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2004年,我國在全國范圍內、針對各級各類學校的學生體質健康實施綜合測試工作,并為之出臺了《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試行方案)》這一標準條例,為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提供了必要的政策支持。但是,在多年的實施過程中,很多教育工作者發現大學生體會測試并沒有很好的反映出大學生的真實體質數據,測試工作存在多方面的阻礙,并且其數據時效性很差。在文本中,筆者將會以現階段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與影響因素為切入點,例如流程與測試器材等等,針對其問題的解決辦法進行初步分析與探討,希望借此可以推動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進一步完善。
關鍵詞:大學生體質測試;體質健康測試;測試數據
自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對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始終保持著高度的重視,同時,為了不斷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也出臺了大量的政策法規與條令。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教育部門聯合國家體育總局,在政府財政支持與政策領導下,針對大學生體質測試標準與流程不斷進行改革與完善,其目的在于,使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可以更好的反映出學生真實身體素質水平,并希望可以為學生自身提供強化建議。但是,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干擾,很多高校的測試過程問題不斷,其結果即不能反映出學生的真實身體水平,也缺少時效性。追溯這些問題的根源,可以大體總結為人為因素與客觀環境因素。其中,人為因素是造成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失效的核心主導。
一、造成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失去時效性的主要因素
(一)學校領導重視程度不夠,視線僅關注于學生本專業成績或學分等,沒有意識到素質教育的本質
素質教育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而這其中,也包含了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但是,在長期的教育過程中,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大部分高校的領導對學生體質健康并沒有投入足夠的關注,即使是在全面開展體質健康測試后,仍然沒有將其作為重點工作內容。而高校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規模較大,其需要學校各層面領導與部門進行全面協調配合。但是,很多人卻單純的認為這只是一項體育教研室工作的常規內容。因此,在具體的工作落實與協調中,存在大量的溝通與實施問題,各項工作都在被動推進,甚至有些選擇測試內容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與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究其原因,是學校領導層思維方式的固化,沒有將學生身體素質教育的真正內涵作為日常工作的指導方針。
(二)大學生自身對體質健康測試的抵觸,學院沒有進行系統性宣傳
受到應試教育及家庭寵溺等因素的影響,多數大學生在入校時,其體質相對薄弱,耐力很差,缺少吃苦耐勞的精神。大學生在參與體質健康測試時,多數處于應付的心態,并沒有將自身的健康水平予以真正的表達。同時,許多學校在開展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時,并沒有對其進行必要的宣傳工作,很多測試都是臨時通知,學生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參加,其積極性與熱情沒有被充分調動。并且,測試過程的安排也沒有進行精心準備,學生的參與心態很差。多方面的因素導致了學生自身對測試過程的不重視,測試中經常出現冒名頂替、作弊等行為,測試整體工作的時效性完全喪失。
(三)沒有投入必要的人力與物力,安全保障措施匱乏
很多高校的體質健康測試工作單純由體育教師來主導負責,但是,體育教師的日常教學任務十分繁重,尤其是我國近些年興起的民辦高校更是如此。在這一背景下,體育教師在安排測試工作時,只能占用學生的休息時間,并且,也沒有配備足夠數量的測試設備,直接導致學生參與過程積極性很差,認真程度不足。近些年,我國大學生入學的平均體質越來越差,直接導致在測試過程中經常出現各類安全事故,并且,大部分學校也沒有在測試過程中配備足夠的安全保障人員,直接導致很多教師在進行測試時,為了不發生意外,片面強調安全第一,而這種心態,更是直接拉低了學生自身對體質健康的重視程度,與我國相關政策要求完全背道而馳。
(四)測試過程缺少統一的標準要求,測試環境安排不夠合理
有些高校因體育教師數量較少,在對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時,甚至有臨時讓其他學科教師頂替的現象出現,同時,在進行測試前,也沒有對這些教師進行必要的技能培訓,各個教師之間的測試標準與要求也是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測試項目,相同身體素質的學生測試出來的數據都可能會大相徑庭,測試結果數據與學生的真實體質數據之間存在很大的偏差。同時,很多學校內部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測試場地不夠充分,在進行體質健康測試時,會出現臨時使用教室的情況,例如在進行身高測試時,單純在墻上標注大體的身高范圍數值,測試過程很難得到專業性保障。
(五)對免測條件沒有進行細化,缺少必要的規則制度
很多學校為了減少學生意外事故的發生可能性,過分強調安全第一,對學生的免測條件沒有實施嚴格執行,實際測試時,也只是在一年的特定時間段內進行,如果學生在這一時間段因自身身體問題,沒有參與測試,那么這一年都將會失去測試的數據與成績。因此,在這種不完善的測試制度條件下,大量學生申請免測,而體育教師在收到學生的免測請求后,也沒有進行細化考量,并且,學生在申請免測后,對其自身將不會產生任何影響。
從以上幾點分析可以看出,當下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過程漏洞頻發,而造成這一現狀的根源卻有很多,例如:領導人員不重視、學生不愿參與、測試標準不規范、測試場地與器材簡陋、沒有完善制度保障等等,這些現實存在的問題如果不予解決,那么我國當前所表現出來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時效性失效的現狀,將永遠無法得到根本性轉變。
二、解決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失真的相關措施探討
