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榮
摘 要: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普及,以及人工智能、VR技術的出現和應用,促進了網絡時代信息傳播速率的全面提升。城市形象不僅是宣傳城市的名片,同時也是城市經濟建設和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無形資產。因此,加強新媒體環境下城市形象傳播設計研究的力度,對于我國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傳播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文章主要是就新媒體環境下城市形象的傳播設計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和分析。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城市形象;傳播策略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08-0022-02
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迅速來臨,不但為城市發展提供了機遇,而且對城市形象提出的要求也隨之進一步提高。良好城市形象的塑造不僅是現代城市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而且在城市活力展現、居民凝聚力增強以及城市號召力提升等各方面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媒體因為已經迎來了自身的發展瓶頸期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城市建設和發展的要求,而新媒體則成為了現代城市形象塑造和傳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在傳統媒體時代,政府既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同時也是城市形象傳播的主導者,這種城市形象傳播方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城市發展的要求。所以相關部門應該積極的研究新媒體環境在城市形象傳播過程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加大新媒體環境下城市形象傳播投入的力度,推動城市形象傳播工作的全面開展。
一、精準定位城市發展,注重城市符號化推廣
城市形象實際上就是將城市所獨有的資源與優勢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出來,現代城市在與其他城市相互比較的過程中,應該將發現自身與其他城市不同的外在格局與內在精神作為首要目標,才能做出有利于城市長期戰略發展目標實現的規劃。準確城市形象定位是城市形象塑造與傳播的基礎,作為蘭州這座城市來說,應該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合理運用新媒體技術,激發和調動城市內在活力,才能推動城市形象塑造和傳播工作的高效開展。蘭州這座城市如果從表面上看的話,其整體上呈現出的是淡雅明快的暖色系,局部則是以深暖色和深灰色系為主,蘭州呈現出的中高明度、中低彩度的城市色彩基調,不僅與黃河兩岸表現出的厚重、古樸先暖色彩緊密聯系在一起,而且給人們留下了淡雅明快、渾厚大氣的印象。研究人員經過深入的研究發現,蘭州這座城市中居民的性格就像變幻莫測的黃河水一樣,剛烈耿直且直率坦蕩。這座兩山夾一河的地勢環境,則充分體現出了蘭州城市景觀中的自然風景線。如果我們沿著這條自然風景線一直走下去就會發現,蘭州景觀數十年的不斷發展,其精心打造的有蘭州外灘美譽的黃河風情線,不僅將眾多的蘭州城市形象景觀納入其中,而且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視覺效果。比如,黃河母親雕塑、中山鐵橋、白塔山公園、黃河索道、蘭州水車園、水上清真寺、西湖公園、蘭州碑林、銀灘濕地、雁灘公園等景觀,不僅與黃河文化、山水城市建設等緊密聯系在一起,而且體現出了蘭州城市視覺的與眾不同。另外,通過對蘭州城市標識的分析后發現,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發現,蘭州城市標示主要涉及到了蘭州城市形象標志識別、城市象征物識別等相關內容。蘭州城市形象標志識別則主要包括了黃河之都、金城蘭州等幾部分內容,這種形象標志識別方法主要采取的是將我國書法與現代藝術相互融合的方式,形成一個蘭字型的基本造型,然后再按照要求將代表中華母親河的黃河母親雕像嵌入其中。通過這一標志不僅將蘭州城市特點與黃河之都,金城蘭州的城市形象定位緊密融合在一起,體現出了蘭州作為黃河之都與眾不同的地位,同時也將蘭州城市標志識別具有的唯一性特點最大限度地表現出來。
