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食品營養成分的檢測質量和檢測效率對食品行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漸發展,大眾對于食品安全問題逐漸有了更加廣泛的關注和追求。食品安全問題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命安全,還會對我國基礎民生事業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為此,對食品營養成分的檢測就成為了檢測食品質量的關鍵性手段。雖然我國這些年一直在不斷升級檢測技術和檢測方式,并在現實生活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檢測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有待解決。為此,本文主要就食品營養成分檢測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分析,針對性的提出提高食品營養成分檢測質量和檢測效果的有效措施,基于此為我國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術保障。
關鍵詞:食品檢測;營養成分;存在問題;對策研究
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并成為了一項社會性問題。食品營養成分檢測不僅能夠保障食品的質量,還能夠有效減少有害食品進入市場交易,最大限度消除食品安全問題對人體的不良影響。
1 食品營養成分檢測的重要性分析
1.1 豐富檢測方式
雖然我國近些年來對食品營養成分的檢測予以了足夠的重視,不斷提升自身的檢測能力、創新檢測手段,并在食品營養成分的檢測中取得了重大進展。但是從整體性的角度分析,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檢測技術的準確性、時效性、權威性等仍有待提升。食品安全與食品營養成分檢測不僅僅只是對食品具體成分的合理性進行評估,更為重要的是要明確食品中各物質的具體含量,方便消費者更加精準的判斷其對于自身是否存在危害或是消極影響。同時,開展食品營養成分檢測能促使食品安全檢測體系日趨完善,為實現食品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1.2 提升對食品交易市場的約束和監管能力
隨著我國當前食品市場競爭的越加激烈,部分食品加工廠以及生產單位為了吸引消費者,大力創新食品類型,夸大宣傳食品的營養成分和實際功效,部分企業為了節省生產成本還會利用劣質原料進行食品加工。由此可見,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好比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保護屏障,能震懾住唯利是圖及不顧及消費者生命安全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同時,開展食品安全檢測能規范食品管理部門的監管行為,為打擊食品安全事件提供強有力的依據,從根源上消除劣質食品對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負面影響[1]。
1.3 加強安全等級
從整體角度分析來看,食品安全是關乎人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問題,食品品營養成分檢測不僅僅是幫助人們明確加工類食品原料成分,更多的是及時發現食品中是否含有會對人體產生威脅的物質,從而有效提升食品安全和質量等級,保障人們的切身利益。雖然我國對食品安全問題已經予以了足夠的重視,市場準入原則較為嚴格,但是仍然有一部分食品加工廠存在僥幸心理,不具備資質的小商小販以滿足個人眼前經濟利益為核心目標降低食品質量,難以保證食品生產衛生狀況,甚至無法保證食品添加劑購買渠道規范。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持續擴大食品安全管理力度,重視營養成分檢測環節,能明顯提高食品安全等級[2]。
2 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存在的問題分析
2.1 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方式不健全
從我國發展現狀來看,我國當前的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手段和技術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首先來說,市場和人民對于食品的營養成分并沒有一個全面的認知,難以從概念性的角度對食品營養進行了解。其次,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機構、檢測技術以及檢測結構的權威性都存在著制度和體系方面的問題,檢測形式過于單一,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不高,難以結合具體情況選擇更加靈活的檢測方式。這就導致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工作過于刻板,難以保障檢測結構的穩定性和準確性。結合上述問題分析來看,食品營養檢測應當就不同類型的食品以及其實際功效進行分析,綜合性選擇更加合理的檢測方式。政府和有關部門也要加大宣傳力度,提升人們對食品營養成分的認知,提升檢測機構的權威性和檢測準確性。
2.2 有關部門和檢測機構不嚴謹
雖然食品安全問題已經得到了地方政府和有關組織的高度關注,但是不可避免地在市場中仍然存在有大量的不合格產品。隨著人們對食品營養成分檢測的關注,市場中也涌現了一批食品檢測機構,受其自身利益的實際影響,彼此之間往往存在著一定的惡性競爭,檢測結果和檢測效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部分檢測機構為了節省費用,不能定期對檢測人員進行培訓,檢測機構中的檢測設備也難以得到更新,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最終的檢測結果,難以保證食品檢測結果的權威性[3]。
3 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問題的有效解決措施
3.1 組建專有的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機構
