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丹,黃新,鄧麗君,仝海英,怡萍,劉柳,馬艷艷
護理職業規劃是指護理人員對未來發展的主客觀進行分析、判斷和測定,確定自我事業的奮斗目標,并制定實現這一目標的工作、教育和培訓計劃,對每一步驟的時間、順序和方向作出合理的安排,以實現自我價值的過程[1]。研究表明,護理人員缺乏職業規劃不僅會增加離職率,而且會降低生活滿意度和工作成就感[2]。目前國內對護士職業規劃的研究主要針對本專科護理人員、實習生及在校學生,對本科以上學歷護理人員的大樣本量性研究仍較少。本研究對西部5省及自治區14所三級醫院本科以上學歷的護理人員職業規劃現狀及影響因素進行調查,報告如下。
1.1對象 選取西部地區5省及自治區(陜西省、甘肅省、青海省、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0所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和4所三級甲等專科醫院護理人員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本科以上學歷;已取得護士執業資格;工作時間>6個月;知情同意參與本研究。排除標準:實習、進修護士;因病事假不在崗護士。完成本次調查的護士2 704人,男153人,女2 551人;年齡21~59(29.91±5.40)歲。本科2 662人,碩士42人;工作年限1~38(9.90±6.01)年。三級甲等綜合醫院1 949人,三級甲等專科醫院755人;有配偶1 617人,無配偶1 087人。
1.2方法
1.2.1調查工具 ①一般情況調查表:自行設計,包括性別、年齡、科室、工作年限、民族、學歷、婚姻狀況、職稱、職務、月收入、是否獲得專科護士證書等。②個人職業規劃量表:該量表由徐艷等[3]編制,包含確立職業目標及策略(4個條目)、繼續學習(4個條目)、注重關系(3個條目)、自我展示(3個條目)4個維度共14個條目,每個條目分為4個等級,符合(4分)、較符合(3分)、較不符合(2分)、不符合(1分),得分范圍為14~56分,得分越高代表護理人員的個人職業規劃越好。按得分等級劃分,>44.8分為優,33.6~44.8分為一般、<33.6分為差;量表總的Cronbach′s α系數為0.848,分半信度系數為0.858,具有較好的內部一致性和跨條目一致性。
1.2.2調查方法 由研究者將問卷錄入問卷星網絡技術平臺,由青海大學附屬醫院護理部主任協調,征求各醫院護理部同意,于2019年8~9月將問卷二維碼以微信方式發送給14所醫院護理部負責人,再由其轉發給愿意填寫問卷且符合納入標準的護理人員,1周后填寫問卷時間截止。研究者在問卷中設置200人和防重復填寫限制。10所綜合醫院分別收回有效問卷195份、197份、196份、197份、190份、196份、197份、195份、190份、196份,4所專科醫院提交有效問卷分別為190份、186份、192份、187份,共獲取有效問卷2 704份。
1.2.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行t檢驗、方差分析、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檢驗水準α=0.05。
2.1護理人員職業規劃情況 護理人員職業規劃得分為優785人(29.03%),一般1 468人(54.29%),差451人(16.68%)。護理人員職業規劃總分及各維度得分,見表1。

表1 護理人員職業規劃總分及各維度得分(n=2704)
2.2不同特征護理人員職業規劃得分比較 見表2。

表2 不同特征護理人員職業規劃得分比較
2.3護理人員職業規劃的多因素分析 以護理人員職業規劃總得分為因變量,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差異的項目為自變量進行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設α入=0.05,α出=0.10,結果顯示,學歷(本科=1,碩士=2),工作年限(1~年=1,3~年=2,5~年=3,10~38年=4),工作崗位(非管理崗=0,管理崗=1),職稱(初級=1,中級=2,副高=3,正高=4),是否獲得專科證書(否=0,是=1)進入回歸方程,結果見表3。

