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北京 100191)
采取抽樣方法,隨機抽取晉城市第二中學校在校高一、高二、高三年級學生140名。其中女生69名、男生71名,高一學生43名、高二學生50名、高三學生47名,在職教師11名。
(1)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研究目的與要求,以“學校體育”、“體育心理學”、“體育學習興趣”、“統計學”等詞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及首都體育學院電子圖書館進行檢索,找尋相關著作及文獻40余篇,為本文的撰寫奠定堅實基礎。
(2)問卷調查法。
根據研究目的與要求,本研究主要選用王曉贊博士編制的《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量表》展開調查。調查問卷采用“完全不同意”、“較為不同意”、“一般”、“較為同意”、“完全同意”分別對應1-5分的五級計分法,具體分為“體育學習消極興趣”12題、“體育學習積極興趣”8題、“自主與探究學習”8題、“運動參與程度”8題、“對體育的關注”5題,共五個分量表。本研究共下發調查問卷140份,收回140份,回收率100%;經后期篩查,存在無效問卷1份,問卷有效率為99%。
(3)訪談法。
根據研究目的,本人對晉城市部分中學校的2名體育教研室主任、5名體育教師及其他教學科目4名老師,校園內隨機抽取的學生對影響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影響因素及現狀展開廣泛訪談,為本次調查研究的真實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4)數理統計法。
通過SPSS Statistics 17.0和Excel軟件將收回的有效調查問卷進行數理統計與分析。
(1)晉城市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情況。

表1 晉城市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調查表
從表1可知,在對晉城市第二中學在校高一、高二、高三學生進行體育學習興趣的調查中,調查結果可分為兩個維度,共五個量表。兩個維度由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傾向性分為直接興趣和間接興趣。體育學習興趣的直接興趣包括學生的“積極興趣”和“消極興趣”兩類。在體育學習間接興趣上包括學生對“體育的關注度”、學生“運動參與程度”以及學生“自主與探究學習”。
在各維度參數相比之下,學生們對“體育的關注度”均值最低。選取出調查問卷中與“體育的關注度”量表相關問題的調查數據并參照五級計分法“完全同意”至“完全不同意”的五級程度分類進行計分與整理。結果表明:在“體育的關注度”相關問題中,學生選擇“完全同意”與“較為同意”的向好型選項百分比占比為68.09-76.59%。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們對體育新聞、體育賽事和體育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的關注度有待提高。
在學生 “運動參與程度”、“自主與探究學習”、“體育學習積極興趣”三個量表的調查中,調查結果顯示,三個量表均值分別為學生“運動參與程度”4.0504、學生“自主與探究學習”4.0498、學生“體育學習積極興趣”4.0474,均值數值較高、數值之間相差較小,說明晉城市中學生愿意去參與及探究一些體育活動與項目對體育具有較高的積極性和行動力;在日常生活與學習中,具備一定的運動時間、運動強度與運動頻率。學生在涉及體育活動以及與體育相關的項目時不僅可以較為積極地參與其中,而且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加入自己的感悟與思考,樂于將所學知識再次進行自覺主動地實踐甚至是體育學習與鍛煉的自我計劃、自我管理、自我指導與教育,去獲得自身的鍛煉效果或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在體育學習興趣量表調查中,學生對“體育學習消極興趣”的調查評分均值最高,說明晉城市中學生并不覺得體育課是一種負擔且乏味無趣,經常不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少,絕大部分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體育對自身成長的重要性并期待學習一些體育技能與方法提升自己、增進健康。在運動能力的提升與實踐中不再只是追求學校測評分數的高低與否,而偏向于學習和進行一些具有實效性的體育鍛煉,具備一定“終身體育”、“健康第一”的精神意識。
(2)晉城市不同性別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情況。

表2 晉城市不同性別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差異表
以本次被調查學生的性別為變量再次進行數據分類整理,經獨立樣本T檢驗得出晉城市不同性別中學生在運動參與程度上沒有差異,在體育學習積極性興趣、體育學習消極興趣和學生對體育的關注度上男生顯著高于女生(P<0.05),在自主與探究學習上男生與女生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P<0.01)。總體來看,男生的體育學習興趣要高于女生,調查情況與日常現象表現一致。
(3)晉城市中學生最感興趣體育內容情況。

