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足球進校園活動”是政府在足球領域實施的重要政策,中職學校也應抓住機遇,構建獨具特色的校園足球文化。中職校園足球文化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國家大力發展足球運動的縮影。本文首先分析校園足球文化的含義,其次闡述中職校園足球文化推廣的現狀與問題,最后提出中職校園足球文化推廣的具體舉措并作出總結。
關鍵詞:校園足球文化含義;中職校園足球文化的推廣;現狀與問題;實際舉措
一、校園足球文化含義
校園足球文化是足球運動常年在校園開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習慣,是校園足球發展和進步的精神屬性也是校園足球不斷改革和創新的文化積淀。足球作為世界第一大運動,擁有著世界上最多的球迷和參與人數。足球的發展有著廣泛的人員基礎,并且其自身的魅力和運動過程中體現的精神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投身于其中。例如每四年舉辦一次的足球世界杯獲得關注度是不亞于奧林匹克運動會重要賽事,足球作為體育精神文化傳播的載體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給越來越多的普通人尤其是學生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近十多年來我國大力推進校園足球戰略,從校園中選拔優秀的足球人才為我國足球事業不斷進步積累人才基礎。校園足球活動的開展是通過各式各樣的實踐活動來影響學生并吸引越來越多的學生參與到足球運動中,這對于中職院校的體育教學效果也有一定的帶動作用。校園足球文化的營造是學校和學生兩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學生樂于參與足球運動,學校積極舉辦足球活動或比賽,長此以往校園內部就能夠逐漸形成以足球運動為基礎的文化氛圍,學生們也能夠因為足球運動而不斷促進自身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未來學校應當以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素質為目標,不斷提升中職學校學生的體育運動水平尤其是足球運動水平。校園足球文化系統在構建過程中應當將制度、人才和精神等要素融入足球文化系統中,不僅需要完善的足球基礎設施更需要系統的足球訓練方法和人才培養制度。中職院校的領導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運動愛好,盡量平衡好理論知識與體育運動之間的關系,在保證學習成績和未來發展的前提下堅持營造校園足球文化,為國家足球人才庫提供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才。
二、中職校園足球文化推廣現狀與問題
(一)中職校園足球文化推廣現狀
由于中職院校在人才培養的目標上與高中等并不完全相同,中職院校更強調學生的職業屬性和實踐能力,所以大部分的教學資源都投入于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和實踐水平上,但專門針對體育教學的資源卻很少投入。這種教學資源分配不均勻且學校對體育教學重視程度有待提高的現象,直接影響了校園足球文化的推廣,讓中職院校在營造和推廣校園足球文化時并不具備堅實的基礎。除此之外,中職院校開展足球教學的體育教師的專業程度也有待提升,這是影響中職校園足球文化推廣的另一重要原因。專業的足球老師在所有中職院校體育教師中的比例比較低,多數足球課程是由非專業型足球教師來進行開展,因此教學的質量和教學的效果就很難達到要求。部分中職院校也會嘗試外聘足球教師來開設足球課程,但外聘教師的數量以及開設課程的次數遠遠不能夠達到中職院校學生的實際需求,有一些中職學校的籃球水平、田徑水平或排球水平都非常高,但足球水平迫于學習足球的人群基礎不足以及足球基礎設施的簡陋而很難有效地開展。中職校園足球文化推廣比較艱難,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足球底子薄和參與足球運動的人數少,再加上學校對于足球運動也有重視程度不夠等方面的原因,這些因素都會影響教學的質量和效果。部分中職學校在開設足球課程時與其相配套的系統和制度比較混亂,教學方式和方法也不夠新穎,體育教師并沒有足球領域的豐富教學經驗,所以課堂管理的效率和能力都較低。
(二)中職院校校園足球文化推廣問題
1.運動基礎差
盡管多年來國家體育總局已經提出發展校園足球的口號,但是中職校園足球項目的開展和足球文化的推廣卻跟不上我國整體足球發展的腳步。雖然國家體育總局以及各地政府也頒布了多項專門針對發展校園足球的政策和方案,但是真正落實并起效的政策卻不多,盡管不同年齡階段的校園足球發展如火如荼,從上到下政府和體育部門的主管人員都對校園足球文化的推廣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真正在基層已經成型的足球社團或足球群體數量并不多,足球運動在我國真正參與的人數和比例非常少。中職院校在整個社會足球推廣不順利且發展面臨困境的大環境下很難獨善其身,中職院校領導也很難專門為培養優秀足球人才而調動現有大量的教學資源,學校人才的培養目標與校園足球文化的推廣目標之間的不匹配是中職院校不重視足球文化營造和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社會足球文化和氛圍缺乏加上中職院校自身對于足球運動重視程度不夠,這兩方面原因共同做影響著校園足球文化的推廣進程。
2.足球底子薄
