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體育事業的迅猛發展,短跑田徑項目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運動員成績提高的關鍵性因素,體能訓練的開展可以促進運動員器官系統功能的強化,改善運動員身體形態,最終達到提高成績的目的。與此同時,體能訓練的開展效果,關乎后續運動員戰術、技術訓練整體效果,影響到運動員傷病預防能力的養成。基于此,本文針對短跑田徑項目體能訓練的重要性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體能訓練;田徑;重要性;短跑項目
體能又被稱之為體適能,作為體質的核心組成,體能表現為個體器官系統技能在相關活動期間所體現出的能力,依據科學訓練項目、訓練計劃的開展可以實現對體能的提升。而在以往短跑田徑訓練中,大部分教練人員與運動員認為短跑無須進行體能訓練,僅需對速度核心專攻。其實不然,體能訓練的開展直接影響到短跑運動員的體能成績,也是后續相關訓練開展的基礎關鍵。科學開展體能訓練可以在提升運動員成績表現的同時,促進運動員身心健康發展。也正因此,進行體能訓練重要性的深入探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體能訓練重要性闡述
短跑田徑項目距離短、時間短,比賽結果懸念較大。而縱觀現階段短跑田徑的發展,其中運動員技能水平的提升,與自身體能水平的提高存在緊密聯系。雖然短跑田徑項目屬于速度類競技項目,但是在運動員競技能力構成中,體能水平占據主導位置,也就是說體能水平的高低決定了運動員能否在激烈的比賽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體能訓練成為現階段各個運動項目中必須開展的訓練環節,若在田徑短跑項目訓練期間未重視對體能訓練的開展,不僅會影響到運動員競技水平的提升,甚至會導致運動員競技能力的下降[1]。所以,必須在具體訓練期間借助科學理論指導與方法開展體能訓練,并非是通過簡單的跑步訓練、身體鍛煉就能達到體能提高的目的。而是需要基于對運動員身體機能情況的具體掌握,合理增加運動員訓練強度和負荷量,以此實現對競技水平提升。專項體能訓練是運動員必須開展的訓練環節,是對運動員不同身體部位開展針對性的強化鍛煉。所以,針對短跑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開展,需要從力量、耐力、協調、速度以及耐力五大素質方面綜合鍛煉,最大化發揮出體能訓練的作用和功能。
二、短跑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
(一)體能訓練內容
短跑田徑運動員體能訓練的開展,具體訓練內容包括:(1)基礎體能訓練。①體能常識。其常識內容包括運動解剖學、生物力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理學、生物化學、心理學等。②一般素質訓練。訓練涉及力量訓練、耐力訓練、協調訓練、速度訓練、柔韌訓練、靈敏訓練。(2)專項體能訓練。該項目訓練的開展涉及①內部機體體能訓練,包括專項力量訓練、專項速度訓練、專項柔韌訓練、專項速度力量訓練、專項耐力訓練以及專項協調靈敏訓練。②環境與機體結合體能。該訓練項目內容具體包括抗時差訓練、抗炎熱訓練、抗眩暈訓練、抗寒冷訓練、抗缺氧訓練、抗干擾訓練。(3)綜合體能訓練。綜合體能訓練涉及運動員比賽實踐能力、訓練運動能力等訓練[2]。
(二)力量訓練
力量訓練具體包括:
1.上肢訓練
運動員上肢力量訓練下項目包括:①伏地挺身。運動員預備階段保持兩手撐地姿勢,雙手需與肩同寬,兩臂伸直,雙腿表現為并攏狀態,腳部前腳掌處于撐地的狀態。訓練過程中,運動員必須保持身體平落,肘關節高出背部,兩臂呈現出彎曲狀態,然后將兩臂逐漸推直,最終雙臂保持直線狀態為1次訓練。②定點手爬。準備階段運動員雙腳呈現出并攏站立狀態,訓練期間身體前屈,運動員雙手觸地并逐漸向前爬動[3]。③側邊單支撐。運動員準備階段保持俯撐姿勢,訓練期間運動員身體逐漸朝左或右轉動,保持側身面對地面,而另一只手臂則需叉腰。④臥推杠鈴。在平椅上保持平躺姿勢,訓練期間手握杠鈴進行推舉。⑤負重擺臂。訓練期間依據運動員具體身體素質,選用0.5~1kg啞鈴開展擺動練習。⑥彈力練習。借助平衡墊等器具開展平衡練習。
2.核心力量訓練
核心力量訓練具體包括①仰臥起坐、②收腹兩頭起、③背肌兩頭起、④測周抬腿、⑤異側手腳伸展、⑥超人異側手腳伸展、⑦側支撐臀部抬降等。