表3 護理人員職業規劃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n=2704)
3.1西部地區護理人員職業規劃現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西部地區護理人員職業規劃總得分為(37.96±8.71)分,條目均分為(2.71±0.62)分,其職業規劃現狀總體呈中等水平,得分低于王秀霞等[4]對江蘇省全日制本科護士職業規劃的研究結果。究其原因,目前我國東西部經濟和醫療水平差距較大,尤其是西部地區,受到專項資金缺口、生態環境惡劣、政策落實滯后等多因素影響,導致大量護理人才流失,同時部分高校在高等護理教育中更重視專業知識和研究水平的培養,對職業規劃的教育意識不足,護理職業發展長期處于較低水平。本次調查顯示,70.97%的護理人員職業規劃能力處于一般或較差水平,僅29.03%處于較高水平,說明西部地區護理人員的職業規劃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本研究中,護理人員職業規劃各維度條目均分從高到低依次為繼續學習、注重關系、確立職業目標及策略、自我展示。繼續教育學習是在職護理人員通過系統學習補充知識、擴展視野,進一步提升專業素質能力的方式。研究表明,護理人員接受繼續教育學習有利于其護理實踐工作的開展和技能提高[5-6]。這4個維度中,繼續學習維度均分最高,說明西部地區護理人員比較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通過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技術和新方法,提升自己的護理專業水平,從而適應現代醫院的發展。自我展示是護理人員主動向管理者展示自己的知識和專業技術能力。各維度得分中,自我展示維度均分最低,提示部分護理人員缺乏自薦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職業規劃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提示護理管理者應為護理人員搭建更多展現自己能力的平臺,鼓勵主動參與,進而激發他們的潛力和增加職業信心。
3.2護理人員職業規劃影響因素分析
3.2.1學歷 本研究結果發現,碩士學歷護理人員職業規劃得分高于本科學歷。分析原因可能是,護理人員通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不斷拓寬自己的專業知識及職業視野,更加明確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進而對職業規劃有更深的認識。但本次調查對象中,研究生學歷人數占比較小,故學歷對護士職業規劃的影響尚需今后擴大樣本量進一步探討。
3.2.2工作年限 本研究結果顯示,工作年限3年以下的護理人員職業規劃得分較高,與相關研究結果相似[7-8]。這可能與其剛進入臨床還處于對工作未知和探索的階段有關,因此對自身的職業規劃有著比較清晰的方向。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部分護理人員會受到家庭、工作科室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可能會出現職業發展停滯不前,甚至下降,如果能度過職業生涯的不穩定期,及時調整心態,又會逐漸清晰自己的職業規劃[9-10],故本研究中10年以上護理人員職業規劃相對向好,與其職業生涯已相對穩定有關。提示護理管理者應注重工作年限為3~10年的護理人員,引導和幫助其平穩度過職業規劃的關鍵期。
3.2.3工作崗位 本研究結果所示,與非管理崗位護理人員相比,在護士長或護理部管理崗位的護理人員職業規劃得分較高,這可能是因為,擔任護士長或管理崗位人員大部分在臨床、教學、科研等方面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能力,且大部分職稱都在主管護師以上,具有較強的溝通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職業規劃能力較好。
3.2.4職稱 本研究顯示,護理人員的職稱越高,其職業規劃越好,與紀紅等[11]的研究結果相似。職稱較低的護理人員,缺乏對專業知識的探索和學習能力,對護理的職業發展仍處于迷茫狀態,但隨著職稱的提升,所承擔的責任和能力也越高,因此對自己的職業發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表明,擁有更高職稱的護理人員,具有更高的成就感,對自身的價值期望值也越高[12]。本次西部地區護理人員調查中,高級職稱僅占3.03%,因此,護理管理者應積極給予護理人員支持和幫助,明確職業發展路徑,進而提高護理人員職業規劃能力。
3.2.5專科護士證書 當前,護理專業已進入一個加速專業化的階段,專科護士也成為我國護理人員隊伍的重要力量。研究表明,專科護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和豐富的臨床經驗[13],護士專科化既是為患者提供專業化護理服務需求的發展趨勢,也是護士職業發展的一種方向[14]。本調查結果也證實,具有專科護士證書的護理人員職業規劃得分顯著高于無專科護士證書者。本次調查中,西部地區中67.31%的護理人員無專科護士證書,這也提示護理管理者應加強對專科護士的培養,使其充分發揮專業優勢,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3.2.6其他 表2顯示,不同工作科室護士的職業規劃得分存在差異,但在多元線性回歸中并未進入方程,分析原因可能為,目前臨床較多科室工作繁忙,護理人員在不同科室都承擔著較大的工作壓力,可能會對職業出現不同程度倦怠,但對護理人員的職業規劃直接影響相對較低。
綜上所述,西部地區護理人員的職業規劃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護理管理者應重視護理人員的繼續教育學習,多提供職業發展機會和加強專科護士培養,幫助其盡早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和發展觀,從而更好地適應新時代醫院對護理人員的需求。本研究的局限性:本研究為方便抽樣,調查結果不能完全代表西部護理人員的整體情況,且調整R2=0.035,尚需進一步擴大研究范圍,完善調查內容,使研究結果更有代表性和可借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