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權

摘 要:目的:探究六西格瑪理論在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檢驗中的應用效果。方法:2019年7月本單位開始采用六西格瑪理論優化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檢驗流程,2019年1—6月期間未采用六西格瑪理論,將該期間的100份食品檢驗作為實施前的樣本,2019年7—12月期間100份食品檢測作為實施后的樣本,對比實施前后檢驗周期滿意度、檢驗報告準確率滿意度、工作效率。結果:2019年7—12月(實施后)期間的檢驗周期滿意度、檢驗報告準確率滿意度、工作效率均高于2019年1—6月(實施前),對比具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采用六西格瑪理論優化實驗室檢驗流程,能夠提高檢驗周期滿意度,提高工作效率,值得推廣。
關鍵詞:六西格瑪理論;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檢驗流程;應用效果
食品安全監測實驗室的主要工作是出具檢測報告,并向客戶提供客觀、公正、合法與有效的結果或數據,以表明某一產品或若干項目是否符合現行標準或雙方約定的要求[1]。六西格瑪(6)是一種新的管理工具,通過消除錯誤和簡化流程,達到客戶滿意度最大化。為探究六西格瑪理論在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檢驗流程的應用效果,本文對比實施前后檢驗周期滿意度、檢驗報告準確率滿意度、工作效率,詳細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食品藥品檢驗所開始采用六西格瑪理論優化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檢驗流程,2019年1—6月期間未采用六西格瑪理論,將其期間的100份食品檢驗作為實施前樣本,2019年7—12月期間的100份食品檢測作為實施后的樣本,對比實施前后檢驗周期滿意度、檢驗報告準確率滿意度、工作效率。
1.2 方法
①組建六西格瑪小組。實驗室主任、工作人員等組成精益六西格瑪項目組,對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分解,并對影響工作效率的因素進行根本原因分析。采用新的“定義一測量一分析一改進一控制”流程(DMAIC II)方法優化,基于數據收集、統計、分析,查找導致問題的根本原因,并改善工作流程,消除浪費,提高生產效率和報告的質量。②找出影響工作效率的因素。找出影響檢驗人員工作效率的關鍵環節和因素,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③確定數據采集策略,需要采集實驗室、技術人員工作活動和時間、崗位人員配置、樣品類型、樣品質量、每天送檢樣品的頻次與報告時間等[2]。改進:逐步由手工勞動轉向自動化生產,由大批量運行到小批量流水線等。充分利用自動化設備,減少人工操作;完善信息系統,實現雙向溝通,減少差錯;小批量操作,減少樣品等待時間;根據樣品最小孵育時間(20 h),采用可視化管理方法,讀取培養皿等[3]。改變工作模式,將部分藥敏報告時間改為17∶00,如果待檢測樣本較多,提前安排多1名技術人員進行檢驗,及時審核完成的檢驗報告,大大縮短檢驗報告時間。如果待檢測樣本不多,按照原有工作安排進行。
1.3 觀察指標
對比實施前后檢驗周期滿意度、檢驗報告準確率滿意度、日平均標本量、日平均工作總時長與工作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以P<0.05為對比具有明顯差異。
2 結果
據表1可知,2019年7—12月(實施后)期間的檢驗周期滿意度、檢驗報告準確率滿意度、工作效率均高于2019年1—6月(實施前),對比具有明顯差異(P<0.05)。
3 討論
西格瑪質量管理是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它通過一系列活動改進過程,規范管理過程,提高檢測質量和客戶滿意度。將六西格瑪應用于食品安全管理,可明確質量管理目標,不斷提高產品的質量。然而,實施六西格瑪管理要求參與者有一定水平的知識,因此,應加強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學習,為了更好地促進精益管理思想的應用。本文應用六西格瑪管理方法對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檢測過程進行了一步一步的分析,探究在檢驗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食品安全檢測實驗室檢測過程改進計劃,并進行了實際應用。結果表明,采用六西格瑪管理方法改進食品安全監測實驗室,提高了客戶滿意度,提高了檢測實驗室的服務能力。
參考文獻
[1]祝素珍,劉倩倩,林超,等.六西格瑪理論評價A食品安全監測實驗室檢驗流程的應用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3,(24):10132-10133.
[2]肖光軍,劉艷婷,范嬋,等.應用六西格瑪原理分析非配套系統常規化學檢測的質量水平[J].現代臨床醫學,2018,44(6):452-454,456.
[3]葉麗艷,張永輕,馬薇,等.應用精益六西格瑪優化微生物實驗室檢驗流程[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7,24(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