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建文
摘要:自主鍛煉能力是小學體育教學中比較重要的教學內容,尤其對于小學高年級的體育教學而言,在能力培養的關鍵時期,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更容易獲得體育鍛煉所帶來的身心收益。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充分發掘學生的體育能力,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其提供有利的體育鍛煉環境,這樣才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鍛煉,培養其終身體育的思想。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討了幾點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鍛煉能力進而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希望能夠為培養小學生良好運動習慣以及健康的身心成長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自主鍛煉能力;有效策略
一、引言
自主鍛煉能力是指學生在體育課上能夠結合自身的身體條件與體育能力所進行的自主練習,在掌握一定運動基礎的條件下,積極的進行相關的體育鍛煉,從而提高自身的運動能力,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與其說自主鍛煉是一種運動能力,更可以說自主鍛煉是一種終身體育的積極思想,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助鍛煉能力是幫助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保障。
二、在小學高段體育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自主鍛煉能力策略分析
(一)強化學生體育自主鍛煉意識,使其認識到自主鍛煉對其自身身心積極發展的重要性
一直以來在小學體育課程當中,教師通常過于注重體育課堂知識及技能的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在課下的體育活動及鍛煉狀態,沒有在教學中引導學生養成課后自主鍛煉的意識和習慣。首先,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認識到學生自主鍛煉的重要性,而后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就應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進行課后自主鍛煉,并讓其認識到自主鍛煉對其自身身心積極發展的重要作用。另外,教師也應注重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從主觀態度上對體育有一個真正的轉變,才能真正推動其自主鍛煉,體育教學也將更加輕松高效,對學生自身來講也能更好的掌握體育技能,促進其自主鍛煉意識及習慣的養成。比如,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發現很多學生對枯燥的跑步十分厭煩,但是跑步確實一項鍛煉身體極好的運動項目。通過觀察以及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得知,學生們對足球卻有著濃厚的興趣,在踢球時每個同學都能積極奔跑,為此,在教學中教師就可多組織足球游戲或足球對抗賽的形式,實現跑步鍛煉的目的,并且也培養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在課后學生也會主動的展開足球運動和足球游戲,達到促進學生自主鍛煉的目的。
(二)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運用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方法
在強化學生對體育自主鍛煉主觀意識的同時,也應注重引導學生在自主鍛煉過程中運用科學合理的運動方法和技巧等,從而確保自主鍛煉安全性、合理性及有效性。體育作為一門學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及理論性,如果學生在體育自主鍛煉過程中不能運用科學合理的方法展開鍛煉,不但不會獲得預期的鍛煉效果,甚至還會影響身體健康出現運動損傷等問題。為此,在日常體育教學中教師就應注重引導學生掌握科學合理的體育鍛煉方法及相關知識,確保其能夠在自主鍛煉過程中,保證安全情況下實現良好的鍛煉效果。例如,在學生足球運動過程中,教師就可先對學生講解足球相關的基礎知識、比如關于足球運動的歷史、規則、足球運動技戰術知識,再展開足球運動前應先熱身做好準備活動,在足球運動過程中帶球、無球以及拼搶等動作時,應注意安全避免受傷等等。讓學生對足球運動有一個充分了解后,也更加有助于其在自主鍛煉過程中能夠安全有效的達到鍛煉的目的,并且也體會到自主鍛煉的樂趣。最后,教師也應引導學生對人體結構以及體育衛生常識等進行重點學習,充分了解各項體育運動特點及注意事項,以此使學生懂得科學鍛煉真正推動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提升,讓學生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面對未來生活學習及工作。
(三)體育教師在日常教學及生活中,通過自身行為帶動學生自主鍛煉
由于小學生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教師更是其學習和模仿的重要對象。為此,在培養高年級學生體育自主鍛煉意識及能力的過程中,要求教師除了‘言傳’更應注重‘身教’,在體育教學及日常生活當中也應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以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愛崗敬業及優良的專業素質獲得學生的認可和欽佩,通過自身行為及性格品質在無形中帶動和感染學生,長此以往,學生自然就將教師當做自己學習和模仿的范本,從而有效推動學生體育課內自主強化訓練,課下主動自主鍛煉。并且,以教師本身作為學生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切實落實體育課堂常規教學的基礎上,注重自主鍛煉方法的講解和教學,讓全體同學在每堂體育課上都能獲得良好的鍛煉效果及體驗。并且,教師應合理運用激勵評價等形式激發學生自主體育鍛煉的意識和習慣。并且,教師也應注重于學生之間進行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在學生體育學習及生活中遇到困惑時教師應多給予關愛和引導、并鼓勵其勇敢面對帶領其走出困境,努力成為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的伙伴,建立亦師亦友的師生關系。
三、結束語
在小學高年級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鍛煉能力是一種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在發揮體育學科教學功能的同時為學生的身心發展提供了保障。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思想,教師應結合高年級學生的運動需求以及心理變化有針對性的設置鍛煉的內容,為學生的體育鍛煉提供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林建盛.小學自主協作體育教學模式對學生自主鍛煉能力的影響分析[J].中小學課堂教學研究,2017(z2):88-90.
[2]馮舉.優化體育課堂教學設計培養學生自主鍛煉能力[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5):15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