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借鑒全面質量管理思想和理論的基礎上,創建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通過構建3個質量保證機制,搭建2個質量保證平臺,運用PDCA循環管理運行程序,確保實踐教學活動全過程5個環節的質量,從而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
關鍵詞: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
中圖分類號:G71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672-5727(2020)08-0047-06
高職院校教學過程的特性是由高職教育的職業性與實踐性所決定的。高職院校的教學過程必須以實踐教學為核心,通過實踐教學縮短課堂到工作崗位的距離,從而使學生可以盡快適應和勝任實際崗位工作。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組織和管理實踐教學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三個突出問題:一是實踐教學定位不當,把實踐教學當作理論教學的附屬品,實踐教學目標失去職業特色;二是缺乏資源整合共享理念,不能與當前專業群的發展相適應;三是實踐教學體系不健全,實踐教學評價形式單一,資源保障和運行機制缺失,使得實踐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因此,如何構建系統化的具有職業特色和現代質量意識的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服務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是各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TQM理念下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內涵
全面質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是指企業為保證和提高產品質量,綜合運用現代科學成果和管理技術,組織企業各部門和全體職工對生產全過程和影響產品質量的各種因素實行控制,用最經濟的手段,生產出用戶滿意的產品的系統管理活動,簡稱TQM[1]。TQM具有以顧客為中心、以預防為主、持續改進和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管理的特點。
質量保證一般認為是為了提供足夠的信任,表明實體能夠滿足質量要求,而在質量體系中所實施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2]。質量保證分為內部質量保證和外部質量保證。內部質量保證是企業管理的一種手段,為組織內部管理者提供信任;外部質量保證是為顧客或其他使用者提供信任。“信任”是質量保證的關鍵,信任的依據是質量體系的建立和運行,其原因就在于質量體系具有持續穩定地滿足規定質量(包括產品的、過程的)要求的能力。本文中所論述的質量保證以高職院校內部質量保證為主。
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是指由幾個技術領域相近和職業崗位相關的專業組成的專業群,根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和教學計劃的規定,整合與共享各專業資源,在一個體系內有計劃地組織學生以獲取感性知識、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培養獨立工作能力為目的的一種教學形式[3],一般由實踐教學的目標、內容、評價、管理和保障等環節構成實踐教學活動的全過程。
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是針對高職院校實踐教學實施、監控和評價的一個系統工程,是以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為指導,設立專門化組織,建立質量體系,明確相關主體的職責,確保實踐教學的設置和具體實施,最終實現保證和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目標。
筆者試圖在借鑒全面質量管理理論的基礎上,用“戴明環”來構建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戴明環,即PDCA循環,是一個實行全面質量管理的科學程序,指按照PDCA循環的不斷往復運轉來制定和組織實現質量計劃的過程。具體來說,指在運行初始質量計劃的過程中,通過檢查來發現存在的問題,分析原因后提出改進的設想和方法,并制定改善的質量計劃,然后運行改善的質量計劃,檢查實施情況,從中發現新的問題,進入下一個循環,從而實現質量持續提高的目的。
二、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構成
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是指在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中,為確保實踐教學活動全過程5個環節的質量,構建3個質量保證機制,搭建2個質量保證平臺,運用PDCA循環管理作為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程序,實現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見圖1)
(一)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的內容
實踐教學質量是實踐教學活動過程中體現出的一種符合設計者預期目標,滿足社會期望的,反映教、學、做等內容及進程的狀態。實踐教學質量包括實踐教學的目標質量、內容質量、評價質量、管理質量和保障質量等方面。
1.實踐教學的目標質量
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的目標要以“顧客滿意”為宗旨,即指讓學生、家長、用人單位、勞動力市場和社會滿意。可通過對專業群崗位特點和所需能力進行分析,明確專業群崗位的通用能力和職業特定能力,建立起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實踐教學目標體系。
2.實踐教學的內容質量
實踐教學內容是按照實踐教學目標體系建立起每個層次的實踐教學訓練模塊,遵循由單項到綜合,由基本到專門,層次分明,循序漸進的原則。各層次訓練模塊要與通用能力、職業特定能力和綜合職業能力目標體系相對應。
3.實踐教學的評價質量
