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邦智 陳 宗 楊 娟 張尚芬
(重慶市榮昌區雙河治安中心小學 重慶榮昌 402460)
為探索適合本地區社會環境下“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的策略和措施,給予“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具體的建議和方案,同時,為“鄉村學校少年宮”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本研究分別從學校、輔導員、學生、家長的角度,以問卷的形式展開調查。現對調查結果作如下分析總結。
1.學校樣本
本次學校調查對象是來自榮昌區雙河治安中心小學、榮昌區雙河中心小學、榮昌區安富中心小學、榮昌區仁義中心小學、榮昌區德和中心小學、榮昌區峰高中心小學、榮昌區萬靈鎮中心小學、榮昌區昌元城西小學、榮昌區廣順中心小學、榮昌區直升鎮中心小學、榮昌區盤龍鎮中心小學11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學校。
2.輔導員樣本
本次教師調查對象是來自11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學校的219名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
3.家長樣本
11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學校對應的學生家長。
4.學生樣本
本次學生調查對象是來自11 所學校的一年級到六年級的學生。
1.文獻法
以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現狀、策略等關鍵詞為搜索對象,借助相關書籍、會議資料、報刊等資源,對國內外相關方面的研究成果進行系統的閱讀整理、歸納與分析,為本研究提供參考。
2.問卷調查法
調查問卷設計采用匿名形式,設計了學校卷、輔導員卷、家長卷和學生卷。一共發出11 份鄉村學校少年宮學校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1 份,有效率為 100% 。一共發出230 份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問卷,其中有效問卷219 份,有效率為95.22%。一共發出220份鄉村學校少年宮家長問卷,其中有效問卷192份,有效率為87.27%。一共發出650 份鄉村學校少年宮學生問卷,其中有效問卷633 份,有效率為97.38% 。
根據調查顯示,自2011 年以來,鄉村學校少年宮陸陸續續建立并且免費對學生開放,都建立起了組織機構和人員崗位職責的分配,學校為校內、外專業教師和校內兼職教師構成輔導員隊伍制訂了健全的考核方案,設置了比較健全的興趣活動項目,具有一定的辦宮經驗。本地區最近幾年當中鄉村學校少年宮已經獲得了較大的發展,但其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11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建成時間分析
對11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建成時間統計數據顯示,2011—2014 年建成學校6 所,2015—2017 年建成學校5 所,2018 年以后建成學校0 所。統計發現,大部分鄉村學校少年宮建成時間都集中在2014、2015 年,建成時間較長,都擁有了一定的辦宮經驗。
2.11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的活動對象分析
11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的活動輔導對象全部選擇的是本校學生。11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都是免費對學生開放。11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都建立起了組織機構和人員崗位職責的分配。10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隊伍組成包括校內專業教師、校內兼職教師、校外專業教師,1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隊伍組成只有校內兼職教師。2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人數在10~20 人,2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人數在21~30 人,7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人數在31 人以上。
3.對活動參與人數統計分析
活動參與人數統計顯示,100 人以下的有0 所,100~200 人有1 所,200~300 人的有1 所,300 人以上的有9 所。
4.輔導員考核方案分析
9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有健全的輔導員考核方案,2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沒有健全的輔導員考核方案。
5.項目種類分析
6 所鄉村學校少年宮設置了德育類的項目,11 所均設置了藝術類、體育類、科技類的項目,10 所設置了社會實踐類的項目,5 所還設置了其他類型的項目。

圖1 項目種類分析分析
本次調查發現,盡管學校設置了比較健全的少年宮活動項目,但大多數輔導員非科班出身,由校內教師兼職完成,并且幾乎沒有參加過少年宮輔導員專業培訓。盡管如此,教師們秉著少年宮活動項目對學生成長有利的信念都摸著石頭過河并且竭盡全力。
1.輔導員類型分析
通過統計發現有18 個德育類,73 個藝術類,27 個體育類,24 個科技類,22 個社會實踐類,以及55 個其他類的輔導員參與本次調查。

