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靜茹
摘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實地考察法對如何在大課間中提升小學生立德樹人進行研究,認為在大課間活動實施過程中只要領導重視、精心組織、認真實施,可以塑造小學生堅持不懈、精神飽滿、艱苦奮斗的精神品質。在大課間中學生重視規則意識,從小樹立規則意識有利于學生的人際交往和社會意識的提升,從而達到在大課間中貫徹立德樹人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立德樹人;大課間活動;德育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教基〔2017〕8 號)和《中小學生守則(2015 年修訂)》都是指導中小學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文件。在這兩個文件中,黨中央政府高度重視培養中小學的德育工作,提升中小學立德樹人的思想價值,爭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弘揚者和繼承人。這種信念將落實在中小學生的課堂表現中、日常生活行為舉止中。體育活動作為教育工作中的一大重要任務,是培養小學生思想準則的重要課程。一系列的體育活動開展的注意事項以及游戲規則等客觀文件作為體育課堂道德行為的判斷標準。在“陽光體育”背景下開展小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學生可以提高參加體育運動的意識,學生在快樂的課間體育運動中提高自身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全面發展。查閱相關文獻我們可以得知在小學階段的立德樹人的要素:(1)愛國主義;(2)團隊合作與競爭精神;(3)意志品質;(4)社會適應能力;(5)規則意識。為體育大課間中貫徹“立德樹人”理念提供了依據。
一、在體育大課間中貫徹“立德樹人”教育的科學依據
“立德樹人”是指“建立德業”,培養人才。它是教育的方向性價值取向,在指導教育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體育大課間作為教育的一部分,借助在足球大課間教學中以“立德樹人”的價值取向和目標為定位價值,通過滲透和培養德育的具體操作,以小學生足球大課間活動為抓手實現“立德樹人”的價值目標的落實。
學生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只有體育學科是最長時間的學科,是一門可以影響人的一生的學科。道德品質的培養是需要在兒時開始就讓孩子明白這些道德品質的重要性及重要意義,這樣才能為孩子在今后的成長和發展中奠定堅定的思想信念。大課間課堂作為動態課堂,本身能夠引起孩子更多的注意力與興趣,同時也能夠通過實際行動與行為向孩子傳授道德品質,為小學時期的孩子奠定良好的德育基礎。
二、在足球大課間活動中融入立德樹人的舉措
(一)思想上重視、營造文化氛圍
在大課間體育活動塑造立德樹人的思想信念、提升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得到了教育人士和家長的支持,這使得大課間體育活動效果大大提升。
在實際行動上,我們依托華南師范大學的體育德育科研團隊,以開發本學科豐富的德育資源為教學基礎,在足球大課間的教學上給學生普及世界足球史、中國足球的歷史成績和現狀,講述我國小學生足球運動健兒在訓練中應當如何堅持不懈、在實踐在比賽中如何拼搏進取為祖國爭光的遠大志向。通過唱國歌、集體跑操的形式加強學生行為準則、團結合作、整齊劃一等德育方面的教育;通過學習各類足球小組對抗訓練項目,培養學生堅韌的意志;通過小組間模擬足球比賽,加強對學生團隊精神的培養,提高學生守則意識、團結合作意識;通過準備運動的足球操、放松運動的拉伸操這些帶有藝術性的項目,降低在訓練中的受傷概率,提升學生的安全意識。
(二)活動內容豐富,滲入創新手段
旗峰小學足球大課間體育活動打破舊有的固定化模式,在時間點上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做30分鐘、25分鐘、20分鐘的三種不同內容大課間。打破以往做廣播體操的形式,以足球為特色編排了準備運動操、專項練習模塊、專項素質訓練模塊等,使內容更加豐富,形式多樣化。在組織上,利用多種現代流行的器械和訓練方式,以趣味性貫穿全程。在音樂選用上以大氣激昂音樂為主線,兼顧中西方音樂的全面性和適合小學生童趣性的原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發揮教師作用上,在以學生為主體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班主任是主導,體育藝術老師為向導,行政干部領導的立體協同模式,學生不僅興趣盎然,甚至還會主動參與創編,提出新的活動方式。多樣、主題鮮明的課間操,使大課間體育活動的質量得到有力保障,長期堅持鍛煉對學生身心健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足球專題大課間操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創新精神也得到體現。
(三)組織形式多變、發揮各級的主動性
如按年級、按班級、按時間推移來開展各種大課間體育活動,使不同年級、不同時段中學生均能夠在大課間體育活動中保持一種良好的精神狀態、體育活動熱情,并在相應的對抗性體育活動中不斷增強其競爭意識,使學生能夠在日常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中逐步提升自身的競爭意識與競爭力。在設計陽光大課間活動時,結合培養學生情感、團隊精神來進行,如在陽光大課間活動中增設了“5~6 min 跑操比賽”,以整齊度為評判標準;如在足球專項練習時不同的班級訓練不同的內容,評判標準為熟練程度;如在力量素質訓練時,不同年級執行不同的次數,以達到下蹲深度為評判標準等,這種集體性的體育活動,可以培養學生之間情感。
(四)管理機制健全、開展開放化
從旗峰小學以往大課間活動的組織模式看,大課間活動一直以開放性的形式開展,老師們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項目,與學生一起運動,從而促進大課間體育活動氛圍的輕松化。還力邀家長共同參與到大課間的編排、組織與實際活動中,例如購置器材、配合小學生提高完成質量,由家長和子女組成的“小手拉大手”大課間教學內容模塊競賽等。學校的管理機制健全,學校建立了健全的大課間編訓架構,由校長任總指揮,體育及藝術老師為編創組,全體班主任為行動指導組,其他老師為后勤保障組。
