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軟件工程專業躋身成為高校的熱門專業之一,目前很多畢業生在填寫志愿時都首選這一專業,可見軟件工程專業在社會的發展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地位。為了讓學生在高校學習時就能獲取到專業的知識技能,因此提高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學質量是非常有必要的。為了能夠為社會輸出更多的軟件工程專業人才,本文對這一專業的教學改革進行了思考,并提出相關的改革方案。
關鍵詞:高校;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改革;實踐
近幾年來,雖然學習軟件工程專業學生的就業形勢良好,但根據相關調查報告顯示,該專業人才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一直處于逐年下降的狀態,可見我國高校的軟件工程專業在人才培養時還存在著不小的問題。
(一)大學生普遍不具備較強的創新實踐能力
在高校開展專業理論知識課堂時,并沒有重點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很多大學生依舊受到了應試教育的影響,以為大學階段的學習和中學一樣,只要注重考試成績就可以了,所以盡管他們能夠接受較強的理論知識,但他們并不能將這些理論知識運用在實際問題中。并且很多學校在進行教學時,由于受到高校教學條件的限制,所以不能提供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實踐環境,只能重視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而忽略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學生在進入社會后,不能滿足企業的實際用人需求。
(二)高校實踐教學時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校在進行軟件工程專業教學時,普遍存在著以下這些問題:
(1)教學計劃滯后
由于一些高校在教學時受到了辦學定位和條件的影響,因此他們設計的實踐教學內容比例是不合理的。在制定軟件工程教學計劃時,并沒有制定一些培養學生應用能力的實踐教學課程。并且,一些高校還受到了辦學基礎和學生素質及能力的影響,由于部分高校的學生學習基礎較差,而學校設置的課程滿足不了實際需求,從而難以形成可行的實踐教學體系。
(2)教學師資不足
隨著現在軟件行業和IT企業的蓬勃發展,目前高校的專業教師明顯不能滿足高校的招生需求。很多高校不僅師資數量不足,而且教師的教學質量和管理方式也存在著嚴重的問題。
(3)高校沒有符合實踐教學的條件
與其他專業相比,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硬件設施更新較快,因此就需要高校不斷對設備設施進行投入。而由于不少高校受到辦學條件的影響,他們在軟件工程專業所需要的實踐設備的投入上往往不足,所以不少學校的實驗設備數量不能滿足實際的教學需求。
(一)校內實踐教學
(1)課程實驗與課程設計
在進行課程實驗教學時,教師要將校內實踐與軟件工程專業的理論知識相結合,并安排相應的實驗教學課程,讓學生在自己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充分培養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教師就需要讓學生自己選擇實驗的主題然后提出相關的設計方法和思路,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自己的設計任務。通過課程設計這樣的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獨立分析能力以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相關的競賽項目
在進行校內實踐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相關的競賽項目,并鼓勵他們積極參與進來。不僅如此,近幾年來社會上也會組織一些與軟件工程相關的比賽,教師可以引導并幫助學生參與進去。通過這些競賽活動,學生不僅能夠積累實踐經驗,還能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3)設置綜合實訓課程
通過軟件專業的實訓課程,可以提升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同時實訓課程也是整個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在進行實訓課程時,教師可以結合企業對人才的實際需求開展課程,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聘請企業的相關工作人員為學生授課。
(二)與相關的IT培訓機構合作開展實踐教學
想要學生在學校學習時對軟件行業的先進技術有所了解,學校可以與相關的IT培訓機構進行合作,來開展實踐教學工作。通過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的基礎知識得到強化,從而提高自己的實踐技能。學校在與培訓機構進行合作時,可以根據學生的年級以及學習的目標,定期邀請培訓機構的講師來為學生進行授課。在課堂上,學生就能學習到軟件開發相關的最新技術。并且通過實訓的方式,學生能夠在畢業之前對相關的軟件項目有所了解,這樣能夠為他們今后進入IT企業工作打下扎實的實踐基礎。并且,為了能讓高校的軟件工程專業的教師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學校可以組織教師參與到IT培訓機構的軟件與硬件的研發中去,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實力。如果教師想要讓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創新性的提高,還可以與IT教育機構共同設立獎學金,在這種教育方式下,就能讓學生得到激勵,并且也能培養學生項目研發時的團隊合作精神。這種在實踐教學時與相關的IT培訓機構進行合作,不僅能夠讓學生專業理論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得到提升,還能提高他們將來的就業綜合實力。
(三)與IT用人企業合作開展實踐教學
學校需要重視培養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應用型人才,因此學校可以加強與IT用人單位之間的合作,培養出一批能夠滿足企業發展需求的人才。主要的合作方式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進行:
(1)通過教學和見習,讓學生的合作意識、就業意識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得到提升。學生在學習到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后,學校可以組織學生到相關的IT企業進行見習活動,讓學生能夠通過在企業現場的實習和觀摩,了解到企業項目的研發過程以及企業的運用方式。學校還可以安排學生參與到實際的工作項目中去,這樣他們就能對企業的工作要求和工作內容進行系統的體驗了。
(2)安排學生到IT企業中進行頂崗實習工作,從而讓學生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學校在安排學生學習完相應的教學課程之后,可以通過選拔或者自薦的方式,組織學生前往IT企業教學頂崗實習,這樣學生不僅能夠對企業工作的要求有更直觀的體驗,還能幫助學生在進入社會后快速適應企業的工作模式。
(3)學校還可以通過訂單式的培養來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從而讓學生能夠適應IT企業對人才知識結構和能力的要求。學校需要在實際的教學時,堅持以學生的就業為主要教學目標,積極的與IT企業進行合作,并制定訂單式的人才培養計劃。例如學校可以采取學校課程與IT用人企業定制課程進行學分互換的方式,來定制和實施培養計劃。這種訂單式的培養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在畢業后進入企業工作時,對工作環境能夠盡快的進行適應,還能夠實現高校人才培養與IT用人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快速對接。
除了以上方法外,學校想要對市場人才的需求信息有所掌握,還可以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邀請IT企業的技術骨干或企業領導,對學校的教學工作提出指導意見,從而讓學校開展的教學工作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
軟件工程是一門非常注重學生是能能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一個專業,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又是培養符合社會所需軟件工程專業人才的重要環節。軟件工程的教學改革和創新需要在教師的實際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這樣才能為培養專業的軟件工程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吳滄海,熊煥亮,王映龍,王丹.農業院校軟件工程專業語言實踐類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3,9.
[2]程凡,趙海峰,祝思齊.“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下的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14,(6):45-47.
[3]黃茹芬,鄭藝峰,陳碧珍.基于校企合作的創新型軟件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改革[J].福建電腦,2017,(04).
張利寧(1993.03-),女,漢族,山東,助教,碩士,研究方向:軟件工程與機器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