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互聯網+”的浪潮勢不可擋,高新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在社會上廣泛應用,大數據,云存儲、云計算成了網絡名詞,高校會計管理工作抓住機遇,開啟高校會計工作改革,利用網絡技術提升了會計核算信息化水平,創新核算方法和管理理念,面對時代的不斷發展和先進的網絡技術發展,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問題的探析顯得十分必要。
關鍵詞:互聯網+;會計資料;無紙化
伴隨信息化社會的到來,計算機信息技術應用的廣泛與互聯網的普及日趨成熟,社會各行業辦公朝著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高校會計管理工作在鋪天蓋地的“互聯網+”浪潮中,借助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手段,為新型會計管理服務,使得會計信息化改革步伐不斷加快,高校會計資料“無紙化”辦公時代成為會計發展必然趨勢。
我國財政部于2014年1月開始施行《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以下簡稱《規范》), 首次公開提出“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規范》中第四十條、第四十一條明確規定企業內部生成的會計憑證、賬簿等會計資料,企業獲得的外部單位或個人證明的原始憑證和其他會計資料,按有關規定可不輸出紙質化資料,在政策層面做出了無紙化的突破,同時推進了會計工作信息化進程,提高會計核算工作效率,節約社會資源,對單位乃至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一、高校會計資料存檔管理的現狀
隨著信息科技時代的飛速發展,高校的經濟業務也從簡易單一向多元化發展,如教學活動、科技研究、學生實踐等各種業務日益增多,隨之帶來的相關經濟業務工作量也在大量增加。又因著會計工作的特殊性,受傳統文化習慣影響,事事講究“有根有據”,每一項經濟業務都需要大量相關的原始憑證留底備查,視為“證據”,每一份會計資料都是“證據”。為了便于查詢,各種相關會計資料還需要按專門的方法歸類整理,裝訂成冊,并需要存放在環境合適的檔案存放地點,安排專職管理人員。近年來,因為高校發展需要,應對各種科研專項檢查、不定期巡視檢查、審計等,均需要從財務入手,翻閱憑證,復印留底成了常態工作。
最新的《會計檔案管理辦法》于2015年底發布的,具體實施已經過去五年了,但真正落到實處的“符合一定條件的,單位的電子會計資料保存方式可僅表現為電子化形式,形成無紙化會計檔案”的企業應該少之又少,更何況作為事業單位的高校,迫于繁重的巡視檢查、審計任務,會計檔案保管室內還存放著大量已超過規定保存期限的但仍存放中的會計資料,也不敢隨意銷毀,只能越積越多。但陳舊的會計資料都是以紙張為運載工具,以手寫或打印形式記錄,在經過歲月洗禮,多次檢查翻閱復印,容易出現僅憑簡單粘貼裝訂的細小附件,脫落、丟失,或記載字體模糊不清等不可避免的問題,種種現象都表現出,傳統的會計資料管理已經跟不上新“互聯網+”時代高校單位財務信息化管理的步伐,結合財政部的“無紙化破冰”,推進高校財會資料無紙化管理改革是必然趨勢。
二、高校會計資料實行無紙化管理的意義
高校正常的運作工作離不開良好的財務管理,對高校發展方向有著一定的指向作用,而財務核算是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今,高校財務管理在互聯網+時代中,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逐步走向會計核算網絡化,隨之也促進了會計資料的無紙化進程。
(一)會計資料無紙化是高校適應會計信息化的必然趨勢
當下社會科技技術發展飛速、計算機應用技術日漸進步,逐漸成為社會經濟重要組成部分,互聯網+時代社會中各個行業多傾向于信息化、智能化、自動化辦公,對網絡技術應用大幅提高,尤其是高校會計行業為了適應新政府會計制度,雙軌制核算,就需要打破傳統原始習慣,對互聯網進行高效應用,與其同時催生了大量的電子會計資料,在大數據背景下,會計核算向著信息化和無紙化方向發展已然是勢在必行。
(二)會計資料無紙化對財務管理工作提供便利
以會計核算信息化為基礎,高校會計資料實行無紙化管理,電子記賬憑證使會計核算加快了運算速度,精準計算,快捷報送會計報告,提升了會計工作的質量。同時,其在很大程度為財務管理內控發揮著積極的影響,不僅為上級管理部門、外部審計工作以統一標準提供更便利的集中監管,加強監督力度,使會計審計檢查變得迅速有效,高效及時地防控各類財務風險,堵塞漏洞,真正做到事中控制。
(三)會計資料無紙化有效減少財務運行成本
會計資料無紙化最明顯的表現是減少了對紙張的使用,進行了環境保護,減少了林木資源的耗費,低碳環保,還減少了人工裝訂、打印耗費、保存空間、保存管理等工作浪費。實行會計資料無紙化,大量報銷憑據查詢,會計核算數據匯總、均可以通過會計信息化核算系統內完成工作。此舉不僅減少了辦公耗材的成本,同時減少了人員成本。