引入全面質量管理理念,構建“三全一多”的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即全員、全過程、全方位、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在實踐教學活動中,采用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過程評價與終結評價相結合、主體評價與客體評價相結合、校內評價與校外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全方位、多元化地評價實踐教學質量。
4.實踐教學的管理質量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師生數量超過了萬人,可建立四級化的實踐教學管理體制:在高職院校設立實踐教學管理委員會,與校長和教務處共同組成第一級實踐教學管理組織,二級學院院長和教科辦組成第二級實踐教學管理組織,系部教研室及教師構成第三級和第四級實踐教學管理組織。
5.實踐教學的保障質量
實踐教學保障包括實踐教學的制度、師資、教材、資源等方面的保障。高職院校要整合專業群內各專業原有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實訓指導教師等資源,通過對群內專業資源的科學規劃和有效整合,發揮群內資源聚集和共享優勢。高職院校要以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為抓手,健全校企聯合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機制,與企業共同開發專業群共享的基本技能實訓、綜合技能實訓等課程和實訓教材,保障專業群內的各個專業能在同一個體系中完成實訓任務。
(二)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機制
1.決策機制
決策機制的主要功能是明確本校實踐教學管理委員會的職責,確立實踐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分析社會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求變化,確立人才培養的質量標準并適時調整。
2.評估機制
評估機制的主要功能是定期收集教學第一線的全面質量信息,準確評估全校、二級學院及各個職能處室的質量行為。
3.反饋機制
反饋機制的主要功能是及時將評估報告和整改要求反饋給相關部門或責任人,對質量事故進行認定和仲裁,并對質量事故的有關部門和責任人進行獎懲。
(三)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平臺
1.信息化管理平臺
高職院校要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借助于網絡通訊通信和智能監控設備,將學校各教學終端、管理系統、即時通訊工具等有效結合,構建一個集協同性、全面性和開放性為一體的有效的實踐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該管理平臺能夠實現實踐教學資源的收集、實踐教學過程的監控與采集、實踐教學結果的可視化呈現、實踐教學智慧管理決策的形成、管理調度指令的發布和實施等功能[4]。
2.校企合作實踐平臺
校企合作搭建平臺,讓企業的用人理念和標準融入學校教學,使實踐教學活動變得更加符合社會和企業的實際需求。與此同時,企業也為學校的實踐教學提供了相應的技術支持和實訓場地。校企合作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性平臺,使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在企業中得到有效鍛煉。學生到企業任職實習,通過在校所學理論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可以為企業的發展增添助力,也為企業今后發展儲備了后備軍團,從而使得校企之間實現了雙贏。
(四)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運行程序
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分為四個階段。第一是計劃階段(Plan)。此階段要解決確保實踐教學質量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要明確實踐教學質量目標和實現目標的具體措施與途徑。第二是執行階段(Do)。該階段就是執行質量計劃的過程,要解決實踐教學質量保證誰來做和該做什么的問題,就是要明確質量體系中四級實踐教學管理體制的各部門以及各成員的職責。第三是檢查階段(Check),是對實踐教學活動實施全程監控的過程,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找出主要因素的重要環節。第四是處理階段(Action),是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歸因的過程,同時提出改進的建議和設想,并進行分級反饋和整改。PDCA管理的循環方式是呈階梯式上升的,并不是簡單的重復性循環,每經過一次PDCA循環,就能夠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不斷提高工作質量。(見圖2)
在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中,每個年級以3年(Year)作為一個大的PDCA循環周期,每個學期(Semester)作為一個小的PDCA循環周期。根據學校和專業群發展的需要,每一個循環都有新的目標和內容。每個專業群實踐教學經過每學期(6個學期)的PDCA小循環和1個3年的PDCA大循環后,必須將成功的經驗和方法制度化、標準化和程序化,并在下一個PDCA大循環中加以鞏固;對在本次循環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改正,并及時研究制定出預防方案,以避免今后出現同樣的問題。通過PDCA循環的周而復始、階梯式上升和環環相扣的運轉,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從而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
三、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的特點
在全面質量管理思想和理論的基礎上,構建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該體系具有全過程動態監控、全方位需求保障、全循環持續改進的全面管理特點。
(一)全過程動態監控
