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曼
摘? 要:時代的發展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行業有必要及時開展針對自身的深化改革。中職院校作為給社會輸送專業性人才的機構,承擔著對人才知識技能以及綜合素質培育的重大責任。在以往的教育觀念中,中職院校在教育中僅注重對學生知識技能的培養,對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較為忽視。這種教育教學模式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有著很大的局限作用,因此中職院校應當積極開展教育變革,對建筑裝飾這一與居民日常生活意義相關的專業學生核心素質培育相關措施進行探索。
關鍵詞:中等職業院校;建筑裝飾;核心素養教育
一、核心素養具體構成
(一)知識基礎與創新精神
對專業知識技能基礎以及創新意識和精神的培育,應當作為核心素養培育的重要組成。首先,有必要注重對學生建筑裝飾專業知識以及技能的培育,這作為人才培育的基礎要點,是社會發展對人才最為基本的需求。也應當要求人才具備創新意識與創新精神。建筑裝飾專業學生在未來具體的工作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習的相關知識技巧,對實際情況和要求進行把握,開展創新與設計工作。再而學校和教師有必要針對其做好對學生建筑裝飾專業知識的講授,有必要開展相關的人文課程;在教育教學中貫穿思想品德教育;對課程教學體系更進一步完善;建設科學的評價機制;提升教師群體教學水平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做好對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使得其滿足行業及相關企業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二)學習能力和綜合素養
學生的學習能力具體來說,是學生能夠及時在學習過程中開展對自身的總結反思,對教師教學內容有著良好掌握和積極思考的能力。這種能力對于建筑裝飾專業學生來說尤為重要,這主要是因為建筑裝飾相關工作并非一成不變、生硬死板的工作,而是一項動態、需要不斷完善的工作。基于這種工作特性,中職院校有必要在教學中做好對人才學習能力的培育。綜合素養是指學生道德品質等各個方面的修養,是對人才的基本要求,這就使得中職院校在開展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有必要將其作為教學目標的應有之義,對培育方向、內容以及具體措施開展相應的探析。
(三)社會責任的參與意識
一個合格的、能夠為國家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的人才,需要具備極強的社會責任,對社會相關各方面的參與意識,其核心為對學生合理行使權力,履行公民義務的要求。在這情況下,應當將其作為人才綜合素養的應有之義對其進行培養。這要求學生需要具備對各類不同文化以及觀點的包容和接納,對我國傳統文化有著正確的態度,有著肩負起發揚傳統文化的決心和意志,同時需要在建筑裝飾工作中有著自身正確的職業觀念和高尚的職業操守,能夠在工作團隊中良好發揮自身的作用,保障建筑裝飾工作的順利完成。
二、教育措施要點探究
(一)開設必要人文課程
一直以來,在中職院校的教育教學中,僅將對學生專業知識和能力的培育作為重點,對其他方面以及綜合素養的建設很少。基于這種現象,為了保障給學生綜合素養的培育做出建設,學校有必要開設相關人文課程,對學生相關人文素養開展培育。基于此,學校有必要開展一定的國學課程,使得學生能夠從傳統文化中汲取知識,開展對自身人文素養的建設。目前來看,在中職院校中廣泛存在著開展的國學教育系統性差,課程時間不足的情況,針對這種現象,高校有必要對其進行重視和整改。具體來說,有必要在建筑裝飾相關專業課的講授中,貫穿國學相關知識;開設獨立的國學課程,對課程體系以及具體方法進行深入考量和把握;設置一定較為科學的評價機制,將其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一項具體標準。
(二)貫穿思想品德教育
作為評價學生核心素養的一項標準,有必要積極有效地開展對學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有必要結合建筑裝飾課程要求和品德教育,將其作為豐富教學內容的一項有效措施,積極在教學課堂中對其進行良好的運用,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教師應當對于教學內容進行良好的把握,針對其重點以及難點有了解,探索將品德教育目標體現在日常課程中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增加與其交流的頻率,保障課堂以及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的有效性;注重與實踐進行良好結合,對相關理論進行良好的運用。
(三)完善課程教學體系
中職院校在為建筑裝飾學生進行綜合素養培育的時候,有必要注重對課程教學體系的完善。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應當是一個較為完整的過程,其中需要對眾多專業以及輔助課程進行講授,因此有必要對課程需求以及學生特征進行有機結合,保障課程開展能夠最大程度地為學生綜合素養提高做出貢獻。具體來說,有必要將需要進行學習的各項科目之間進行良好結合,進一步達到綜合素養培育的目標;教師在教學中應用較為完善的教學體系,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開展對自身核心素養的建設。
(四)建設科學評價機制
科學良好的評價機制能夠對學生開展學習和自我建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保障對學生開展相關教育的有效性,有必要結合學生以及課程具體情況,建設和完善評價機制,對其內容以及方式進行豐富。具體來說,在進行建設裝飾專業課相關的考核時,能夠在其中貫穿對學生核心素養的評價;對開設的相關輔助人文以及思想品德教學進行考核,將其作為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構成部分之一,使得其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核心素養的重視。
(五)提升教師群體水平
為了進一步保障對學生開展核心素養教育培育的有效性,有必要對教師的水平進行提高。教師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主體,承擔著極為重大的責任,能夠對學生的學習產生巨大的影響,基于此,要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具體來說,教師要及時開展反思,對學生具體實際情況以及教學需求進行結合,不斷開展對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和方法的完善,為進一步達到核心素養培育的目標做出建設;中職院校要良好結合教師實際情況和學校實際,為教師開展必要的培訓,保障對教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為滿足學生的要求做出相應的貢獻。總的來說,中職院校和教師自身要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共同為教師專業以及綜合素養的提升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王磊.淺談中職建筑裝飾專業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教育[J].現代交際,2019.
[2]曹國標.淺談中職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路徑[J].職業,2019(23).
★ 課題項目:石家莊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建筑類職業教育學生核心能力培養研究,編號:2019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