3.下肢力量訓練
下肢力量訓練開展,具體訓練項目內容包括①杠鈴負重、②高舉健身球兔子跳、③臺階跳、④正面箱子跳、⑤左右箱子跳、⑥四方向弓箭步、⑦十字交叉跳、⑧弓箭跳步、⑨提踵練習、⑩啞鈴下蹲轉體[4]。
(三)協調素質練習
針對協調素質練習的開展,具體訓練下項目包括:①跨欄坐擺臂、②交叉轉體轉髖、③振臂提膝、④原地轉髖、⑤行進間轉髖交叉走、⑥側身行進轉髖、⑦雙臂環繞大步走、⑧兩手抱頭練習、⑨提膝轉體練習。
三、短跑田徑項目運動員體能訓練建議
(一)體能訓練觀的終身樹立
需要注意,在具體訓練期間教練人員需注重為運動員樹立終身體能訓練觀,作為相關活動的開展的基礎,體能同樣是生命活動發展的關鍵所在。而為運動員樹立終身體能觀,可以正確引導運動員認知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并主動參與到體能訓練中,為運動員強化體能素質打下良好基礎。
(二)合理安排訓練內容
教練人員在具體訓練期間,必須合理為每一位運動員設置合理的體能訓練量。實際訓練過程中,結合每一位于運動員的具體身體素質、運動負荷,為運動員設置合理的體能訓練強度與負荷,確保運動員在每次訓練過程中都有所收獲,并避免運動員在訓練期間出現受傷、損傷的情況。其次,結合實際情況,對不同的體能訓練方法進行合理優化,特別是針對運動員柔韌、協調以及靈敏等運動素質的訓練,必須保證其訓練方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5]。最后,教練人員在訓練期間應多組織開展運動員之間的訓練賽,避免在真正的短跑項目競技過程中運動員過于緊張。
(三)樹立體能訓練意識
教練人員與運動員必須正確認知體能訓練的重要性,切不可在具體訓練期間只開展技術訓練而對體能訓練忽視。認知技術訓練若脫離體能訓練的高質量開展,即使技術訓練再合理,強度再大,都無法起到較為明顯的訓練效果。教練人員必須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對體能、技能訓練相互協調,將體能訓練與技能訓練法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為體能訓練的高效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四)強化掌握理論知識學習
上文提及體能訓練期間涉及運動醫學領域諸多知識內容,教練人員需要在初期訓練階段要求運動員對相關理論知識進行強化學習,引導運動員正確自身訓練的開展,并在訓練期間積極開展自我監督,避免在運動期間出現運動損傷,配合對醫學、營養學等理論知識,正確調理自己的身體素質,實現運動員技能水平的促進,最終在競技賽場中充分展現自己的實力[6]。
四、結語
綜上所述,短跑運動員技能水平與體能訓練之間存在必然聯系,只有通過開展高質量體能訓練,才能為運動員后續技能、戰術訓練打下良好基礎,達到技能水平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澤昌.淺談田徑(短跑項目)體能訓練的重要性[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7 (18):171–172.
[2]姜波.淺析高中田徑項目中的有效教學——以長跑和短跑為例[J].新課程(下),2018 (12):88.
[3]汪志威.高中體育田徑項目中短跑的力量訓練[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2 (21):252–252.
[4]王炳花.高校田徑徑賽項目體能訓練的教學優化對策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v.5 (25):48+50.
[5]龔偉剛,劉素芳.淺談田徑短跑訓練的理念與實踐[J].經濟研究導刊,2013 (34):70–71.
[6]李靜,張樂,包烏云.短跑運動員體能訓練方法與手段[J].當代體育科技,2016 (26):42–43.
作者簡介:王文濤(1993-),漢族,山東濟南人,學歷:大學本科,職稱:二級教師,單位:山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建大校區,研究方向:田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