圖2 輔導員類型
2.輔導員輔導時間分析
輔導員輔導時間不到一年的有62 人,約占28%;時間在1-2年的人有56 人,約占26%;3~4 年的有72 人,約占33%;5 年及以上的輔導員有29 人,約占13%。
3.輔導員開展活動時間段分析
活動開展時間在課內的有88 人,開展時間在課外的有131 人。
4.輔導員每周開展活動時長分析
平均每周開展時長在1 小時內的有21 人,1~2 小時的有84人,2~3 小時的有73 人,3 小時以上的有41 人。
5.輔導員參加專業培訓頻率分析
其中經常參加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輔導員專業培訓的有25人,偶爾參加的有124 人,從未參加過培訓的有70 人。
6.對輔導員日常教學工作產生的影響分析
認為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對日常教學工作影響很大的有15 人,認為有一定影響的有97 人,認為無影響的有107 人。
7.認為少年宮活動對學生成長是否有益分析
認為本校現開設項目對學生成長有很大益處的有102 人,認為有一定益處的有99 人,認為沒有益處的18 人。
經過調查,我們發現因為鄉村學校的學生大多為留守兒童,多數家長對學校是否開展少5 年宮活動一事并不知情,即便如此,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參加少年宮活動項目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給予了莫大的支持,并且對孩子在活動項目上的選擇寄予了方向,其中多數家長希望孩子能選擇藝術類的活動項目。
1.知曉學校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情況分析
其中知道學校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的有163 人,不知道學校開展本項活動的有29 人。

圖5 知曉學校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情況分析
2.知道自己孩子參加的項目的情況分析
知道自己孩子參加的項目的有79 人,不知道孩子參加的項目的有113 人。
3.支持孩子參加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的情況分析
支持孩子參加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的有169 人,不支持的有23 人。

圖6 是否支持孩子參加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的情況分析
4.希望孩子參加的項目類型的結果分析
在希望孩子參加的項目類型的多選題中,德育類的選擇人數有19 人,藝術類的選擇人數有181 人,體育類的選擇人數有100 人,科技類的選擇人數有89 人,社會實踐類的選擇人數有132 人,選擇其他的有17 人。

圖7 希望孩子參加的項目類型的結果分析
5.認為孩子所參加的活動項目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的情況分析
認為孩子參加的項目對孩子成長的有很大幫助的有88 人,有一定幫助的有99 人,認為沒有任何幫助的占5 人。
6.對學校開設的項目的滿意情況分析
對學校開設的項目非常滿意的有39 人,較滿意的有69 人,滿意的有72 人,不滿意的有12 人。
7.對學校輔導員的滿意情況分析
對學校輔導員非常滿意的有40 人,較滿意的有62 人,滿意的有79 人,不滿意的有11 人。
1.參加項目類型情況分析
有22 人參加德育類的項目,約占3.5%,有104 人參加藝術類的項目,約占16.5%,有173 人參加體育類的項目,約占27.5%,有128 人參加科技類的項目,占20%,有45 人參加社會實踐類的項目,約占7%,有161 人參加了其他項目,約占25.5%。

