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新軍
(濮陽市華龍區人民醫院,河南 濮陽 457001)
膽囊結石為常見膽道疾病,多表現為右上腹隱痛、膽絞痛、膽囊積液等。據統計,膽囊結石患者因結石壓迫膽總管及炎癥水腫,可引發膽囊炎。隨著腹腔鏡技術發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在膽囊結石治療中的應用增多,具有手術切口小,可有效清除結石,術后恢復快等特點[1]。B超引導下腹橫筋膜阻滯時腹前外側壁麻醉的重要方式,可提供持續的腹部鎮痛效果。羅哌卡因是腹橫筋膜阻滯的常用局麻藥,但鎮痛效果較為局限。右美托咪定為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具有鎮靜作用,與局麻藥聯用,有顯著麻醉效果[2]。本研究以我院膽囊結石合并膽囊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麻醉誘導后雙側B超引導下腹橫筋膜阻滯+術中右美托咪定靜脈泵注,觀察對患者術后蘇醒質量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我院84例膽囊結石合并膽囊炎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組,各42例。觀察組男18例,女24例;年齡33~65歲,平均(48.76±7.75)歲;病程6個月至3年,平均(1.84±0.45)年。對照組男17例,女25例;年齡32~67歲,平均(49.43±8.02)歲;病程7個月至3年,平均(1.91±0.42)年。兩組基線資料(性別、病程、年齡)均衡可比(P>0.05)。
①經B超、內鏡等檢查確診為膽囊結石合并膽囊炎。②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③美國麻醉醫師學會(ASA)分級Ⅰ~Ⅱ級。④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①凝血功能異常。②中轉開放手術。③對研究所用藥物過敏。④長期使用激素。⑤免疫性疾病。
兩組均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兩組均常規監測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建立靜脈通路,面罩吸氧。麻醉誘導:靜脈推注咪達唑侖2 mg ,靜脈推注舒芬太尼0.4 μg/kg,丙泊酚1.0 mg/kg,苯磺順阿醇銨0.15 mg/kg。靜脈泵注瑞芬太尼0.012 mg·kg-1·h-1、丙泊酚6 mg·kg-1·h-1維持麻醉。麻醉誘導后雙側B超引導下實施腹橫筋膜阻滯,以肋緣與髂嵴連線中點為穿刺點,常規消毒鋪巾。高頻超聲探頭掃描,以Petit三角、肋緣與腹直肌交點為進針點,超聲引導下局麻針到達腹內斜肌與腹橫腹肌間隙,回抽無血。觀察組每側0.2%羅哌卡因18 ml,靜脈泵注右美托咪定1 Ng·kg-1·h-1,最大量100 Ng。對照組每側加0.2%羅哌卡因18 ml。術后兩組均進行靜脈自控鎮痛,背景劑量為舒芬太尼2 Ng/h,單次追加0.75 Ng,鎖定時間15 min,配方為:舒芬太尼100 Ng+鹽酸格拉司瓊6 mg+0.9%NS共200 ml。
①對比兩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蘇醒時間、首次追加鎮痛時間。②對比兩組拔除氣管導管后10 min(T0)、30 min(T1)、1 h(T2)、4 h(T3)Ramsay鎮靜評分、視覺模擬評分(VAS)[3-4],Ramsay鎮靜評分:1分:煩躁、不安靜;2分:合作、安靜;3分:嗜睡、聽從指令;4分:睡眠、可喚醒;5分:呼喚反應遲鈍;6分:深睡眠、呼喚不醒;VAS評分:總分10分,評分越低,疼痛程度越輕。③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惡心嘔吐、頭痛、低血壓、心房顫動。
觀察組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首次追加鎮痛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自主呼吸恢復時間、拔管時間、蘇醒時間、首次追加鎮痛時間對比
T0、T1時觀察組Ramsay評分高于對照組,T2時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Ramsay評分、VAS評分對比(分,

(續表2)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19.05%與對照組14.26%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n,%)
目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結石合并膽囊炎的重要方法,具有手術切口小,術后恢復快,并發癥少等多種優勢[5]。但手術麻醉方式的選擇會直接影響患者術后疼痛、蘇醒情況,需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
研究認為,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疼痛可能是由膽囊切除形成皮膚切口、器官損傷,引起壁層疼痛[6]。術后鎮痛可減輕疼痛造成的痛苦,減少全麻蘇醒期躁動發生。腹部皮膚、肌肉、壁腹膜神經由T7~L1神經前支支配,相關神經經腹壁外側、腹內斜肌與腹橫肌間筋膜至腹壁前側,分支對腹前外側壁肌層產生支配作用,皮支則分布于各區域皮膚。腹橫筋膜阻滯通過將局麻藥注入腹內斜肌與腹橫肌間的神經筋膜層,阻滯前腹壁神經,進行腹壁切口鎮痛[7]。故腹橫筋膜阻滯廣泛用于腹部手術圍術期鎮痛。右美托咪定為選擇性α2腎上腺素受體激動劑,具有鎮靜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外周神經局部超極化,激活陽離子流,產生鎮痛作用。靜脈注射右美托咪定可鎮痛、鎮靜,且無呼吸抑制反應。研究發現,羅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可延長大鼠坐骨神經阻滯模型感覺阻滯時間[8]。本研究將雙側B超引導下腹橫筋膜阻滯與右美托咪定靜脈泵注用于對膽囊結石合并膽囊炎手術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蘇醒時間短于對照組,首次追加鎮痛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麻醉誘導后雙側B超引導下腹橫筋膜阻滯+術中右美托咪定靜脈泵注用于膽囊結石合并膽囊炎患者,可促進患者蘇醒,且不會明顯增加不良反應。本研究還顯示,T0、T1時觀察組Ramsay評分高于對照組,T2時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麻醉誘導后雙側B超引導下腹橫筋膜阻滯+術中右美托咪定靜脈泵注用于膽囊結石合并膽囊炎患者,可增強鎮痛、鎮靜效果,改善患者蘇醒質量。
綜上所述,麻醉誘導后雙側B超引導下腹橫筋膜阻滯+術中右美托咪定靜脈泵注用于膽囊結石合并膽囊炎患者,可促進患者蘇醒,增強鎮痛、鎮靜效果,改善患者蘇醒質量,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