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摘 要:伴隨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供人們選擇的傳播媒介也在隨之增多。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對傳統電視媒體形成了較大沖擊,如此造成電視媒體觀眾數量出現大幅下滑的情況,人均收視率不斷下降,互聯網技術是新型具備強大功能性的娛樂平臺,對電視媒體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此背景下,電視媒體應如何發展才能解開這種局面,是現時期急需解決的一項重要問題。結合這些情況,本文重點對全媒體背景下的電視媒體發展路徑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傳統電視媒體;困境;創新;發展路徑
中圖分類號:G22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3866(2020)08-0038-02
經過長期的發展以后,傳統的電視現已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電視媒體曾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劇院、電影及文學造成了較大的沖擊性,使其被人們不同程度的忽略。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誕生出很多不同形式的新媒體,每種媒體的誕生都會對電視媒體形成較大的沖擊和影響。轉瞬伴隨互聯網的出現與發展對電視媒體發展造成了較大的沖擊。在這種情況下,電視媒體需進行及時轉型和創新,努力在全媒體時代下獲得新發展。
一、在全媒體背景下電視媒體發展所遇到的困境
(一)電視媒體觀眾量逐漸流向新媒體
實際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我國網民數量就已達到7.31億,互聯網的普及率已達到了53.2%,已高于全球3.1%,高于亞洲平均水平7.6%,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傳統電視媒體觀眾數量正在不斷流向新媒體一邊。因為互聯網的快速方便性和全面交互性特點,受到很多人的青睞,這種情況的出現,對傳統電視媒體發展空間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和影響,嚴重地阻礙了電視媒體發展。
(二)盈利模式受到影響
對于電視媒體來說,其主要的盈利途徑便是廣告,但是現時期電視媒體廣告現已受新媒體的威脅及影響,盡管我國現時期的廣告市場也在不斷發展與壯大,然而互聯網廣告占比明顯已高過電視媒體,如此使得電視媒體廣告盈利方式受到重創,而且已明顯的失去了傳播優勢性。很多電視媒體的廣告贊助商家對互聯網廣告發展興趣度在不斷攀升,把對傳統電視媒體的廣告投資都轉向新媒體的廣告投資[1]。如電影作品的宣傳,在新媒體還未出世以前,人們都只是在電影播出的時候才會知道這部電影的具體內容,而自互聯網誕生到普及以后,電影還未拍攝以前人們就已對該部電影的大概內容有了一定了解,利用不同渠道不同方式的電影前期宣傳,讓人們對電影形成一種期待的心理,這樣便燃燒了人們對于電影消費的心理,提高廣告盈利幾率,由此達到雙重目的,這一點就是電視媒體無法比擬的一大優勢。
(三)電視資源被新媒體分享
電視屬于傳統媒體中的一種,盡管現時期生產能力比較薄弱,然而因為現時期針對媒體行業的一些法律規范仍不健全,造成很多內容版權遭受侵犯,不斷被開發商與制作商分配到新媒體當中,使得電視媒體內容與資源逐漸被擴散。在過去我們觀看新聞通常都是通過電視及報紙的方式來獲取,或是人們相互用語言來傳播,然而現時期只有少數人才會守在晚上七點看電視新聞聯播,因為現在通過微信、微博和騰訊新聞及網易新聞或是頭條新聞等等很多客戶端不受時間和地點便可了解和掌握新聞時事,同時還可結合個人興趣及愛好來任意的進行選擇或是屏蔽,如此很大程度方便了空間上的跨越。在此可以發現,電視媒體內容資源之所以被分享是具備這種功能和條件的,如想及時打破這樣被動的困境,便一定要實施全面的轉型和創新,只有這樣才可以打破現在這種僵局獲得全新的發展[2]。
(四)電視平臺優勢不斷被弱化