落實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目的,是將測試結果作為學生改變體質的指導性資料,讓測試結果與學生自身息息相關,讓學生從主觀意識層面改變對體質健康數據的看法,主動去改變自身,不斷鍛煉自己,提高自身吃苦耐勞的精神意志。想要實現這一目標,每一個高校都需要首先落實《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所提到的所有政策法規,自上而下的改變對體質健康測試過程的觀念,提高關注程度,完善現行制度中存在的漏洞,完善測試過程中的標準制定工作,建立合理有效而又標準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過程。
(一)學院及學校領導層需要創建專門的體質健康測試負責機構,從管理上提高對其重視程度
學院及學校領導層面的重視程度,將會直接影響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實際落實程度,也直接影響每一個學生對測試過程的看法,我國現階段所出現的體質健康測試結果時效性喪失的問題,從這一角度去分析,領導機構與相關負責人需要擔負主要責任。為了讓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學校需要設立專門的體質健康測試負責機構,機構內部需要涵蓋輔導員、學院領導、學生團體管理層、校醫等等各方人員,由校長親自主持整體推進工作,各個部門之間全面協調,在測試工作開始前,做好一切必要的準備工作,校醫團隊也需要參與到安全保障工作中,對每一個學生在測試過程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予以評估,及時發現各種可能存在的潛在危險。學校需要將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提高到最優先水平,不斷加大其資金投入,為測試過程提供充足的設備保障,并且對負責測試過程的教職工予以必要的勞務補助,激發其參與熱情,多角度全方位改變管理層面對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看法。
(二)測試開始前進行必要的動員,并將測試結果與學生實際利益掛鉤,激發每一位學生的參與熱情
學生是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的真正主體,所以,學生對測試過程的看法,將會直接影響測試結果的真實性。在開展體質健康測試前,學校的體質測試委員會需要召開必要的動員大會,各院系、班級也要組織相應的動員活動,讓每一位學生認識到體質健康測試的真正目的。在進行測試前,可以適當組織相應的培訓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提升學生的緊迫感與責任意識。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校需要完善測試制度,在落實國家相關政策的前提下,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進一步發布一些有針對性的政策規定,讓測試成績與學生的學業成績相掛鉤。在新制度與規定中,讓體質健康的測試結果對其利益造成影響,在測試不通過的情況下,不允許學生參與一些評優活動,實際的測試結果也與其畢業成績相互關聯,進而從主觀意識層面轉變學生對體質健康測試活動的看法。
(三)規范測試的整體流程,配備足夠的測試人員,同時對測試內容予以擴展,并做好必要的信息反饋
學校在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時,需要將其當成課程考試的形式來對待,設置必要的測試場地,配備充足的測試人員,并對整體的測試流程予以明確規定,每一項測試都要有嚴格的測試標準,同一項測試需要存在兩個以上的教職工作為必要的監督人員。在實施測試前,需要對測試流程予以必要的模擬,根據模擬過程對測試項目的先后順序予以調整,充分考慮每一項測試所需要消耗的時間,以及單位時間內可完成的測試數量,充分考慮學生的體能消耗狀況,降低整體測試壓力,降低不同測試項目之間可能存在的干擾性,減少測試時學生出現大量排隊與擁擠的情況。同時,為了讓測試結果可更全面反映學生的真實健康數據,可對測試內容進行適當拓展,在進行體能測試的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普查測試,對其心理及社會適應能力、生活習慣及肌肉協調能力等進行更為深入的了解與評估。在完成測試工作后,體質測試委員會需要在徹底統一的標準下,對測試結果進行評估,并將實際的測試數據結果與健康評估結果發放至每一位學生的手中,讓學生可以看到自身的真實健康水平。同時,數據發放過程注重私密性,禁止采取公開性質,避免因某些數據的公開而引起學生的情緒波動。學校也需要針對學生存在的體質問題,開展必要的健康訓練。
(四)建立體質健康測試長效機制,規范測試管理過程,強化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創建更為積極的鍛煉氛圍
從大學生入校開始,學校就需要為其創建體質健康數據檔案,對學生的每一份測試結果都要進行妥善保管,并在每次完成測試及學年結束時,將檔案數據以書面報告的形式發放給個人。輔導員需要認真了解每一位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通過合理的手段,為每一位學生提出合理的鍛煉建議,并予以適當的跟蹤監督,同時,做好心理輔導工作,避免出現情緒化的心理波動。學校需要豐富校園鍛煉器材,在院校運動會的基礎上,在院系與班級內部多組織一些小型的體育競賽活動,增加活動的趣味性與參與性,讓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滿足感與樂趣,充分培養并活躍體育氛圍,從精神層面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運動精神。
三、結束語
學生擁有健康的體魄,是一個民族強盛的象征,更是一個家庭的真正財富,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成長,而社會更是需要這些學生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去創造更多的價值。真正落實體質健康測試工作,確保測試結果時效性,不僅僅是對教育政策的負責,更是對學生未來的健康負責,對我國全面實現素質教育、實現國家全面復興負責。
參考文獻:
[1]朱麗麗,侯毓嶺,蔣蘭新.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中運動損傷的調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28(04):62–63.
[2]朱春,郭暢.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內容與意義[J].現代交際,2020(03):155+154.
[3]鄧鳳蓮,王少毅.基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數據分析的教學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02):129–131.
[4]孔楊.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問題反思與策略優化[J].運動精品,2019,38(11):107–108.
作者簡介:陳娟(1984—),女,江蘇南京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