TQM是以預防為主、全過程的質量管理,要求把工作的重點由“事后把關”轉換為“事先控制”,從管“產品質量”轉換到管“工序質量”上來,要把影響質量的所有環節和因素都要控制起來。高職院校專業群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需要各專業落實一個個的實踐教學活動。每一個實踐教學活動環節的完成情況和各環節之間的銜接情況,影響和決定著實踐教學活動的質量。具體實踐教學活動的質量,影響各專業和專業群人才培養質量。運用TQM的特點,“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考慮到了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所有環節和因素,對實踐教學目標、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評價、實踐教學管理、實踐教學保障等5環節進行系統設計,通過信息化管理和校企合作實踐平臺及評估和反饋機制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全過程動態監控。
(二)全方位需求保障
“以顧客為中心”是TQM的精髓,要求企業產品或服務盡量滿足顧客的要求,運用到學校辦學就是要滿足學生、家長、用人單位、勞動力市場和社會等“顧客”的要求。“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將學生、家長、用人單位、勞動力市場和社會的利益需求融入到實踐教學目標、內容、評價和管理各環節之中,以保證實踐活動結果符合各方需求。信息化管理平臺和校企合作實踐平臺為學校滿足“顧客”需求提供了全方位保障。
(三)全循環持續改進
TQM是以全員參與為基礎,采用科學的、現代化的管理技術方法。“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采用學校、二級學院、系部教研室、教師四級實踐教學管理體制,通過制定激勵制度將實踐教學活動與實施者的發展關聯起來,激發實施者的積極性,促使各級實施者和實踐教學成果共同成長。“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運用TQM中的PDCA循環管理作為質量保證體系的運行程序,利用PDCA循環的大循環套小循環、互相促進、階梯式上升的特點,實現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的持續改進。
四、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的實踐應用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應用“532-PDCA”質量保證體系,解決了學校在專業群實踐教學中存在的缺乏職業特色、教學資源零散和運行機制不健全等突出問題,逐步構建了系統化的、具有現代質量意識的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
(一)實踐教學對接社會需求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語言表演藝術專業群包括播音與主持、舞蹈表演、戲劇影視表演、音樂表演、現代流行音樂等五個專業。專業共性是通過人自身有聲語言和肢體語言來塑造藝術形象。專業群直接對接湖南省文化創意產業的兩面旗幟,即廣電湘軍和演藝湘軍,共同服務于湖湘文化產業的發展。根據塑造藝術形象作品獨具的表演性和創造性,以及高職藝術類學生在行業的定位,語言表演藝術專業群依托“演藝坊·聲音工廠”,建立了以“舞臺”為中心,實施 “學、練、演、播”相互融合的實踐教學模式,以演(播)出的作品為載體,以完成項目為目標,打破專業和班級界限,實施行業“制片人(導演)制”的實踐教學組織形式。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成立工作室,工作室成員分別擔任導演、編舞、編曲、演員、記者、配音、主持等各個職位,共同完成節目的創意、編排、排練、演出的全過程,并綜合完成的質量和數量,觀眾及各方的評價反饋來獲取相應虛擬工資,實現了實踐教學內容的節目化、環境的職場化、組織的崗位化,以及評價的多元化。
(二)搭建校企合作實踐平臺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語言表演藝術專業群聘請全國廣播電視節目著名主持人、節目制片人作為專業群帶頭人,還聘請了湖南廣播電視臺和湖南演藝集團知名專家擔任傳媒藝術導師,打造大師工作室。語言表演藝術專業群以大師工作室為依托,以欄目為載體,整合專業群資源,將實踐教學與生產深度融合,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直接對接。目前,產教融合節目《馬欄山開講啦》已在電視臺、網絡、電臺等媒介播出。節目不僅為師生搭建了一個真實項目實踐教學平臺,也為師生搭建了一個與傳媒演藝領域翹楚對話和交流的平臺。語言表演藝術專業群以對接產業培養人才為宗旨,分別與湖南經視、湖南國際頻道、湖南省博物館、湖南演藝集團、湖南大劇院、長沙縣藝術團、浙江橫店影視城藝術團、江西電影制片廠有限責任公司等三十多家媒體、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建立校外實訓基地,打造產教聯盟體。媒體企業已全面參與到專業群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實踐教學指導和學生實習實訓的全過程。校企雙方共同攜手走出了一條合作育人、合作生產、合作發展的新路。
(三)建立實踐教學運行程序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采用學校、二級學院、教研室和教師四級實踐教學管理體制,每一級按照PDCA循環管理程序運行,以確保各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1.計劃(Plan)階段頂層設計是首要
近年來,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在促進專業群實踐教學體系建設中重視頂層設計,35個專業都開發了省級或校級專業技能抽查考試標準與題庫。技能抽查考試是為考查學生專業技能是否適應相應專業技術崗位要求,是實踐教學質量檢驗的重要手段,也是專業人才質量評價的重要內容。學校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加大實踐課、理實一體課程比例,將第五學期的綜合實訓課調整為學生綜合技能訓練課程,以專業教學標準和技能抽查標準為尺度,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優化課程內容與考核要求,課程內容兼顧職業技能和技能抽查要求進行教學內容重構,將技能抽查題庫與課程考核相結合。學校組織各專業制定畢業設計標準和頂崗實習標準,完善畢業設計和頂崗實習質量監控標準,并將其作為教師業績及二級學院績效等評價考核內容。
2.執行(Do)階段專業群聯動是重點
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語言表演藝術專業群以職業素質為核心、崗位能力培養為主線、工學結合為途徑,構建了“單項技能—專業綜合技能—準崗位技能—崗位實操技能”多層能力遞進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第一、二學期,學生在一體化實訓室通過實訓課程進行專業單項技能訓練;第三、四學期,學生在校內實習實訓基地通過實訓項目進行專業綜合技能訓練;第五學期,學生在工學結合平臺“演藝坊·聲音工廠”以“準崗位員工”角色進行畢業匯報演出,提升了學生的崗位技能和職業素質;第六學期,學生在校外實習基地通過頂崗實習進行崗位實操技能訓練。在第三、四、五學期的專業綜合技能和準崗位技能實踐教學中,許多實訓項目的實施要采用專業群內聯動的方式,有時還需要跨專業群聯動。例如,每年語言表演藝術專業群的畢業匯報演出,就必須有廣播影視專業群的學生參與:影視編導專業的學生負責演出的策劃,攝影攝像專業的負責現場拍攝,影視節目制作專業的學生負責后期制作。專業群的聯動實訓涉及較多的學生和更多的實訓場所、設備資源等,需要學校教務處或實訓中心統一協調,專業群內和專業群之間也要密切配合,發揮群內資源聚集和共享優勢。
