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君
◆摘? 要:新型冠狀病毒的出現,為全國教育事業提供了一個難題。教育部以及各個地區的教育中心強調,為了有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采取“停課不停學、停學不停課”的教學模式,各大高校,小學、初中、高中都采取了線上的網課教學,積極收集現有教育資源,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進行創新,保證了即使在疫情當中教育仍然有序進行。當然幼兒園教學亦是如此,作為嬰幼兒向更高層次學習的過渡,幼兒園更應該充分利用網絡教學這一有效途徑,保證孩子們的學習質量,提高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即使是在家,也能有效學習。
◆關鍵詞:疫情;幼兒園;課程建設;學前教育
2020年新型冠狀肺炎突然爆發,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共同抗擊疫情。國家教育部高度重視疫情下的教育指導方向,各級領導也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提出更加嚴格的要求,科學有序的對疫情進行防控,所有老師也是齊心協力,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也著手準備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現如今,教育模式早就不像以往那么單一,發達的科技為現代教育提供了十分便捷的途徑。即使學生沒有在校,也可以進行線上教學,教學方法甚至也是更加豐富,也成為現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教育方式。學前教育是幼兒思考的主觀能動性向更深層次邁進的一個重要的調跳板,因此,幼兒園必須在應對疫情防控的同時,提高其課程建設水平以及其質量。
一、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建設的必要性
幼兒的心智單純,對世界的客觀認識比較單一,隨著年齡的增長,看待事物也會逐漸從多方面、多角度觀察,但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主要還是一種以滿足自己要求為主,所以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也就凸顯出來了。幼兒園教師都是受過專業的職業培訓,從學前教育的基礎知識到幼兒的心理素質教育,全方位的為嬰幼兒心智思考。
在疫情面前,幼兒教育更是十分重要,知識、心理、生活等方面都需要教師做引導,教師應該將自己的所屬的教師本質體現出來,根據孩子的學情,因材施教,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技能培訓,熟知網絡教學、線上課程的優劣,在自己原有的教學方法上不斷進行改進、創新,并且實際運用到自己的實際教學中,所以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教學規劃就十分重要,達到讓孩子在學中玩、在玩中學的高效目的,提高孩子對周圍事物、乃至世界的認知觀,確保原定的教學計劃順利進行。
在生活化課程建設中,利用線上的教學資源引導孩子,除了基礎知識教學外,對教學模式上來說也是一種創新。與之前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更加現代化、數據化,提高了孩子的主動性,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家長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合理安排陪同孩子的時間。當然教在線上應該注意自身的教學速度,穿插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完善幼兒認識層面。
二、疫情下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建設方案
考慮到互聯網社會的發展特點,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建設必須在繼承傳統教育理念的基礎上,不斷創新。疫情面前,生活化課程建設不僅僅是對單一教學內容的補充,也是在大數據化時代中、在疫情面前改革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這對提高國家教育事業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也是一個巨大的飛躍,完整的課程建設方案也是必須制定的。
1.激發孩子的自主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在疫情期間,線上生活化課程化建設應該極具趣味性,讓孩子從“讓我學”變成“我想學”,幼兒好奇心強,容易被新鮮事物吸引,但在專注事物的過程中,又很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擾,自制力不強,教師應該抓住這個特點制定符合孩子天性的教學方法,比如說教師在課件制作中,添加一些極具趣味性的動畫,孩子的參與程度會越高,教師還可以加入一些課堂小游戲達到破冰程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遵循孩子的自然發展規律,積極為孩子打造適合他們的學習環境,不斷發現每個孩子的學習潛能。
2.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
盡管是比較生活化的課程,教師也必須制定嚴格的課堂規矩。不管是在哪門課程的學習,都應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幼兒時期的孩子年齡比較小,三觀還處于最底端的塑造基礎中,教師更應該正確引導。課前做好預習,課堂中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復習,孩子從小必須養成的學習習慣同時,還要開始樹立孩子的正確價值觀,文明禮貌、謙讓、尊老愛幼這些中華傳統民族美德不應該被遺忘,這些思想應該從孩子小時候就開始灌輸,這不僅僅是課堂建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更應該是孩子一生都學習的人生哲理。
三、疫情下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建設面臨的問題
1.教師與幼兒溝通不暢,影響教學進度
線上教學形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不能與孩子面對面交流,也無法時時刻刻監督到每個孩子的學習情況,教師一邊要操作課件、講授知識,另一邊又要時刻觀察孩子的學習狀態,很容易出現知識講解銜接不暢、不全面,不僅降低幼兒教學的質量,更是降低了整個課程安排,更別說面對疫情,對幼兒進行生活化知識普及了,幼兒階段本就是孩子認知水平又低到高的跳板,孩子的認知不斷升級,這對將來幼升小、小升初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幼兒課堂注意力不集中,增加教學難度
疫情下的線上教學有利有弊,孩子能夠在家與爸爸媽媽、親戚朋友充分接觸,感受生活,而不是在學校相對單純的學習環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生活化課程教學機會,但也正是由于線上,教師不能與孩子直接接觸,在課堂上孩子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師需要更多的精力維護課堂秩序。
3.疫情下幼兒生活化課堂互動形式單一
在疫情面前,教師與孩子的距離遠了,課堂氛圍也沒有那么濃厚,那隨之而來的也就是師生互動形式單一,教師僅僅能通過屏幕與學生互動,那一些生活常識也不能及時帶入課堂中,加上大多數教師對線上教育模式還在一種摸索的過程,更難顧及到每個孩子的情緒。
四、疫情下幼兒園生活化課程建設出現問題的治理對策
1.充分發揮教師的主觀能動性,更新舊的教育理念
在疫情面前,教師應該不忘初心,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性格特點,教師應該根據每一位學生的性格制定獨特的教學方法,即便是在線上,教師更應該將課程內容融入到生活中去,讓孩子從生活中學到知識,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沖破局限性。比如說讓孩子在生活中多幫父母做家務,從小就樹立良好的品德。
2.優化課件制作,加強課堂互動
教師的課件制作應該更多涉及到孩子的周邊生活中去,與孩子的生活環境緊密聯系,這有利于孩子能更好的吸收。課件吸引了孩子,也就不擔心孩子學不到東西。同時教師要鼓勵孩子與老師溝通,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有問題能夠及時提出來,教師也積極與孩子分享一些在生活中遇到的常識,尤其是在疫情期間,教師對待幼兒時期的孩子,必須要有親和力,主要起的是一個引導作用,亦師亦友,讓孩子學到最基礎的生活知識是非常重要的。
3.與家長加強溝通,提高教學質量
成功的教育離不開學校、家庭、社會三者的配合,除了學校占主導之外,家長在家庭中的教育也是必不可少,家長應該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課后家長應該督促孩子完成課后任務,協助教師提高孩子的知識積累,同時在疫情期間,家長是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更能從生活中教育孩子,一個好的家庭環境是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保障。
五、結語
疫情期間,教育領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如何提升師資力量與教學水平是每個教育者都應該考慮的問題,科學預防冠狀病毒,促進學校與家庭的融合,即是生活,也是課堂,終身教育,讓學生能夠全面發展是教育者的終身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建英.淺談幼兒園生活化的課程環境建設[J].華夏教師,2016(07):89.
[2]勾慧玥.關于幼兒園生活化的課程環境建設的分析與探討[J].新課程(綜合版),2018(10).
[3]陳明玉.基于校本課程建設的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的實踐研究[J].文理導航,20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