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茹



日前,記者走入“天鎮保姆”培訓基地——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保姆大學”4個字赫然映入眼簾。
“保姆都上大學啦?就業怎么樣?”記者問。
“現在‘天鎮保姆’不愁找工作。學員培訓合格后,去北京、天津、大同、太原等地的家政服務公司無縫對接就業,我們還有12名學員走出了國門,在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家成功就業?!标柟饴殬I培訓學校校長李春笑著說。
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地處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定點幫扶縣。窮則思變,近10年來,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支持下,天鎮縣充分挖掘富余婦女勞動力資源,傾力打造“天鎮保姆”品牌,逐漸走出了一條家政服務勞務輸出的特色脫貧路。
“‘天鎮保姆’改變了我的一生?!眮碜蕴戽偪h趙家溝鄉薛牛坊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程美華告訴記者。雖然不識字,但經過培訓,她現在當保姆月收入已有6 000多元,“一個月掙的比以前一年都多”。
然而,對于當地許多婦女來說,踏出這一步并不容易。程美華說:“在我們村,說起誰當保姆,街坊鄰居議論她,兒女找對象都不好找。另外,我們走出去,也怕工資沒保障,怕遇到危險,怕到大城市與人難以溝通”。
一路參與“天鎮保姆”品牌創建的李春感觸頗深:“每成功培訓一名‘天鎮保姆’都要過‘五關’——村干部思想關、婦女自身觀念關、丈夫面子關、子女理解關、村民輿論關”。
多年來,為打消天鎮婦女走出去的顧慮,天鎮縣構建起業務培訓做鋪墊、推薦就業保輸出、保障維權做后盾、回訪服務促安心的全方位保障體系,當好“娘家人”。
2016年,經過天鎮縣人社局干部、村支書反復上門溝通,程美華鼓足勇氣來到陽光職業培訓學校,參加家政服務培訓。程美華努力學習從坐姿、站姿、沏茶等禮儀細節,到菜肴烹調、家居保潔、家用電器使用以及老、病、幼、孕護理等方面的知識。20天之后,程美華順利拿到了技能合格證書,“本事學到手,信心也足了,來到大城市也不怕了”。
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天鎮保姆”品牌帶動越來越多的天鎮婦女轉變觀念、增強信心,實現了從“要我當”到“我要當”的轉變。然而,經過多年發展,“天鎮保姆”品牌遭遇了“中高端保姆青黃不接、優質資源存量少、好保姆找不到好市場”的瓶頸。
立足于推動“天鎮保姆”品牌做大做強,近年來,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與陽光職業培訓學校成立共建黨支部,在北京大同商會成立“天鎮保姆黨員之家”“婦女之家”,開展黨群共建活動,解決保姆在異地從業中生活不習慣、心理不平衡、信息不對稱、援助不及時等問題,為在京“天鎮保姆”免費提供法律咨詢、勞資糾紛調解、培訓就業等服務。農村婦女競相入黨成為美談,使天鎮家政服務更具特色,品牌更深入人心。短短幾年時間,“天鎮保姆”以“交給鑰匙放心”“交給孩子放心”“交給老人放心”“交給鍋灶放心”的“四心級”誠信服務樹起了金字招牌,贏得了良好口碑。
在提升“天鎮保姆”專業化水平方面,2019年,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投入幫扶資金1 000萬元,與天鎮縣政府聯合建設“人社扶貧技能培訓基地”,其中就有“天鎮保姆”家政服務員專業培訓基地;按照國家家政服務員考核標準,將“天鎮保姆”分為低、中、高3個等級,增強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提升品牌的含金量?!敖窈蟆戽偙D贰男袠I標準化建設會更上一層樓。”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駐天鎮縣扶貧工作隊隊長、縣委副書記李克亮說。
對內優化行業標準,對外拓寬就業渠道。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支持下,天鎮縣在北京、內蒙古自治區等周邊地區建立了“天鎮保姆”工作站點,通過與當地家政服務協會、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實現了培訓就業的無縫銜接。此外,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大同市政府多次牽線搭臺,舉辦“天鎮保姆”推介交流大會,有效推動了學員與市場的深度對接。2019年8月,天鎮縣在北京成立了“天鎮保姆”推介聯絡站,分別與北京市4家知名家政服務公司簽訂了《天鎮保姆推介合作框架協議》,借助更高的市場平臺,推動“天鎮保姆”品牌的長效發展。
截至目前,天鎮縣陽光職業培訓學校已累計培訓天鎮縣及周邊區縣婦女3萬多人次,其中天鎮縣1.6萬人次。60%以上的天鎮縣富余婦女勞動力接受了培訓,就業率在60%以上?!疤戽偙D贰逼放朴绊懥υ絹碓酱螅疤戽偙D贰弊儞屖帧皩毮贰?,成為一支人均年收入3.5萬元、脫貧奔小康的“娘子軍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天鎮縣線下線上雙渠道發力,線下立足培訓基地,與各地家政服務、三甲醫院、養老機構合作,搭建勞務平臺;線上打造“網上保姆超市”,推動保姆精準就業、穩定就業。天鎮縣委書記王建江表示:“下一步,我們將以品牌化為目標、專業化為方向、規?;癁槁窂剑选戽偙D贰鳛榇倬蜆I帶增收的大產業,面向全省吸納從業人員,鞏固中端市場,逐步占領高端市場,進一步拓展東南沿海和國際市場,把‘天鎮保姆’打造成永不褪色的金字招牌”。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