3.檢查(Check)階段評價激勵是抓手
本階段主要是對實踐教學質量進行監控評價,通過設計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來有效評估實踐教學環節的實施效果。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各專業群分別采用“真實項目式”“崗位角色式”“成果展示式”“課題任務式”“校企結合式” “課證融通式”等方式對學生實踐效果進行考核評價。這些評價方式具有評價標準職業化、評價范圍全程化、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形式項目化的特點。為激勵教師取得教學所必需的企業實際工作崗位經驗,學校出臺了《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專任教師職業能力提升行動計劃》,鼓勵教師到企業掛職和實習,對教師下企業頂崗實習、掛職鍛煉、參與企業實踐和項目開發等給予政策和經費支持。學校還制定了技能大賽獎勵辦法、畢業設計成果獎勵辦法、校企合作和大師工作室獎勵辦法等系列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和學生多參加實踐項目,多出實踐成果。
4.處理(Action)階段總結改進是關鍵
是否注重處理階段和實現閉環管理是PDCA循環能否在高職實踐教學管理中得到有效應用的關鍵。若處理階段缺失或沒有發揮應有作用,管理將呈開環狀態或低水平重復。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注重專業群實踐教學小循環和大循環在處理階段的總結和改進。在每學期實踐教學活動結束后,學校先組織學生自評,通過實踐教學成果和評價使學生發現自己在學習和實踐技能操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組織教師分析實踐教學效果和評價成績,充分了解學生在崗位能力、職業素養等方面的情況,調整下學期的實踐教學。各教研室和二級學院利用信息化管理平臺來分析所屬實踐課程的評價結果,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對下階段的實踐教學和質量管理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革措施和意見。最后,學校教務處對全校各專業群實踐教學全程效果進行總結分析,重點是對影響實踐教學質量的5個方面,即實踐教學的目標、內容、評價、管理和保障,運用評估機制和反饋機制進行評估和反饋,將發現的問題和解決措施總結后形成標準化和制度化的內容,為下一個循環的實踐教學質量標準制定和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提供依據。
“532—PDCA”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在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得到有效應用,充分發揮了體系的全過程動態監控、全方位需求保障、全循環持續改進的功能,促使學校實踐教學質量不斷提高。近兩年,學校在湖南省學生專業技能抽查中均100%通過,畢業設計抽查合格率也均為100%。在湖南省職業院校技能競賽中,學生獲獎總數和一等獎獲獎數量均位居全省前列。
參考文獻:
[1]趙有生.現代企業管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131,134.
[2]黃秋明.高職課程質量保證體系研究——從教學走向課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132.
[3]仲耀黎.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管理[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10:101.
[4]王慧慧.高職院校實踐教學信息化管理平臺的研究與構建[J].無線互聯科技,2015(8):52-53.
(責任編輯:張維佳)
Exploration of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Group under TQM Concept
TIAN Fang
(Hunan Mass Media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00, 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create a "532-PDCA"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practical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groups on the basis of ideas and theories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y constructing three quality assurance mechanism and two quality assurance platforms, the PDCA cycle management operating program is us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e five links of practical teaching activities,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professional group; practical teaching;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作者簡介:田芳(1964—),女,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影視藝術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高職教育教學、企業管理。
基金項目:2016年度湖南省職業院校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TQM理念下高職專業群實踐教學質量保證體系研究”(項目編號:ZJGB2016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