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俊


【摘?要】 目的:探討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PV)檢測用于篩查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效果。方法:采用回顧性方法分析,選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6例細胞學篩查陽性者,進行HPV分型檢測及陰道鏡下活檢,分析篩查結果。結果:陰道鏡病理診斷156例細胞學篩查陽性者,75例炎癥,33例CIN Ⅰ,41例CIN Ⅱ~Ⅲ,7例鱗狀細胞癌。HPV陽性者87例,陽性率為55.77%。HPV陽性者宮頸病變檢出率為84.49%(64/74),明顯高于HPV陰性者宮頸病變檢出率13.51%(10/74),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HPV檢測有較好重復性,較強客觀性,可快速便捷篩選出宮頸癌前病變情況,提高宮頸癌的檢出率,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 HPV;陰道鏡下活檢;宮頸癌前病變;宮頸癌;應用
文章編號:WHR2020054045
宮頸癌是臨床婦科常見惡性疾病,原位癌高發年齡為30~35歲,浸潤癌為45~55歲,近年來其發病有年輕化的趨勢,近幾十年宮頸細胞學篩查的普遍應用,使宮頸癌和癌前病變得以早期發現和治療,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顯下降。但是目前患病人數增加,宮頸癌主要為腫瘤組織并得到擴散,將其轉移到子宮下段及宮體,其危險性也隨之而增加。由于宮頸癌早期及宮頸上皮內瘤變(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臨床癥狀與其他宮頸病變相仿,臨床難以鑒別診斷。臨床可采用HPV檢測、陰道鏡下活檢,準確判斷癌前病變發展程度,進而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1]。本文則將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篩查中HPV檢測的運用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方法分析,選取本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6例細胞學篩查陽性者,納入標準: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此次研究;排除標準:1)存在智力、認知障礙者或言語不利等有交流障礙者;2)受試者依從性差,嚴重違背試驗方案者。年齡23~45歲,平均年齡(31.23±3.45)歲;孕次1~4次,平均孕次(2.34±0.3)次;病程3~6年,平均病程(4.34±1.11)年。
1.2?研究方法
HPV檢查:行無菌操作,取宮頸分泌物。采用PCR反向點雜交法進行HPV-DNA分型檢測,嚴格按照說明書操作。將28種HPV基因型檢測出來,包括18種高危型與10種低危型。陽性診斷標準:HPV-DNA基因膜條相對應點位呈現藍色。根據WHO制定的女性生殖器官與乳腺腫瘤病理學、遺傳學的診斷標準。
陰道鏡活檢:檢查前24h避免宮頸刮片、陰道上藥或者沖洗等。取膀胱截石位,窺陰器擴張陰道,充分暴露宮頸陰部后采用棉球擦拭宮頸分泌物,陰道鏡物鏡對準宮頸及其病變處,低倍鏡觀察后采用3%的醋酸棉球將宮頸移行待浸濕,1min后放大約30倍,再采用5%的復方碘溶液將陰道壁、宮頸涂擦浸濕后將其染成棕褐色,對于不著色區域分布在觀察,多點活檢查可疑區域,分析圖像,在陰道鏡下宮頸取樣進行活檢,判斷其增生情況。
1.3?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采用百分比(%)表示,用卡方檢驗,P<0.05表明數據與數據之間有顯著差異。
2?結果
2.1?HPV分型檢測結果
156例細胞學篩查陽性者進行HPV分型檢測,HPV陽性者87例,陽性率為55.77%。陰性69例。具體分布如下表1所示。
2.2?HPV檢測與陰道鏡下活檢診斷比較
陰道鏡病理診斷156例宮頸病變者,75例炎癥,33例CIN Ⅰ,41例CIN Ⅱ-Ⅲ,7例鱗狀細胞癌。HPV檢測陽性者病理確診CIN為64例,檢出率為84.49%(64/74)。HPV檢測陰性者病理確診CIN為10例,檢出率為13.51%(10/74)。兩者經統計學分析,有顯著差異(P<0.05)。檢查結果如下表2所示。
3?討論
宮頸癌是臨床較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多發生于30~35歲,近年來該病呈現年輕化趨勢,直接威脅女性生命健康安全。臨床表現為陰道流血、陰道排液等,而晚期癌癥患者根據癌灶累及范圍出現不同的繼發性癥狀。如尿頻、尿急、便秘、下肢腫痛等;癌腫壓迫或累及輸尿管時,可引起輸尿管梗阻、腎盂積水及尿毒癥;晚期可有貧血、惡病質等全身衰竭癥狀[2]。由于宮頸癌早期癥狀不明顯,因此,及早發現、及時診斷及治療,可提高宮頸病變者的生存質量。
臨床篩查宮頸病變及宮頸癌的方法有TCT檢測、陰道鏡活檢及HPV檢測,TCT檢測相比較傳統巴氏涂片,可盡量保留細胞取樣標本,且程序化處理制片過程,以防宮頸粘液、血液及炎性細胞所產生的干擾。再加上采用薄層涂片,分散細胞后可保證視野開闊,有利于區別不正常上皮細胞[3]。但TCT檢查需要經驗更高的技術人員來檢測,且檢測成本較高。陰道鏡活檢是宮頸癌篩查不可或缺的手段,可及時確定病變部位。陰道鏡屬于內窺鏡,可直接觀察宮頸血管及上皮細微變化,其病理診斷有著較高敏感性,能夠盡早找出宮頸CIN病變部位,以免漏診。同時,陰道鏡活檢有著較高的預測性,操作簡單易行,適用于無法開展高危型HPV檢測與經濟水平較低地區。HPV檢測是對宮頸內HPC病毒進行基因型診斷,HPV感染是宮頸鱗癌與上內皮瘤變發生的必要因素[4]。HPV感染是沒有癥狀的,在多數國家中,HPV感染較常見。當前已有100多種HPV病毒,大部分病毒屬于低危型病毒,并不會導致宮頸癌。另外有13種HPV若持續感染,則可誘發宮頸癌[5]。此次數據調查顯示:HPV檢測陽性者病理確診CIN檢出率為84.49%,明顯高于HPV檢測陰性者CIN檢出率13.51%,表明:HPV檢測陽性可提高宮頸病變篩查的敏感性,降低宮頸組織活檢率,以免導致不必要的宮頸損傷,改善女性宮頸癌的防治。
綜上所述,HPV檢測具有較高客觀性,操作簡便,能夠提高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篩查水平,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依據,具有臨床推廣應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熊礦輝,王麗霞,周紅.宮頸癌及癌前病變中的HPV-16的整合感染狀態[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8,04(06):717-720.
[2] 榮孿君,王英桂,郭斯媚.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與HPV檢查在篩查宮頸癌前病變中的應用[J].健康之路,2018,02(03):243-244.
[3] 李莉,王林,李志芳,等.Aptima HPV E6/E7mRNA技術檢出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臨床效果研究[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8,19(04):341-344.
[4] 唐移忠,張書忠,余險峰,等.TCT和HPV聯合檢測在宮頸癌和癌前病變臨床篩查的應用價值[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19,37(05):143-144,147.
[5] 關懷.淺談HPV檢測在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篩查中的應用[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02(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