三、針對五個基本維度開展立德樹人教育的實證
(一)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是中華人民對偉大祖國最真摯的情感。新時代的青少年,要從小開始培養愛國主義,將愛國主義深入人心,在實踐中擁護愛國主義所倡導的行為準則。南海旗峰小學大課間在最后的放松運動選用了《讓愛傳出去》為伴奏歌曲,并注入了典故,講述一位小學生將手上的足球當作自己成長道路上的好伙伴,在國旗下與“足球”心心相印共同成長的故事。
(二)團隊合作與競爭精神
大課間活動是一個立體化的過程,在大課間活動中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教學和學習之間,處處體現著團隊精神和競爭精神。大課間活動順利開展需要每一位教師和學生共同擔任起自己的責任,上級領導將任務下達給每一位教師,教師需要明白活動的目的和流程。這體現在大課間活動教學和練習中。體育類藝術類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借助班主任教師的支持。以班主任和體育藝術類教師的基礎組織是活動過程的關鍵。南海旗峰小學在開展陽光大課間活動時,結合年級、男女生差異以及學生個體差異,綜合開展各類足球活動,既有利于增強學生集體、團隊精神與情感體驗,也有利于培養、提高學生合作、協作意識,這對全面豐富學生情感、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意志品質
旗峰小學大課間活動開展的原則是:小雨天堅持繼續做大課間,學校有相應的配套措施,就是根據天氣預報,提前告知學生如遇雨天多帶一套服裝回校做換衣服之用。“我與陽光玩游戲”是另一舉措,在天氣溫度較高且日照較猛烈的時候,允許學生帶“鴨舌帽”進行大課間活動。以此來培養學生抗挫折的意志品質。通過足球大課間對學生意志品質培養具有優越性和價值性。這也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在大課間中學生能感受炎夏與寒冬帶來的生理上的痛苦,這也是突破自我,邁向操場所必須經歷的階段,在體育運動實踐中感受揮汗淋漓,在競賽中遵守競賽規則,在競爭中塑造良好的精神風貌。這些都是體育運動意志品質的完美詮釋。
(四)社會適應能力
根據組織形式多樣進行適應,考慮到學校經費購買體育器械有限制。因此我們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與興趣,對體育場地進行最合理的安排,調整不同的運動項目,不同的運動項目具有不同的體育鍛煉價值。根據天氣變化作出實時的調整,南海區里水鎮旗峰小學地處亞熱帶溫潤地區,一年四季雨水較多,陽光體育活動是鍛煉學生意志品質身體素質的常規活動,幾乎全年不間斷,遇到雨天或者暴曬暴熱天氣,大課間活動會作出一定的調整,學生們需要作出適應性配合。根據不同展示需要有所取舍,優秀的大課間是兄弟院校爭相學習的榜樣,學校之間也會經常交流,大課間的部分內容也是學校“一校一品”的主題內容,因此,全年的大課間活動根據需要的不同、參觀人員的不同、季節的不同而調整展示內容,學生也需要作出適應性配合。
課間活動是全校統一進行的大型活動,學生們在活動中能感受體育活動帶來的魅力,也能與同學和老師間進行交流,促進自我的健康成長。
(五)規則意識
大課間活動是使小學生樹立規則意識最好的課堂。它讓學生脫離了課堂,脫離了老師的視線范圍。井然有序、站立整齊、保持肅靜是大課間活動最基本的目的。這種意識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的學習、需要老師才能實現的。在大課間的集體活動中需要有清晰的活動規則才能有序地實施。南海旗峰小學在以傳統大課間活動的內容為借鑒,增加足球操運動,這種動態性的運動更需要完善的規則來予以保障。在大課間活動內容的設計重視規則意識,良好的秩序,課間操的整齊規范,老師看管好班上的學生,特別是年齡小的孩子,安全規范是關鍵。在足球操運動中,強調各班學生的站位,學生與學生間的距離控制,讓學生避免位置靠近從而分散注意力。通過在體育比賽中貫徹規則意識為載體,每次大課間安排不同的值日生整理收納活動器材,培養學生日常學習中約束自己的言行,要求學生逐漸培育遵守規則,在大課間貫徹規則意識是對小學生最好的一種滲入。
四、結語
通過對旗峰小學大課間足球活動主題設計、大課間足球活動音樂的篩選與剪輯、足球操動作的創編、活動路線和圖案的選擇。在學校領導總體規劃,以體育藝術類老師主導,在班主任為主體的指導下,旗峰小學完成整套大課間動作教學。并在活動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提高了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借助陽光大課間這個活動平臺有利于豐富學生情感、培養學生競爭力,養成優良品德,提高“受挫力”,樹立堅忍不拔的優秀品格,培養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增強團隊榮譽感,對小學生的成長以及對社會有莫大的幫助。
參考文獻
[1]盛炯,王棟,陳作松.教練風格對運動反社會行為的影響:運動道德推脫的中介效應[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8(05):105–110.
[2]趙飛.論青少年道德情感發展評價核心內容[J].教育評論,2018(08):84.
[3]畢鈺.反省道德:學校德育變革審視新視角[J].教育評論,2018(08):90.
[4]冷潔,吳繼霞.個體道德行為影響因素初探[J].中國社會科學報,2018(04):2.
[5]湯幫蓉.農村小學道德教育實施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8(17):13–15.
[6]尹偉.道德量化評價對小學生道德發展影響的調查分析[J].當代教育科學,2018(08):58–61+71.
[7]李陽洋.小學生道德教育回歸生活的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2018(20):38–39.
[8]王小艷.淺談小學生文明禮儀養成教育[J].甘肅教育,2018(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