表3 晉城市中學生最感興趣體育內容
本次調查研究中對學生最感興趣體育內容的選定以晉城市中學校已開展及預開展課程類型為參考并與部分中學校在職教師共同討論而定。項目選定主要涉及五種課程內容類型,分別是游戲類、球類、素質類、韻律類和技術類。通過對晉城市中學生最感興趣的體育內容類型的調查得出,由于男生、女生在生理和心理發育上存在先天差異,且現年齡階段的中學生已經對體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認識與理解,因此學生們對體育內容的選擇也逐漸趨于多樣化,喜歡的具有競技性、挑戰性、內容形式豐富的課程內容。從選擇比例可以得出,男生與女生在選擇體育活動項目的偏好上存在很大不同。
男生按選擇比例順序排列最感興趣的體育內容分別是球類、韻律類、素質類、游戲類和技術類。女生按選擇比例順序排列最感興趣的體育內容分別是游戲類、素質類、技術類、球類和韻律類。男生側重選擇大球、小球及體育舞蹈、健美操等對場地和器械要求不高的集體性項目。女生側重選擇定向運動、越野運動、素質拓展等對場地器械要求較高的集體性項目。
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與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本次研究過程中,作者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查詢相關理論資料,通過訪談法對晉城市部分中學校在職體育及非體育學科教師,在校學生進行訪談調查,從眾多影響因素中整理出五大類主要影響因素。
(1)體育課程內容設置。
學校開展正確合理的、符合國家課程標準,符合學生發展狀況與需求的體育課程內容對體育協助其他科目培養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國家培養高素質人才具有極大的幫助作用。調查統計得出,人們認為體育課程內容設置的好與否對培養及發展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具有最重要的影響。經調查訪問,晉城市中學校體育課程內容較為單一枯燥,不能對學生形成較好的運動學習吸引力。與此同時,正處于身體發展期的中學生對體育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我認知與理解,在人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會大環境下,中學生在課余時間接觸體育拓展課程及體育項目俱樂部的機會增多,學生在接觸、親身嘗試過豐富的體育項目與活動后,對學校體育的學習內容有了新的要求,學生開始向往開展具有競技性、挑戰性、內容豐富的課程內容。因此,學校在體育課程內容設置時,不僅應考慮課程標準、學校建設條件,也應結合學生對不同體育項目的喜好程度、學生身體發育階段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時代發展等多方面進行設置。
(2)校園場地、器械。
調查發現,校園場地及器械的配置條件會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產生重要影響。體育場地與器材在體育課程中是不可忽略的教學條件,是學生進行體育學習、開展體育鍛煉、獲得體育技能的物質保證。學校體育活動場地和器械的建設與發展程度對學生體育學習體驗的好壞及學生體育認知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影響。通過調查發現,隨著學生所在年級的上升,學生對校園體育活動場地及器械的滿意度逐漸減小。校園場地及器械不能滿足學生日常進行自主體育學習的需求,導致部分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減小,從而對整個學校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及發展產生消極影響。
(3)他人體育學習興趣氛圍。
調查結果表明,人們認為,他人體育學習興趣氛圍的好壞能夠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產生重要影響。具備良好的體育學習氛圍對激發學習者形成體育學習和體育活動的行動動機具有積極作用。建立濃厚的體育學習興趣氛圍,有利于學習者產生對體育學習興趣的自我需求,有利于提升學習者對體育的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對緩解中學生學習壓力、精神壓力和心理壓力提供積極幫助。因此,學校應注重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努力營建出濃厚的體育氛圍。
(4)自身原因。
通過調查發現,學生自身存在的個性問題會對學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產生影響。部分學生對體育存在怕苦怕累甚至是恐懼的心理,使學生在主觀上產生體育活動的抗拒心理。總的來看該現狀受到現代家庭教育與計劃生育現狀的影響,學生家庭中同輩子女少,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呈“保護型”居多,孩子身體及心理上承受事物能力有所下降,對事物主動參與實踐并積極挑戰的主觀動力較少。在不同性別的調查中顯示,隨著學生所在年級的升高以及學習壓力等因素帶來的綜合影響,女生在心理上更容易產生從無到有的心理消極變化。因此,在今后的體育學習興趣培養與其他教學實踐中,更應該注重女生的心理變化,及時發現并采取正確的引導。
(5)其他因素。
高中階段,學生進行體育活動及擁有的課余放松時間少,因此在僅有的、可進行非理論學習的放松時間中,學生往往會選擇能夠使自己生理和心理上產生“雙重放松”的活動項目,對體育進行自主學習與探究的人群少。
晉城市中學生總體上具備較高的體育學習興趣水平。在各維度對比研究中,學生對體育的關注度表現最低。不同性別中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表現出顯著相關性,男生體育學習興趣顯著高于女生,該結果與現實情況及以往研究結果一致。不同性別中學生對最感興趣體育項目的選取存在很大差異。
晉城市中學校體育課程內容較為單一枯燥,課程內容設置未能結合學生對不同體育項目的喜好、學生身體發育階段生理和心理特點以及時代發展等因素實際情況。體育教師教學未實現“啟發式”教育。校園體育氛圍有待提高。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對校園體育活動場地及器械滿意度降低。部分學生因自身原因存在體育運動障礙現象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