三、高校會計資料實行無紙化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縱然高校會計資料無紙化是順應互聯網+時代改革的必然趨勢,但高校會計在過去的長久歲月里,會計人員已經習慣了原有傳統的紙質化儲存保管,以及相關管理方法,現時想打破傳統,創新改革,對于高校會計資料管理工作是機遇更是挑戰。
(一)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對網絡軟硬件技術要求較高
在軟件上,會計資料要達到無紙化便要求相關會計核算行為都應通過計算機技術網絡化系統進行,對此產生的會計資料數據都在計算機中生成、處理、審核、存儲、傳遞等。這一層面就需要強大的網絡化技術系統提供支持,如:會計電算化系統、網上報賬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工資自主核算系統等,各類經濟事項通過不同信息系統處理,把相關處理結果傳送到總賬系統匯總存儲。這些信息系統都要求強大的計算機應用技術進行個性化編程與維護。在硬件上,無紙化對會計人員使用的計算機硬件配置要求較高,因為需要運算并存儲龐大的電子數據。同時無紙化會計資料涉及會計審核簽名環節,還需要與外部實現數據共享關聯,使會計資料溝通無障礙,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數據端口,便于電子簽名審核、教職工網上自助報賬等。因此,高校會計資料實行無紙化管理需要保障會計電子信息安全、網絡速度暢順,建立健全的網絡系統,加強計算機技術維護,在網絡支持跟得上改革步伐。
(二)完善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網絡安全與相關制度
會計資料無紙化是會計資料通過以電子信息數據形式保存在計算機存儲器等電子介質中,具有無形性,不通過網絡技術查詢,就看不到,從而就產生了數據安全隱患。無紙化與傳統紙質文件不同,會計資料在一個開放的網絡中傳遞,沒有安全的防護措施,容易被篡改、竊取等,并看不出修改痕跡。高校需要加強會計核算相關資料的保密工作,首先從數據網絡安全防護著手,采用有效手段,防止在資料傳遞過程中被篡改,維護好會計電子資料備份系統,提高網絡安全性,有效防范意外或人為損害電子資料;另外,隨著會計資料電子化進程日益成熟,國家層面應加快健全會計核算信息化相關法規體系和會計資料無紙化網絡安全標準體系,單位層面必須規范會計信息化核算中的操作方法,保障會計網絡核算的精確度,制定并落實相關系列的會計工作制度,規范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行為、端正作風。
(三)加強培養專業會計人員
會計核算信息化與會計資料無紙化是運用互聯網+時代的先進技術為會計工作提供科學的工作方法,提高財務管理工作效率。會計核算改變傳統記賬方法,向信息化和無紙化發展,就必然會對會計人員的工作技能做出新的要求,不僅得具備會計專業知識,還需要熟練掌握計算機網絡技能。第一,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專業技能培訓。建立一定的周期, 定期開展高校會計人員對于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相關知識、專業計算機技能的培訓,保證會計工作人員掌握最新的專業技能;第二,提升會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加強學習會計資料無紙化相關法規,在會計信息無紙化管理的發展過程中要做好保密工作,防控違法違規的漏洞,從自身觀念轉變,從傳統的會計工作中突破,做到廉潔自律,奉公守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會計資料無紙化在“互聯網+”時代是順應潮流而生,財務管理工作創新改革,高校會計資料的無紙化管理儼然成為會計核算信息化改革的重要部分。現階段,全面實行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無論是理論或是實踐,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有待進一步探索。本文通過分析高校會計資料管理現狀,提出實行高校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應注意的問題與相關措施。要做好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工作,我們必須從多元化入手,從理論到實踐認真探討,加強信息技術能力提升,借力國家制度保駕護航,注重會計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
參考文獻:
[1]何施陶,張紹婉,霍茵.高校會計資料無紙化管理研究[J].商業會計,2018(23):92-93.
[2]鐘敏.“互聯網+”時代高校會計管理的應用研究[J].智富時代,2017(10):209.
[3]郝蕾適,穆雄飛,孫璟琨等.事業單位會計無紙化辦公平臺建設研究[J].財會學習,2018(16):100.
作者簡介:
鄭曉丹(1990.12-),女,漢族,廣東廣州人,會計師,廣東科貿職業學院,研究方向為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