二、融合多種傳播媒介,進行分化式傳播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市與城市之間的競爭已經從以往的硬實力競爭,向城市文化軟實力方面迅速的發展。現代城市只有同時具備了這兩種實力,才能達到提升城市綜合競爭力的目標。以往蘭州在塑造和傳播城市形象時大多是以本地報紙、雜質、廣播、電視等主流媒體進行傳播,這些傳統媒體在蘭州城市形象的傳播過程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近年來,蘭州市政府也在積極地嘗試通過微電影的方式傳播蘭州的城市形象,特別是央視播放的有關于蘭州城市形象的宣傳片,不僅點擊率極高,而且對蘭州城市形象的宣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根據相關調查數據,雖然蘭州在城市形象塑造和傳播渠道方面的優勢正在逐漸的顯現出來,但是由于在城市形象傳播過程中出現了傳統媒體未能與新媒體無縫對接的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蘭州城市形象傳播效果的提升。蘭州在我國歷史上作為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城市,其在城市形象的塑造和傳播方面也有著其他城市所沒有的獨特資源。城市形象傳播工作者在開展蘭州城市形象的傳播工作時,不僅要合理利用本地官方網站或者其他網站進行城市形象新型的傳播,而且還應積極地利用城市重要節事活動推動城市形象的傳播。此外,蘭州在開展城市形象的傳播工作時,還應積極地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完善蘭州市的相關業務,這種城市形象傳播形式的應用,不僅有助于蘭州城市服務水平的提高,而且將蘭州市人性化、注重民生的形象呈現在社會公眾的面前,才能實現進一步增強蘭州城市形象傳播力度的目的。
三、深度挖掘城市文化,宣傳城市獨特的文化內涵
蘭州豐富的城市地域文化已經成為了當地居民身份的象征和基礎,這種獨有的歷史與精神文化不僅是蘭州市民身份的外在形塑,更是蘭州城市形象塑造和傳播不可或缺的關鍵元素。在城市形象傳播者迅速增加的推動下,政府部門應該充分發揮互聯網信息傳播速度快的優勢,制定符合當前蘭州城市形象傳播要求的多樣化傳播策略,同時加大針對蘭州文化元素和內在資源深度挖掘的力度,然后蘭州文化元素與內在資源融入到城市形象的傳播中,對蘭州城市形象進行多維度的宣傳,才能達到將全新蘭州城市形象呈現在人們面前的目的。比如,蘭州自古以來便有西部夏宮的稱謂,這一稱謂從溫度上體現出了蘭州與其他城市在觸覺方面存在的差別。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蘭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是西部地區最著名的避暑勝地。在城市建筑方面,蘭州的橋梁、雕塑、公園等所構成的蘭州城市觸覺識別,不僅通過其獨特的造型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觸覺印象,而且使人們切身的感受和觸摸到了蘭州城市厚重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因此,蘭州市政府部門應該積極地通過其官方宣傳媒體,通過開展蘭州地方民歌或者民間藝術大賽等活動方式,向人們宣傳和傳播蘭州城市形象,引導人們加深對蘭州城市形象內涵的理解和認識,為蘭州走向全國,走出國門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四、結語
總之,良好城市形象不僅有助于蘭州城市居民自豪感與凝聚力的增強,而且對于城市吸引力以及核心競爭力的提高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加強蘭州城市形象塑造和傳播思路創新研究的力度,才能在充分體現蘭州作為絲綢之路沿線節點城市特征的同時,為蘭州經濟建設工作的全面開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李曉明.新媒體環境下城市形象傳播主體行為特點[J].青年記者,2019(36):61-62.
[2]楊萍.新媒體環境下城市形象傳播的模式構建及效果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3(5):118-121.
[3]王國洋.淺析新媒體環境下城市形象的塑造與傳播[J].新聞研究導刊,2019(11):35+37.
[4]胡志超.新媒體環境下中小城市形象傳播的困境與體系重塑[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1):153-156.
[5]孫佳.如何在新媒體環境下進行城市形象傳播[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2):30-31.
[6]米華.新媒體環境下城市形象傳播的路徑[J].青年記者,2016(35):121-122.
[7]劉孟達.新媒體環境下城市形象片的創意與傳播[J].當代電視,2016(7):94-95.
[8]何晶嬌.新媒體環境下城市形象危機傳播管理[J].新聞界,2016(10):5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