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海軍


摘要:目的:在急診中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新活素進行治療后,探究其臨床治療價值。方法:選擇2018年01月份至2020年03月份,在急診展開治療的18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抽簽的方法進行分組,兩組中均納入92例患者,治療組采用新活素加以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收集并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結果:治療組有效率占比為98%(90/92);對照組有效率占比為77%(71/92)。即對照組數據占比低于治療組數據,有臨床不均衡性。對照組中患者的各項臨床治療數據比治療組的數據差,且經過統計學分析后,存在統計學意義。同時治療組中患者的不良反應百分比為5%,對照組中患者的不良反應百分比為13%。治療組的數據顯著低于對照組數據,具有統計學差異性。結論:在急診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治療中采用新活素治療,可以有效保護患者的臟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減輕其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提高治療效果和生存質。
關鍵詞:新活素;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542.2+2;R541.6
文獻標志碼:A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為心肌由于長期得不到足夠的血液濡養,使心功能受到嚴重損害,不僅僅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痛苦,而且也加大了患者的生理與心理壓力,極其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鑒于此,本論述選擇2018年01月份至2020年03月份,在急診展開治療的18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在急診中采用新活素進行治療后所取得的臨床治療價值。研究內容作如下闡述。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選擇2018年01月份至2020年03月份,在急診展開治療的18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抽簽的方法進行分組,兩組中均納入92例患者,治療組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42例,年齡范圍則在60歲~85歲;之間,均年齡在(72.51±2.7)歲。對照組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54例,年齡范圍則62歲~89歲之間,均年齡在(75.52±3.0)歲。所有患者均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表現:胸悶,呼吸困難,本研究得到了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許可,且患者均自愿參與其中,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對比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后P>0.05,即不具有正態分布統計意義,存在同質性。
1.2治療方法
184例患者均在入院之后實施抗凝、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同時應用硝酸酯類、β受體阻滯劑等常規治療方法;而治療組則實施新活素進行治療,即根據患者的血壓對藥物用量進行調整,如果患者的收縮壓超過120mmHg,則需要展開靜脈緩慢注射治療,劑量為1.5μg/kg,之后再按照0.01μg/(kg·min)的劑量給予患者治療,即靜脈滴注,時間為3~5d;如果患者的收縮壓在120mmHg之內,則可以直接給予患者0.01μg/(kg·min)的劑量給予患者治療,即靜脈滴注,時間為3~5d。收集并記錄兩組患者的臨床數據。
1.3評價標準
在展開分組治療的期間,需詳細記錄相應的數據,即顯效代表患者的各項指標均處于正常數據,且患者的呼吸情況得到了顯著改善。有效代表患者的各指標得到了緩解,但是呼吸情況改善較小。無效代表患者的臨床指標與癥狀均沒有改善,且有加劇的趨勢。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同時要觀察患者在治療期間有無不良反應發生。
1.4統計學處理
借助統計學軟件SPSS21.0將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的各項數據輸入其中,隨后展開數據分析和整體,對于臨床各項數據以t值檢驗,以均數±標準差代表計量資料;而治療有效率和不良反應則用x2檢驗,以百分比的形式代表計數資料。當P<0.05的時候組件數據有差異性,即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臨床治療有效率分析
治療組中顯效例數53例,有效例數37例,無效例數2例,有效率占比為98%;對照組中顯效例數29例,有效例數42例,無效例數21例,有效率占比為77%。即基礎組數據占比低于治療組數據,P<0.05,有臨床不均衡性。
2.2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數據對比
對照組中患者的各項臨床治療數據比治療組的數據差,且經過統計學分析后,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
2.3患者的不良反應數據分析
治療組中患者的不良反應百分比為5%,對照組中患者的不良反應百分比為13%。治療組的數據顯著低于對照組數據,P<0.05,具有統計學差異性。
3討論
對于急性心肌梗死而言,其在老年群體中具有發病率高、危害性大的特征,一旦患者合并心力衰竭則會增加患者的死亡幾率。優于此疾病在發作之前并沒有顯著的征兆,患者容易忽視,進而不能及時到醫院檢查,使得病情遭到延誤,而當患者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的時候,患者再去醫院檢查、確診的時候,往往其治療時間會耗費較長,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健康。以往急診中對此疾病均是采用規治療方法,即借助常見的藥物控制病情,以進一步改善患者的癥狀,但是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依然不是很理想,新活素即凍干重組人腦利鈉肽,結構和人體內分泌的內源性BNP結構具有相似性,應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治療中,新活素可以與血管平滑肌、內皮細胞鳥苷酸環化酶受體結合,進而使得細胞組織擴張程度變大,擴充動靜脈,減少心臟器官的荷載;同時新活素能夠對血管內由平滑肌細胞產生的內皮素與醛固酮物質加以抵抗,并且阻止近曲小管對鈉的重新獲取,從而改善患者的臟器功能;另外新活素能夠降低機體醛固酮和腎素的滲出量,一次降低患者心臟器官的前后負載程度,從而提升臨床治療效果。經過研究得知:治療組有效率占比為98%(90/92);基礎組有效率占比為77% (71/92)。即基礎組數據占比低于治療組數據,P<0.05,有臨床不均衡性。基礎組中患者的各項臨床治療數據比治療組的數據差,且經過統計學分析后,P<0.05,存在統計學意義。即本論述采用新活素治療之后,其能夠有效作用于患者中,從而對呼吸困難急性失代償心衰患者發揮治療的作用,進而有效的舒張血管,減低患者的心臟的負荷,加快血液流速,進一步濡養心肌組織,以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同時新活素也具有利尿的效果,以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和預后生存質量。
將新活素應用在急診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力衰竭的治療中,能夠有效保護患者的臟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數,減輕其臨床癥狀,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的幾率,提高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