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楊靖宇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代表,是領導東北人民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民族英雄。他在極其艱苦的斗爭中所表現的高尚道德情操和偉大犧牲精神應是當代大學生永遠銘記,靖宇精神也是高校指導學生思政建設前進的最強動力。
關鍵詞:靖宇精神;高校;思政建設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總書記提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币虼耍ɑ貐^高等學校要有針對性的運用好課堂教學這個重要環節,努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和針對性,利用地緣優勢,弘揚吉林地區的英雄精神——靖宇精神。
一、靖宇精神育人內涵
以弘揚靖宇精神為旗幟,努力拓展全員、全方位、全過程的“三全”育人內涵,構建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實踐育人、科研育人、文化育人的“六育人”體系。利用校內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課程以及廣泛開展高雅的校園文化活動和各類社會實踐活動,進一步推動靖宇精神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傳統優勢同信息技術的高度融合。
通化地區高校應做到大膽創新教學方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講授上,增強教育的時效性。以家國情懷、社會關愛和人格修養作為教育的重點,按照“教育活動一盤棋”、“入學教育三個一”等思路和打法,通過組織祭掃靖宇陵園、追尋英雄楊靖宇的足跡、靖宇英雄事跡影片展播、楊靖宇英雄話劇創編演出等系列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學習黨史、革命史,使學生在歷史感悟中堅定信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以靖宇精神為導向的思政創新
通化地區高等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一直堅持實施 “理論+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即2/3課時用于課堂教學,1/3用于課外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己朔绞皆趯嵭虚_卷、半開卷的型式基礎上,更注重考核學生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因此,通化高校應結合實際情況和大學生的特點,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緊密結合,以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為目的,充分發揮第二課堂在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將靖宇精神與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結合,使思政過程變得生動活潑。
通化地區高等學校在堅持“文化育人”、“文化助人”等教育理念基礎之上,應積極組織開展與靖宇精神相關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或以科研立項等形式支持和鼓勵靖宇精神校園文化建設,舉辦“靖宇精神立德豎人演講賽”、“思想政治理論辯論賽”等一系列高品位、高質量的校園文化品牌活動。從而通過這類校園文化活動,為學生點亮理想的明燈,照亮前行的道路,使學生將個人的理想與追求融入國家的民族和事業當中,做時代前列的奮進者和開拓者。
三、課外科技創新以靖宇精神為指導
通化地區高校積極開展各具特色的大學生課外科技創新活動的同時,應通過思想政治理論依據引導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立項,組織參加國家和省級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學科競賽等形式,著力培養大學生艱苦奮斗的科學精神、不懼困難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并著力全面建設大學生創業產業園,為學生搭建創新創業和課外活動平臺;讓學生參與教師的科研項目,努力使靖宇精神成為大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優秀的環境。并鼓勵廣大教師提供義務服務,為學生提供全方位指導,在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上發揮其積極作用。
通化地區高校還應緊緊圍繞“用靖宇精神實踐激揚青春志“、”艱苦奮斗成就中國夢”等主題去開展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各自的專業特點,組建省級和校級重點楊靖宇精神服務團隊,積極與校區附近街道、社區、企業、村鎮聯系,開展政策宣講、國情考察、教育幫扶、科技支農、醫療衛生服務等活動,為大學生認識國情、了解國情做好最有力的支點。另外,還要按照“點面結合,就近就便”的工作原則,組建多支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積極開展“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靖宇精神、志愿服務”等思想做為主題,立足高校,通過集中組隊、定點聯系、校區共建等多種形式,圍繞學業輔導、愛心捐贈等內容,組織志愿服務活動,使學生在這些實踐活動中感受到最直觀的思想政治教育。
四、靖宇精神與思政理論同向同行
作為高等教育的載體,通化地區高校在使用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同向同行的同時,更應注重將靖宇精神與之形成協同效應。加速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和教材體系,推出更多高水平的教材,創新學術話語體系,建立科學權威、公開透明的哲學社會科學成果評價體系。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大學生,通過開展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四進四信”、青年馬克思主義培養工程、弘揚靖宇精神等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加強青年學生思想政治引領和價值引領,幫助學生正確認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戰略意義和深刻內涵,提升思想道德修養,增強遵紀守法觀念,養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和良好行為習慣。
五、結語
弘揚靖宇精神,要堅持崇高的理想信念,更要堅持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堅持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只要我們將靖宇精神存之于心,踐之于行,并與新時代精神相結合,便會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辦好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高校。努力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隊伍建設,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以弘揚靖宇精神為育人導向,做為高等學校,任重而道遠!
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高校思政研究專項課題《“靖宇”紅色文化鑄魂育人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GS19059
作者簡介:于濤(1980—),男,吉林通化人,碩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合唱指揮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