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薇
摘 ?要:在語文課程中,作文的教學是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語言的書面表達,能夠體現學生的文字功底。寫作教學的步驟可以分為確定主題、指導學生、批改作文、評價四個部分。教師寫作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感,培養學生積極的寫作態度,讓學生產生寫作的欲望。教師可以讓學生去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用身邊的人與事作為寫作的素材,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有話可說。本文主要圍繞著初中語文作文興趣的激發展開論述,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興趣;激發
在初中語文的作文教學中,教師可結合創作的主題,引導學生發散思維,讓學生將內心的情感表達出來,寫出真情實感,構建現實場景,抒發高遠的志向,展開多角度的問題深思。只有學生充滿了寫作的興趣,他們才能夠在作文互動中獲得滿足與信心,對創作具有熱情。
一、將作文與聽說相結合
創作需要積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教師應幫助學生增加創作素材的累積。通過聽說等不同形式,與寫這一難點結合起來,鼓勵學生在課堂上簡單的概述自己的思路,說說自己作文框架所欠缺的,以便于教師及時補充內容,讓學生寫出一篇完整且具有意義的文章。教師應善于傾聽,從學生只言片語當中找到他們的閃光點,發現學生寫作中的優勢,而在創作中分別給予意見。教師可在課堂上鼓勵學生互相發言,然而讓其他學生進行思路的接龍,銜接學生的思路進行不同的設想。學生之間可以互相給予啟示,減少寫作的壓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開展相應話題的演講活動,讓學生搜集有關話題的案例與抒情語句等。在演講中學生生情并茂,對演講的內容形成了深刻的記憶,以后在寫作中也更容易抒發自己的情感,聯想演講時爆發的情緒,而寫出具有情感意境的文章。
二、多積累素材,擴展學生的思維
教師在教學中同樣也要加強學生的閱讀訓練,閱讀是學生積累素材,提高書寫能力的重要途徑。初中學生的人生經歷尚淺,認知也還不完全,能夠獲得更多信息的方法就是閱讀。教師要根據學生這一情況,設計寫作教學方案,可以采用引導的方式啟發學生思維。教師可以利用好課堂的前五分鐘,讓學生進行自由閱讀,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摘抄文章中優美的詞句,在閱讀結束后,寫讀后感。經過長時間的閱讀訓練,學生能夠在寫作時進行模仿,對寫作的興趣也會越來越高。
三、借鑒范文,進行寫作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通常會設定導語,學生通過閱讀導語獲取靈感。因此,導語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啟發作用。在訓練一些難寫的寫作題目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范文,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活躍。教師可以對范文進行結構、技巧的分析,學生學習寫作的技巧。學生通過這樣啟發的方式,思維會越來越靈活,掌握了寫作的技巧,寫作時也會更加輕松。學生感受到寫作帶來的樂趣,自然也會越來越喜歡寫作。
四、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埋設伏筆
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利用埋設伏筆、留下懸念的方式,為下文的課程講解作鋪墊,調動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古典文學和評書講演中,往往用“想知后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等語句埋設伏筆,能夠引起讀者或聽眾的好奇心理,從而加深印象。以莊子的《北冥有魚》為例,標題明明是寫魚,閱讀正文為什么又描寫成鳥了?這樣的伏筆埋設就引起了學生對文章的興趣。莊子的想象力十分豐富,鯤的體積不知有幾千里,由魚演變成鳥后,其背部也有幾千里。用奇特、夸張的手法描寫了鵬拍打水面,振翅而起,盤旋飛翔于萬里高空之上的場景,引人入勝,令人產生無盡的遐想。緊隨其后,引申出鯤鵬展翅高飛所需要的條件,從而讓學生領會到世間萬物的變化,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處于不同條件的束縛中。萬物的自由都是相對的,無規矩不成方圓。
五、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的心理及情感變化
閱讀一部作品,學生不僅要從語言文字上理解文章內容,還要從整篇文章的描述中把握作者的心理及情感變化。作者把自身情感利用語言文字寫成文學作品,作品中的每個詞語、標點都是其心理或情緒變化的真實體現。教師在帶領學生閱讀文章時,不能一目十行地進行瀏覽,要透過作品中的每個字符與作者的情感表達相互交融。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感情,使學生通過文章在心靈上有所感悟,這樣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為例,該詩歌的韻律及節奏需要靠閱讀和背誦進行感受。教師通過介紹作者的寫作背景及歷程,即杜甫在浣花溪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才蓋成一間茅草屋,勉強有了一個居住之所,教師要在此時引導學生體會到文人生活的艱辛。豈料一場秋風卷走了屋面的茅草,漆黑的夜里又趕上一夜傾盆大雨,打濕了衣服被褥,自身是百感交集,引出了作者“屋漏偏逢連夜雨”的無助感。作者由自身的遭遇,聯想到了受苦受累的蕓蕓眾生,由此寫下了這篇膾炙人口的詩歌。學生對作者心理歷程變化的感同身受,在激發了學習興趣的前提下,能夠對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
六、結束語
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完善教學方式,細心耐心地去教導學生。傳統的寫作教學,讓學生和教師都處于很被動的狀態,學生作文水平也得不到提高。教師要創造新型教學模式,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寫作環境,這樣才能夠培養出學生的寫作興趣。
參考文獻:
[1]郝爭春.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16):241-242.
[2]賴萍英.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學周刊,2019(07):144-145.
[3]秦海燕.新課改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學分析[J].文學教育(下),2017(11):106-107.
[4]包桂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作文興趣的激發[J].語文學刊,2013(2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