隨著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繁出現,在立法層面上相繼出臺了《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技術的創新與改革。但是在食品自身特殊性的影響下,政府要積極對食品安全進行宣傳,提高大眾的知識層面,客觀上推廣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宣傳,消費者心中確立食品檢測的重要地位,從而逐步提升檢測機構的權威性和可信服性,為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此同時,相關檢測部門和地方政府還要在健全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機構的過程中,加大對技術機構的扶持力度,積極引導技術部門實現營養成分檢測技術的創新研發,從以往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中積累經驗和教訓,使其能夠采取先進的檢測技術和手段,切實提升食品營養成分的檢測能力與檢測水平[4]。
3.2 加大監管懲治力度
要想真正從根源上對食品安全質量問題進行整治,解決食品營養成分檢測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就需要地方性政府和有關部門發揮出自身的監管能力。在傳統形式的監督和管理工作中,管理理念過于陳舊,管理方式不能實現很好的更新換代,這就導致食品安全立法工作的執法力度和執法能力不足,整體市場中的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工作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與此同時,部分檢測機構的食品營養成分檢測結果不具有權威性和有效性,食品營養成分的檢測作用也難以凸顯[5]。
為此,在實際檢測階段,地方性政府和有關檢測部門要切實發揮出自身的作用,全面分析、解決當前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存在的各類問題,并結合現有技術指標制定較為完善的檢測流程,構建完整的技術體系。結合地方區域發展特色,促使食品檢測機構向著特色化、個性化的方向不斷發展,規范食品檢測機構管理制度,明確每一位工作人員的具體職責和工作范圍,落實食品安全責任。明確食品加工企業和監管部門以及地方性政府之間的關系,加強互相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從而能夠針對具體環節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督促其完成本職工作。政府和有關部門也要加大宣傳力度,提升人們對食品營養成分的認知,提升檢測結構的權威性和準確性[6]。
3.3 提升檢測人員的綜合素質水平
檢測人員的個人能力和綜合素質水平對于食品營養成分的檢測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有關部門和機構要對人才管理予以充分的重視,定期對檢測人員進行培訓和技術教育,重視檢測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升與發展。在日常工作中還要積極鼓勵檢測人員外出學習先進的檢測技術手段,從現有檢測環境和檢測技術中加強科研創新。針對行業內的新技術手段和新設備予以定期的培訓,幫助基層檢測人員掌握先進的食品營養成分檢測手段,從而實現技術的提升,切實提高員工的工作能力與工作積極性[7]。
3.4 制定完善的檢測規范與標準
就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工作而言,相關單位和部門應當結合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約束員工的行為,就食品加工以及后續食品檢測的具體行為進行重點監控。按照相關標準嚴格執行制度的具體要求,避免由于操作人員自身失誤而導致檢測誤差。此外,無論是對食品經營廠商還是對食品檢測與監管部門而言,重視食品檢測,并將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報告作為市場準入原則,能夠真正體現出食品安全工作的價值,從本質上提升食品質量[8]。
4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人們已經對我國經濟水平和社會發展體制有了較為全面的了解,經濟形式的進步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食品工業的飛速發展。在市場上出現了各類各樣的飲食,這就給人們提供了多元化選擇,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食品安全質量隱患。食品安全問題的頻繁發生也給人們帶來一種緊張和焦慮的情緒。有關政府和各部門要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全面探究當前存在的食品營養成分檢測問題,加大監管力度,創新檢測方式和檢測手段,在明確機構工作意義的同時,保障區域市場的食品安全。
參考文獻
[1]李立華.食品營養成分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淺談[J].食品安全導刊,2019(15):62-63.
[2]尹志欣.食品營養成分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分析[J].飲食科學,2019(14):13.
[3]趙曄.食品營養成分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食品安全導刊,2018,227(36):106.
[4]邢思佳.食品營養成分檢測中所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中國科技投資,2018(30):163.
[5]李燕.淺談食品檢驗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應對策略[J].飲食保健,2019,6(13):282-283.
[6]李玥穎.食品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應對策略分析[J].華東科技(綜合),2018(11):422-422.
[7]王雪彤.食品檢驗檢測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應對措施[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5(8):130.
[8]齊雪英.食品檢驗過程中容易遇到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食品安全導刊,2017(30):73.
作者簡介:殷慶寶(1962—),男,漢族,江蘇揚州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烹飪職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