圖8 參加項目類型情況分析
2.是否自愿選擇參加項目的情況分析
有559 人是自愿選擇參加的項目,有74 人不是自愿選擇參加的項目。
3.認為參加活動有無收獲的情況分析
認為參加活動有很大收獲的有443 人,認為有一定收獲的有164 人,認為沒有收獲的有26 人。
4.活動開展時間的情況分析
活動開展時間在課內的有87 人,活動開展時間在課外的有576 人。
5.學生對活動開展時間意向分析
課內開展活動的學生愿意利用課余時間或節假日參加少年宮活動的有36 人,有51 人不愿意利用課余時間或節假日參加少年宮活動。
6.學生對輔導員的滿意程度分析
對少年宮活動輔導員非常滿意的有317 人,比較滿意的有35 人,滿意的有263 人,不滿意的有18 人。
7.學生對學校開設的少年宮活動的滿意程度分析
對學校開設的少年宮活動非常滿意的有257 人,對學校開設的少年宮活動較滿意的有42 人,對學校開設的少年宮活動滿意的有301 人,對學校開設的少年宮活動不滿意的有33 人。
8.學生希望學校開設的項目類型分析
希望學校開設的項目中,選擇德育類的有102 人,選擇藝術類的有147 人,選擇體育類的有94 人,選擇科技類的有317 人,選擇社會實踐類的有143 人,有132 人選擇其他類。
1.學校層面
①經費不足。沒有足夠的經費成為影響鄉村少年宮發展的關鍵問題,由于經費的不足,學校無力采購現代化的文化活動設備,導致許多學校雖然建立了少年宮,但是其功能得不到充分地發揮,基本上成為了功能較為簡單的圖書館或者運動館。
②師資不足。專業教師不能滿足活動的需求。教師老齡化以及退休潮的出現,教師配置仍顯現出不足,使得少年宮活動課程開設時專職教師幾乎為0。兼職教師專業水平不足,影響活動課程建設的深度。
③家長不能理解配合學校的相關工作。鄉村小學學生的家長大多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因此,部分家長認為少年宮活動課程沒有必要。
④校內兼職輔導員活動積極性不高。兼職的輔導員所負責的少年宮活動課程大多與其所學專業無關。
2.輔導員層面
輔導員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自感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夠。
3.家長層面
①家長對少年宮活動的認可程度不夠。
②部分家長希望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展少年宮活動,占用學校學習時間。
③希望多增加德育類、奧數類等項目。
4.學生層面
部分學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興趣活動的學習。
1.師資匱乏,條件限制
榮昌農村小學大多地處山區,交通不是很便利,此外,由于農村教師資源的匱乏,一個教師不僅要上一個班的主科,還要上至少一門的副科,這樣一天留給教師的時間就比較少,而在這些時間里,教師需要準備教學設計、批改作業、處理各種事務等,對少年宮活動課的準備時間就更少了。也沒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去接受專業的培訓。
2. 應試教育的影響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家長們普遍認為考什么,教師們就教什么,少年宮活動課程自然就變成了家長眼里不重要的課,家長更加在意的是學生的成績。
3.學校對少年宮活動課程的宣傳不到位
由于一些學校缺少向家長們宣傳各級教育部門頒發的有關少年宮活動課程的各項文件及規定以及少年宮活動對兒童身心發展益處的意識,家長對于少年宮活動課程的價值關注較少、不夠重視。
4.缺少明確的少年宮活動課程的管理制度
有的學校還缺少明確的少年宮活動課程的管理制度,只是一個大框架或者簡單的口頭強調說明,根本沒有相關的規章制度告訴教師應該怎樣做。當然有的學校也有制定一些管理制度,但是缺少實際的管理,沒有人去實際監督教師的少年宮活動課程具體是怎樣進行的,制度只是一種擺設,沒有發揮作用,這樣教師就容易忽視少年宮活動課程的設計、內容、形式等。
要求各鄉村學校少年宮切實制定輔導員激勵機制。這是推動鄉村學校少年宮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多在課后和假期,必須輔之以恰當的激勵機制,才能長期保持輔導員的積極性,保證活動質量和效果。這里有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按照中央文明辦和教育部聯合下發的《鄉村學校少年宮使用管理辦法》,輔導員工作要與教師評優評先掛鉤。另一方面,要發揮運轉補助資金的幫扶作用,給輔導員發放一定的交通費、餐費、工作補貼等,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同時,文明辦、教育局、財政局要組成聯合督查小組每半年進行一次督導檢查,督導情況通報全市。
1.規范鄉鎮青少年活動中心管理體制
鄉鎮青少年活動中心須由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進行管理、指導、評價,統一發展規劃。統一活動程序和內容,統一建立健全制度和措施,統一組織和協調運轉經費,統一組織教師培訓,統一競賽和評價。以達到管理有章有序、資源共享、互助共贏。
2.建立經費保障機制
一是由國家根據鄉鎮青少年活動中心發展規模和速度逐年提供運轉經費,讓所有農村留守未成年人在節假日參加活動,健康成長。
3.建立教師培訓機制
由國家提供經費,分省、市、縣三級定期對活動中心管理人員和教師進行短期培訓。
4.統一規范活動中心教學內容。
建議組織撰寫活動教材及管理條例。
一是邀請外援,調動社會力量。要積極招募政治思想素質高、責任心強、有能力承擔課外輔導工作的高校畢業學生和當地“五老”人員、先進人物、文體骨干、民間藝人等擔任志愿輔導員。也可以邀請本校其他有特長的老教師參與少年宮活動,既能解決師資缺乏問題,而且老教師也樂意參加。二是資源共享,建立流動機制。可對專業教師或有不同特長的教師進行統計,統籌安排,建立市內流動機制。某方面師資不足的學校可邀請其他學校有特長老師參與活動或培訓本校教師。通過交流,充分利用全市特長師資。
政府和主管部門按照“政府投資、社會捐助、統一-規劃、分步實施”的辦法,籌措少年宮建設運行資金,在建設和運行上要給予政策支持,同時鼓勵各鄉鎮、各學校通過社會各界冠名、掛牌等形式贊助支持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
建議市文明辦聯合市教育局起草指導意見,對如何建設鄉村學校少年宮進行規范。如規范活動的設置。明確鄉村學校少年宮是對農村學生開展素質教育的陣地,活動項目的設置必須圍繞素質教育的目標進行,不能把鄉村學校少年宮的活動轉化為變相的補課。同時對課程計劃提出嚴格要求,要求每門課程要必須有明確的目標和授課計劃,杜絕授課的隨意性,確保學生學有所得。再如規格活動時間。明確鄉村學校少年宮的活動時間為星期一至星期五放學后一段時間、周末一段時間和寒暑假一段時間, 并對總體時間提出一個下限,督促各學校切實開展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