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迪鳴 陳筍
【摘 ?要】文章對當前電梯行業中的發展概括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同時提出了可行性的解決方案,望能有效消除到電梯在使用的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關鍵詞】電梯;安全問題;解決方法
引言
近年來,我國電梯事故市場頻發,這給乘客的心里帶來了很大的負擔,嚴重的影響到人們日常生活,事故的發生容易導致非常嚴重的后果,為此如何有效解決到當前電梯行業中存在的安全問題是當前有關人員應當思考解決的難題。
1.幾種常見的電梯安全問題
電梯事故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和危害性。人的不安全行為和設備存在的風險隱患是引起事故的直接原因,而且人是主要原因。據統計 2017 年全國電梯事故 56 起。事故原因主要包括: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 28 起,設備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或保護裝置失靈等 7 起,應急救援(自救)不當 7 起,安全管理、維護保養不到位 5 起,兒童監護缺失及乘客自身原因 1 起。下面從以下幾方面對電梯常見的安全問題進行論述。
1.1安裝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有些單位安全管理制度在實際工作中得不到貫徹執行,缺少對作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職工安全意識淡薄,在施工現場安裝電梯時,如果安裝的電梯數量多,工期緊,往往幾支安裝隊同時施工,由于施工現場環境復雜,如不加強安全管理極有可能發生安全事故。如為了節省時間在作業現場拋扔工具、材料,安裝人員極有可能被擊傷;又如沒有把井道廳門處用柵欄封閉好,施工人員意外墜入井道身亡;沒有對電梯井道腳手架安裝質量進行驗收,腳手架和工作平臺固定不牢靠,腳手架立桿與地板接觸部分沒有做好鋪墊,立桿下沉或側滑,導致正在安裝的人員跌入井道;腳手架上堆積的工具、材料超過其承載能力,腳手架倒塌造成人員傷亡;在安裝過程中沒有系好安全帶而踩空墜入井道;對安裝用工具不進行安全確認,如對井道頂板中間的預埋吊鉤承載能力沒有進行確認,安裝作業時用吊鉤吊裝轎廂等部件時,由于超過吊鉤承載能力,預埋吊鉤整體脫落或被拉斷,導致安裝人員隨電梯轎廂一起墜落身亡等。
1.2電梯維護保養中的安全問題
電梯的維護保養是由取得相應資質的單位的持證作業人員來進行的,事故的產生往往由于其工作責任心不強、技術水平不高、保養工作量大等原因。如在自動扶梯或自動人行道保養過程中,驅動站或轉向站的入口沒有進行可靠的防護,使乘客掉入自動扶梯的驅動站或轉向站中。又如:維保工作結束后沒有對電梯安全回路、安全保護裝置等進行確認,維修時廳門、轎門電氣連鎖開關被短接,維修結束后短接線忘記拆除、可能會對其他維修人員造成傷害,當下一次來現場作業的維修人員在此廳門處上轎頂時,有可能被運行的電梯擠壓在轎廂與井道或轎廂與廳門之間;沒有對制動力不足的制動器進行維修,可能會發生開門走梯,把乘客擠壓在轎廂與廳門之間或發生剪切事故;在維護保養過程中,維修人員之間沒有很好的進行配合,沒有對對方發出的工作指令進行確認就開動電梯,會造成對方被擠壓、剪切;維修保養過程中對打開的廳門沒有做好警示和防護工作,乘客可能從打開的廳門口墜入井道;沒有按照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進行維護保養,有的電梯存在的隱患沒有消除,帶病運行,使安全事故隨時有可能發生。
1.3管理過程中電梯存在的安全問題
使用單位沒有認真履行安全管理的主體責任,對電梯的危險性認識不夠,電梯的管理人員配備不足;有的單位沒有與有資質的單位簽訂維修保養合同,電梯不進行正規的維修保養,當電梯出現故障不能運行時才請維修人員進行修理,不能及時發現電梯存在的安全隱患,當電梯發生突發事故時也不能及時處理;超過15 年的“超期服役”的電梯,安全狀況較差,電梯的老化已經成了一個很大的安全隱患;由于資金原因使用單位不愿意出資維護、更換部件,我國目前還沒有出臺電梯強制報廢的相關法律規范,電梯老化問題得不到合理的解決。
1.4日常使用中電梯存在的安全問題
