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燁 高鵬宇
【摘 ?要】現階段,我國社會經濟日益增長,科學技術不斷進步,新媒體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滿足新時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學校應將新媒體技術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充分融合在一起,促進大學生思政工作的順利開展,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從而推動教育事業長期穩定發展。文章通過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出一些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和推廣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快捷,在教育行業中,新媒體技術的互動性、共享性和直觀性特點,推動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尤其是對于即將步入社會實習的大學生來說,學校積極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綜合素養,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創新型人才。
1.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
學校積極開展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還可以為國家培養更多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優秀人才。學校教育是促進學生養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學校在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也要關注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發展,在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師應不斷創新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每個學生的成長環境和經歷不一樣,所適合的教育方法也不同,在新媒體時代,學校應科學合理的借助現代化科學技術手段,不斷豐富教學方式,滿足學生多元化的教學需求,與此同時,學校應不斷優化網絡環境,建立健全相應的網絡管理制度,規范學生的網絡操作行為,有效避免網絡不良信息給學生帶來的負面影響,積極開展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強社會人才基礎力量。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狀
2.1教學形式有待創新
思想政治教育課程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教師教課的形式向學講解課堂知識,學生難免會產生枯燥乏味的感覺,導致學生不能更好的掌握思想政治知識。除此之外,大學生的教學形式主要以課堂為主,學校和教師很少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大學生缺乏實踐應用能力,很難將所學的知識,科學合理的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這就失去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也不利于教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與教學目標的完成。另外,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缺乏和學生的有效溝通,導致教師不能及時了解和掌握學生的想法。在新媒體背景下,教師應合理的利用現代化技術,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根據學生的喜好和特點,結合學生的思想政治基礎,設置合理的教學方案,運用科學的教學形式,多方面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強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的思想道德意識。
2.2新媒體發展體系有待完善
新媒體技術的互動性、共享性和直觀性等特點是學生喜歡現代化教學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不僅可以豐富教師教學方式,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在新課程教育改革背景下,一些教師雖然在思想政治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但過于形式化,沒有充分的發揮出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
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弊端。網絡信息良莠不齊,對于大學生而言,他們正處于青春期發展的重要階段,還沒有足夠的辨別能力,不能有效規避不良信息的影響。現階段,我國有關新媒體現代化技術的規章制度有待完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法律空缺來謀取經濟利益,導致網絡環境不夠安全。學校和教師應利用互聯網技術的便利性,加強新媒體網絡使用規范的宣傳力度,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避免大學生受不良信息的影響。教師可以多向學生推薦一些傳播正能量的網絡平臺信息,讓學生從網絡中受益,使新媒體技術更好的為我們服務。
2.3師生思政意識有待加強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和學生只注重“主科”成績,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在新課程理念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大學生把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當做通訊娛樂工具,主要用這些電子設備來溝通聊天、看視頻、購物、玩游戲等,沒有充分發揮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價值,教師和學生應合理的運用新媒體技術,多分享一些思想政治教學資料,提高教師教學效率。另外,教師應及時和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動態,規范學生的上網行為,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3.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策略
3.1豐富教學形式
新媒體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運用,不僅創新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模式,也豐富了教學內容。高校一定要積極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可以通過有效方式改善過去乏味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也要充分利用新媒體進行課堂的講解。
在講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通過圖文并茂的講課方式,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在課下教師也可以對于思政板塊進行網站主題的建設,建設網站主題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學習。另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可以有效利用手機或網絡等新媒體工具進行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微信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以此來達到教與學的共贏。
3.2建立健全新媒體發展機制
我國在建設新媒體的過程中,一定要凈化媒體網絡環境,防止不良思潮對于學生的誤導。教師在做好網絡監管工作的同時,有關部門應該立足于本國實際,可以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從整體考慮問題,樹立全局觀念,建設好網絡監管體系。學校也應該對學生進行有效管理,學校應向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學校在開展網絡監管工作時可以應用科學技術,不斷凈化網絡環境,通過使用新媒體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網絡環境。
3.3完善和優化與時代相聯系的評價體系
不斷的完善和優化與時代相聯系的評價體系是創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社會發展迅速,學校也要相應的加快發展進度,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優化教育模式。例如,為培養符合時代發展的創新型人才,學校可以建立健全相應的評價體系,通過對學生的測評來提高教師和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教師應合理的運用新媒體技術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代性的發展,完善和優化與時代相聯系的評價體系,提倡大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合理的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4.結束語
總體而言,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起大家的廣泛重視,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滿足新時期大學生發展的需求,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對我國的教育事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學校和教師應將新媒體滲透到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中,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并逐漸建立健全新媒體發展機制,完善和優化與時代相聯系的評價體系,結合新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全面落實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大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提高我國教育事業的現代化技術水平。
參考文獻
[1]鄧紅彬.運用新媒體技術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13):49-50.
[2]夏守信,韓君華.網絡新媒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創新應用[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8(23):62-64.
[3]倪松根.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新媒體素養的內涵、結構及其生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8):77-79,115.
通訊作者:高鵬宇(1976.2-),男,黑龍江佳木斯人,中級職稱,佳木斯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