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教師如何設計課堂話語的用時、問題類型、發出指令的時機、有效反饋和評價,對于大學生英語學習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做好這方面的工作,對于提升大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和能力有著積極的影響。該文通過對影響該校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課堂話語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旨在促使教師對課堂話語的設計進行改進,為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提升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做好準備。
[關鍵詞]課堂話語;存在問題;英語學習
[基金項目]2019年度全國高校外語教學科研項目“影響大學生英語學習的課堂話語實證研究”(2019XJ0002B)
[作者簡介]李園園(1982—),女,四川大邑人,碩士,新疆工程學院文化藝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育、英語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9324(2020)33-0299-02[收稿日期] 2020-04-08
課堂話語(Classroom Talks)是比較寬泛的話題和研究,從實際功能上劃分,課堂話語有問候、指令、講授、提問和評價五種[1](P156)。在英語教學活動中,課堂話語起著非常重要的“穿針引線”作用,本研究以教師課堂話語為主要研究對象。在本項目開始之際,筆者就對項目安排的兩個自然班進行了調查問卷和訪談,并做了分析。分析發現,該校大學生在英語課堂上比較依賴教師的引導和講解。通過聽課、師生訪談等方式,筆者對7名教師的課堂話語,從質和量兩個層面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這些教師的話語量占課堂時間的40%~80%不等。因學校近年來也在推進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教師課堂話語時間要求不能超過課堂時間的1/3,也就是15分鐘。但由于該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教師遵循傳統方式時間較長、一時難以改變等原因,教師課堂話語時間的改革仍需一段時間。學校目前正面對著向應用型本科大學轉型,重在提高學生的實踐性、創新性和社會適應性,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理論教學模式對于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沒有任何助力。經過近一年的研究發現,新疆工程學院的大學英語課堂中課堂話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進。
一、教師課堂話語所用時間較長
通過調研發現,由于該校學生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對英語學習興趣也比較缺乏等現實原因,學生在課堂中還處于被動學習狀態;由于互動性差,老師在組織課堂、講授過程中的話語占據時間較長。通過聽課發現,多半教師的課堂話語時間超過課堂時間的1/3。學生課堂上發言、練習和展示的用語時長很短,不利于他們的課堂參與,且容易挫傷其學習積極性。經過觀察,在教師用語過多的課堂中,有學生在上課15分鐘左右就出現打瞌睡、心不在焉、發呆等情況。
課堂話語中,教師話語時長過多,固然有著其他客觀的原因,但反映出教師依然是“一言堂”的本質,不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參見表1)。
二、課堂用語中的提問功能開發不夠
西方學者德加默指出,“提問得好即教得好”[2]。可見,“提問是教學的生命”,教師話語具有提問功能。課堂的提問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參閱式提問和展示性提問。參閱式提問指的是無確定的答案,學生在回答時可以各抒己見、自由發揮地提問;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topic?而展示性提問指的是那些答案確定、提問者要求回答者將既定答案說出來的提問,如:Do you think water pollution is a global issue?
從表2中看到,教師提問問題中展示型的問題總數遠遠多于參閱式問題數量,雖然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問題的難度,但展示型問題的答案經??梢杂谩皔es”“no”來回答,不利用教學過程的延續和知識習得的繼續,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應用水平沒有幫助。
三、課堂話語的內容分類
從下圖中不難看出,該校教師課堂話語中內容占比最高的“傳授語言知識”,也就是說課堂中,教師的話語仍是傳授為主。而真正轉變成“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更需要將其他幾個環節在課堂上做有機的統一:指導學生參加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活動—參與學生的課堂活動—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判定學生的成績—提出學習方面的建議。在觀測課堂活動過程中,筆者發現,我校教師雖然在組織學生進行課堂活動中進行了改進,但由于種種原因,如紀律管控、時間把握等,學生的課堂活動收效不大,有些學生在課堂活動中,仍使用漢語,而非英語。在解答學生問題中,教師以解釋性語言為主,且大多是概念性、定義性內容,缺乏對學生的引導、啟發。
四、課堂話語中反饋類型及數量
從表3中可以看出,受測的五個班級中,教師還是以簡單表揚為主,而“指出問題”和“引導學生自我改進”對于切實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更為重要。反饋對于糾正學生錯誤、啟發學生思考、指導學生學習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科學設置表揚、指正課堂用語的時機和內容,對于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五、結語
語言的學習中,輸入(Input)和輸出(Output)是兩個重要環節,課堂話語中教師用時過長,輸入環節完成得較好,但留給學生做語言輸出的時間就少了。另外,教師提問的類型、側重的內容都應該以調動學生課堂參與性、學習積極性為主,同時,及時、清晰而全面的反饋是對教學過程完整性、成效性的保障。本研究表明,新疆工程學院大學英語課堂中,教師用語時間過長、問題類型多為展示型,且內容以語言知識傳授的傳統方式為主,教師對于課堂反饋用語的重視程度不夠。這些都是目前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自主能力和大學英語教學效果的因素,應該進行改革。
參考文獻
[1]劉潤清.劉潤清論大學英語教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56.
[2]周星,周韻.大學英語課堂教師話語的調查與分析[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2,(1):59-68.
Analysis on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lassroom Talks Affecting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A Case Study of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LI Yuan-yuan
(School of Culture and Arts, Xinji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Urumqi, Xinjiang 830000, China)
Abstract: How teachers design the timing and types of classroom talks, and give effective feedback is of vital importance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Doing a good job in this area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interest and ability in English learning.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classroom talks that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in this school, and aims to encourage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classroom talks, so a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further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of autonomous learning in English.
Key words: classroom talks; existing problems; English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