在很多人眼中電梯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垂直交通工具,屬于公共設施,根本沒有想到去愛惜電梯,敬畏電梯,實際上乘客是否能安全乘坐電梯,與其行為是否規范有密切的關系,在一樓廳門旁或轎廂內或自動扶梯出入口的顯著位置都張貼有乘客須知,但是有多少乘客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認真看一看,如果每位乘客遵守須知要求,規范乘梯,很多傷害事故是可以避免的。電梯門是極易發生剪切擠壓事故的地方,有些人用電梯運送裝修房屋的材料及垃圾,垃圾散落在轎廂門和廳門開關門的導向滑槽里,致使電梯門不能正常關閉;有些乘客用手或腳長時間擋住電梯門不讓門關閉;有的人玩手機,在出入電梯門口時不確認電梯轎廂是否在此樓層,是否達到目的樓層;小朋友在電梯中,用手扶電梯門扇,當電梯到站開門時,由于摩擦的原因把手拖曳到門與門框之間,發生擠壓事故;當運行的電梯突然停梯時,有些人不是按照乘客須知的程序報警并等待專業人員救援,而是自行打開轎門和廳門采取自救,當發生故障的電梯停在兩層樓之間時,乘客在離開電梯轎廂過程中極易墜入井道,這樣的事故已發生多起。
2.怎樣預防電梯安全事故
2.1提高電梯作業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安全意識
電梯安裝是保證電梯運行質量的最重要的環節,即需要有過硬的技術,同時也需要有高度的安全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預防電梯安裝人員的安全事故,要做好以下幾點:(1)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現場安全檢查制度,安全考核獎懲制度等,電梯安全員應定期或不定期對安裝工地進行檢查,并與現場每位作業人員一起對檢查出的問題進行分析,告知他們該問題可能會引發什么樣的安全事故,讓每位員工養成良好的安全職業習慣,切實做到“安全在我心中”。(2)對員工進行電梯安裝、改造、維修職業安全培訓,要告知每位員工在電梯安裝、改造、維修作業中存在的危險,這些危險造成的傷害有哪些,并結合電梯施工現場事故案例進行剖析,讓員工們清楚這些風險是可防范的,可控制的,讓他們深刻體會到只要按安全規范進作業,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所從事的工作是安全的。(3)配備齊全的勞動防護用品,給每位員工發放作業中所需的勞保用品,同時讓每位員工清楚地知道每種勞保用品的用途及正確的使用方法,特別要強調在危險情況下每種勞保用品能起到什么樣的保護作用。
2.2不斷完善監管制度
建立健全電梯質量安全追溯和責任追究機制,并通過考核為政府推行“黑名單”制度提供依據。構建電梯質量安全全程監管鏈條。積極推進電梯信息化建設、利用物聯網、大數據逐步實現對電梯全生命周期的監控。近幾年部分省市地方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都頒布實施了電梯安全監督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電梯生產、銷售、使用、維護保養、檢驗檢測及監督管理各部門職責及承擔的相應的法律責任,落實電梯生產使用單位安全主體責任,明確各部門工作職責,制定電梯安全管理責任清單,依照清單盡職免責、失職追責。2015 年頒布的《電梯主要部件報廢技術條件》GBT31821-2015,為報廢存在安全隱患的部件提供了技術依據,有利于提高電梯的運行安全和使用壽命。使電梯管理有法規依據,管理更加規范。
3.結束語
由上可知,電梯運行的安全可靠性和人們的安全出行有著直接的關聯,為此電梯企業應當做好各方面的工作,乘客也應當有效遵守到相關的乘坐規章制度才能有效預防到事故的發生,為我國的電梯行業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畢昌秀.淺談電梯改造及舊梯換新梯后的檢驗問題[J].中國設備工程,2020.
[2]王亦凡.電梯改造的安全技術問題及管理措施探究[J].科技風,2020.
[3]李豪.淺析電梯制動器的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建筑技術研究,2019, 002(004):P.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