在新媒體還未誕生以前,電視可以說是媒體行業的寵兒,受到人們的喜受,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都非常喜歡和依賴電視;在新媒體誕生并發展廣泛普及之后,電視媒體以往的傳播優勢慢慢的被剝奪,現時期從我們身邊現實情況可以看出,不管是老人還是孩子,每人手中都拿著一款智能手機,人們對于互聯網所產生的依賴性現已遠超過過去人們對于電視的依賴,新媒體是一種全新傳播平臺,在人們的生活當中所具備有重要性是無可取替的,給人們帶來了更為真切的感官體驗。新媒體平臺相比與電視媒體平臺,更適合人們的現代化生活節奏與生活需求。
二、全媒體背景下的電視視媒體發展路徑
(一)重視內容的質量
互聯網時代是傳播渠道比較豐富的一個時代,大家對于傳媒內容有了全新的高要求。全媒體的轉型使得人們對于視頻內容的價值評判受到了阻礙和干擾,然而傳統媒體產業內容方面的管理并不十分完善,評估體制還有待提高,在現如今的泛娛樂時代,若要保證播出內容的質量,同時推動電視媒體不斷發展,便需不斷的構建完善的評價體系,在確保電視媒體內容積極健康的前提下,不斷提升電視媒體內容資源價值和經濟效益,由此才可以獲得更好的發展空間[3]。在電視媒體廣告和活動及節目的制定中,需對質量與創新兩方面提高重視度,即要有質量還要有創新,必須實現兩者的有效融合,結合不同人群的觀看內容需求,推出具有創新性,有內涵的節目,提高人們的電視媒體關注度。
(二)擴大播出渠道
現時期新媒體受到人們的高度喜愛與追捧,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其突破以往電視媒體傳播形式,創設了多屏互動傳播形式,與電視媒體的定時定點死板單一性的模式產生了較強烈的對比。因此,電視媒體如想獲得發展,便需不斷擴大自身播出渠道,從而使電視資源獲得多渠道傳播。新媒體時代下,可利用分屏傳播形式來解決電視媒體所遇到的困境,跨屏不只是簡單的多屏互動,更為主要的還是內容資源的加深整合和轉移,同時借鑒新媒體平臺發展優勢。例如,一些電視臺相繼推出移動客戶端,就以湖南衛視所推出的芒果TV來說,人們如想看《爸爸去哪兒》節目,便只能下載或是利用芒果TV平臺來觀看,而其他的平臺卻不能提供,通過這樣獨家播放的形式及與新媒體的融合,不斷擴大電視媒體傳播渠道。在原內容形式與傳播形式基礎上做出相應的改革和創新,讓其與時代發展、人們所需相統一[4]。
(三)充分展現傳播優勢
自新媒體誕生以來,以往傳統性的電視媒體其收視率呈現不斷下滑趨勢,電視媒體發展看上去是遇到了發展瓶頸期,但是電視媒體傳播公信度卻仍遠高過互聯網新媒體的傳播公信度,僅憑其這種絕對性優勢便可在全媒體背景下獲得生存及更好的發展。從當前情況可以看出,網絡媒體收入并沒有超過電視媒體收益,電視媒體相比于互聯網傳播媒介,在傳播公信力上仍是視頻廣告的重要投放平臺。除此之外,電視媒體始終被人們公認為是我國中央及政府精神傳播的重要渠道,相比于新媒體,管理比較嚴格,運行也非常有序規范,信息也是非常精準的,是人們最依賴的一種傳播媒體。
(四)緊抓觀眾需求
現時期,互聯網受到廣大群眾的青睞,除因其具備方便、實時、共享性以外,還因其比較重視受眾的主體地位。利用各類社交讓受眾主體間形成聯系。由此能夠發現,電視媒體需不斷創新發展模式與思想,同時在此基礎上還要深入的了解觀眾本身需求,不斷加強群眾交流與互動,創作人們喜觀的媒體信息及時事新聞,以觀眾實際需求為參考,與互聯網相融合,思考觀眾收視習慣,由此合理科學地調整經營戰略。
三、結語
總體來說,自互聯網誕生,不斷將大眾主體轉變成具備個性化區別的個體。所以電視媒體在這種形勢背景下,需合理、科學的做出相應的轉型和創新,合理利用當前的網絡優勢,融合互聯網,在全媒體背景下加快轉型,重視人們主體地位,受眾現實需求,促進電視媒體可以在互聯網高科技時代下獲得良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傳杰.新媒體環境下電視節目的發展策略分析[J].明日風尚,2016(15).
[2]向繼全.全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媒體的創新策略思考[J].社會科學:全文版,2016(3):252.
[3]胡俊平.全媒體背景下的電視媒體發展策略研究[J].電視技術,2015,39(6):62-64.
[4]李嶺濤,王艷.全媒體背景下電視媒體的經營模式創新分析[J].電視研究,2013(1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