更大。所以,特殊人群要有特殊的教育方式,針對不同的背景以及需求開展心理教育工作,有利于提高工作的效率,這樣會使心理健康的教育起到更好的作用。
(三)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加強與學生的溝通
輔導員作為學校開展思政工作的中流砥柱,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創新,探索的模式要讓學生感覺到很放松,很愿意接受心理健康的教育。定期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知識競賽,經常與專業的心理咨詢師交流,虛心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最重要的是要用心去感化學生,學生就會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困難,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會變得事半功倍。
四、結束語
總之,在全媒體環境下,高校教師應主動掌握網絡特點,應充分借助網絡平臺,豐富網絡文化活動,把握網絡育人規律,創新教育載體,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廣泛性、靈活性,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胡平建.新媒體背景下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現狀與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4(24).
[2]馮志勇.新媒體環境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與應對策略[J].中國報業,2011(22).
[3]孫紅艷.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創新[J].新聞戰線,2015(04).
[4]董玲娟.新媒體視角下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創新——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第4版)》[J].新聞愛好者,2018(12).
[5]姚本先,陸璐.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展望[J].心理科學(02):23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