基礎設施不足也是影響校園足球文化推廣的另一重要原因,由于足球場的用地規模和用地標準要高于籃球、排球和田徑等運動項目場地的要求,所以很少有中職院校愿意投入大量的資金來修建高質量的和完善的足球場地。在我國少數的一線城市中部分中職院校內部的足球基礎設施的水平較高但是場地數量有限,只能是在占用其他運動場地比如籃球場或排球場地來擴大或建設足球場地。我國一些二、三線城市的中職院校足球基礎設施尤其是足球場地,雖然符合標準但是管理較為落后,很多足球場地已經常年不受學校管理而逐漸失去了使用價值。整體上看,我國大多數中職院校的足球場地基本上屬于待使用狀態,真正擁有較為標準且完善的足球場地的中職學校數量不多,大多數中職學校的足球場地的利用率非常低。
3.足球活動和比賽少
足球活動和比賽次數少是影響中職院校校園足球文化營造和推廣的主要原因之一。足球活動和比賽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中職學校領導并不重視校園足球,校園足球文化的營造和推廣必然以各式各樣的足球活動和比賽為基礎,比賽和活動是吸引學生的重要抓手也是校園主流文化的風向標,所以校園足球文化的營造和推廣需要在學校領導充分的重視前提下才能夠發揮出學生們潛能,才能夠讓熱愛足球運動從足球運動中找到快樂。另一方面是由于中職校園足球文化宣傳不到位。校園足球文化的推廣離不開宣傳的重要性,恰如其分的宣傳方式和內容能夠使校園足球文化的推廣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足球運動口號、標語和足球宣傳海報等,通過大力宣傳足球有關的標語口號和咨詢來讓校園中的學生們能夠時時刻刻接受體育足球方面的信息,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運動方式,讓學生們走出教室接觸足球運動、參與足球運動并逐漸熱愛足球運動。
三、中職校園足球文化推廣策略
(一)基礎建設中推廣校園足球文化
校園足球的發展符合我國教育教學的基本國情,在國家大力提倡發展校園足球戰略的基礎上,中職院校應當考慮增加足球基礎設施以及相關領域的資源投入量,例如從修建和管理足球場地入手,首先讓學生們有機會和專門場地來參與足球活動。中職院校可通過廣泛地宣傳來在校園中營造足球運動氛圍,構建具有本校特點的足球文化并不斷吸取先進地區的學校在足球文化推廣方面的經驗,真正使校園足球運動不僅為學生的身體素質的提高提供幫助,而且也為特色校園足球文化的營造提供幫助。因此中職學校領導應盡可能調動學校的資源來建設高標準與高質量的足球場地,重新規劃學校運動課程安排。例如在足球場地的四周張貼醒目的足球宣傳標語和口號,讓學生們在運動期間能夠深深感受到學校營造起來的足球氛圍,帶動學生們全身心的投入到足球運動中。
(二)日常生活中推廣校園足球文化
校園足球文化的推廣離不開日常的生活的點滴積累,所以中職院校老師要將目光著眼于如何在生活中滲透足球文化,讓學生們時時刻刻處在足球氛圍的縈繞下。在校園中彰顯足球文化的途徑方式比較多但各個學校要根據自身情況來進行確定,充分結合院校所在地區的足球文化來營造足球文化的宣傳氛圍。例如中職學校可以通過校廣播臺每日定期播報足球信息和新聞,讓學生們時刻了解正在發生的全省、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足球運動賽事情況,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們的運動習慣,讓學生們能夠在反復的宣傳中加深自己對于足球的印象,增加自身對于足球運動的喜愛程度從而慢慢讓學生們自愿參與到足球活動中,而不斷提升他們的足球運動水平。除此之外中職院校也要從學生們的日常生活軌跡上下功夫,尋求校園生活與校園足球文化的契合點。例如在校刊校報上定期刊登足球人物訊息或足球賽事信息,刊登國家對于校園足球的政策。讓學生們能夠時刻了解國家政府在推廣校園足球和營造校園足球文化上的實際建設舉措,充分利用校園內部各塊場地來營造濃郁的校園足球氛圍。
(三)課下活動中推廣校園足球文化
課下的足球活動是課上足球教學的延伸也是校園足球文化的擴展,中職學校除了要制定出科學合理的課上教程外,還要在課下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各類學校組織的或社會舉辦的足球活動與比賽,抓住一切機會來提升學生的足球運動水平和培養學生的足球運動習慣。例如中職學校為了提高本校的足球運動水平和加快校園足球文化推廣,鼓勵所有同學參與各種校級的足球比賽并對那些能夠取得優異成績的團隊給予獎勵,同時讓學生們能夠有機會參與省市級青少年足球比賽,讓學生們在參加省市級校園足球賽和青少年足球錦標賽的過程中積累比賽的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足球運動水平,在與其他足球隊交流和切磋的過程中也能夠學到先進的經驗。
四、總結
綜上所述,校園足球文化是中職學校培養綜合型人才的重要載體。校園足球文化的推廣既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也有利于為我國足球事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雖然目前中職院校足球文化的推廣出現了一些問題,但隨著中職學校領導的重視、全社會足球界人士的共同努力和不斷完善的校園足球運動發展環境,越來越多的學生將會自愿選擇足球運動,校園足球文化也能夠自然而然得到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敏.以校園足球文化推動中職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路徑[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4):80+82.
[2]劉忠偉,郝寶泉.中職校校園足球文化建設的可行性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1):133-135.
[3]賴志森.中職學校校園足球發展的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7(10):172+ 122+150.
作者簡介:趙曉飛(1986-),女,漢族,河南開封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