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 胡濤 趙嘉 黃成 孔旭





摘 要:天然氣凈化生產介質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特點,對操作員工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青年員工缺乏現場操作技能和實際操作經驗,與崗位需求存在較大差距,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是確保裝置安全、平穩、長周期運行的必然要求。
關鍵詞:存在問題;方案實施;應用效果
1 存在問題
天然氣凈化生產介質具有高溫高壓、易燃易爆和有毒有害等特點,對操作員工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青年員工缺乏現場操作技能和實際操作經驗,與崗位需求存在較大差距,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是確保裝置安全、平穩、長周期運行的必然要求。
青年凈化操作員工技能培訓多數是開展室內理論教學,現場在崗培訓的技能操作課題和項目不多,主要原因如下:①油氣礦缺乏凈煉化相關的培訓裝置;②運行裝置進行實際操作培訓,影響安全生產;③在崗培訓大部分項目只能進行模擬操作或口述,培訓實效低;④外出培訓成本較高,還有一定安全隱患;⑤缺少完整的閑置工藝流程,培訓缺乏有效性和系統性。
2 技改思路與方案實施
2.1 裝置概況
四川某凈化廠于1990年引進50×104m3/d凈化裝置(撬裝),設有脫硫單元、脫水單元、硫磺回收單元以及乙二醇加熱系統、燃料氣系統、循環水系統、儀表供風系統、DCS中央控制室等(見附圖1)。該裝置2014年12月31日停運,經檢修拆除部分單元及設備,通過技術改造和參數調整后,將其改建為天然氣凈化操作技能培訓裝置。
技能培訓裝置? ? ? ? ? ? ? ? ? ? ? ? ? ? ?技能競賽現場
2.2 技術改造思路
利用裝置大檢修時機,采取盲斷隔離措施,保留脫硫單元、脫水單元;整體拆除硫磺回收單元和硫磺成型單元、尾氣煙囪;改造乙二醇系統、循環水系統、燃料氣系統、儀表風系統;更改替換工藝介質。經過技術改造后確保整套裝置及配套設施具備天然氣凈化基本運行功能。
2.3 實施方案
2.3.1 保留單元(系統)及設備
2.3.1.1 脫硫單元
V-950(原料氣重力分離器)、V-900(原料氣過濾分離器)、V-100(吸收塔)、V-200(閃蒸罐)、V-400(溶液中間罐)、V-500(再生塔)、V-600(酸水回流罐)、F-3(富液過濾器)、貧液后冷器、胺液低位罐、E-350(貧富液換熱器)、E-550(重沸器)、E-250(組合空冷器)、P-1A/B(胺液循環泵)、P-3A/B(酸水回流泵)。
2.3.1.2 脫水單元
V-1000(脫水塔)、V-1100(閃蒸罐)、E-1050(氣液換熱器)、E-1150(脫水重沸器)、P-7A/B(三甘醇循環泵)、V-1200(燃料氣罐)、F-4(富液過濾器)。
2.3.1.3 乙二醇系統
V-2100(乙二醇中間罐)、P-2100A/B(乙二醇循環泵)、H-2850(乙二醇加熱爐)。
2.3.2 拆除單元(系統)及設備
①放空系統:放空火炬(保留下部);②硫磺回收單元;③硫磺成型單元:液硫罐、液硫泵、硫磺切片機。
2.3.3 盲斷隔離措施
2.3.3.1原料氣進廠盲斷示意圖
盲斷說明:原料氣界區閥后加8字盲板(DN150)盲斷。原料氣進廠放空管線閘閥后加盲板(DN50)盲斷。
2.3.3.2 凈化氣及燃料氣盲斷示意圖
盲斷說明:凈化氣出脫水塔壓調閥后、進燃料氣罐之前位置加8字盲板(DN150)盲斷。將凈化氣去往燃料氣罐管線前后端截斷,對應端加絲堵或焊盲板。燃料氣去回收單元支管線截斷、焊盲板。將聯合站去聯合裝置燃料氣管線引致工藝加熱爐及脫水重沸器(H-2850、E-1150)。切斷該燃料氣管線上DN25管線,改為氮氣如原料氣過濾分離器管線。
2.4 改造及新增培訓工位
2.4.1 利用舊設備酸水分離器罐改造為酸水壓送培訓工位
酸水壓送培訓工位
2.4.2 新建阻泡劑加注培訓工位
加注阻泡劑工位? ? ? ? ? ? ? ? ? ? ? ? 加注阻泡劑培訓
3 應用效果
建成天然氣凈化操作員工技能培訓裝置,填補了油氣礦無凈煉化培訓裝置的空白。同時立足現場開展員工培訓,促進一線員工操作技能提檔升級,為裝置安全運行提供了保障,取得了較大的工作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3.1 工作效益
3.1.1 可開展多工種培訓
利用原有裝置設備及配套設施,可以開展變電站值班員、儀表維修工、維修電工和機泵維修鉗工等工種的日常培訓,從原來的單一凈化操作工培訓向綜合工種培訓轉變,覆蓋了一線主要工種的培訓。
3.1.2 可同時進行多工位培訓
工位從原來的幾項增加到目前的幾十項,有動設備啟停與切換、阻泡劑加注、酸水壓送、溶液冷熱循環、裝置開停車、DCS中控室操作等凈化操作培訓工位;有壓力表更換、變送器調校、調節閥維護,DCS系統維保等儀表維修培訓工位;有機泵維修、焊接作業、法蘭更換、聯軸器調整等機修類培訓工位;有配電屏倒閘操作及電機控制回路安裝調試等培訓工位。
3.2 社會效益
①兩年來開展各類技能培訓和現場測評培訓40次,培訓人數700余人次;②舉辦礦級、廠級技能競賽6次,參賽人數200余人次;③開展其他工種培訓5次,培訓人數150余人次;④西南石油大學見習大學生8批次300余人到培訓裝置學習;⑤降低外出培訓車輛運行隱患,就近培訓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吳永貴.理實一體化教學培訓裝置的建設[J].化工高等教育,2012,29(01):50-53+101.
[2]于文達.采用先進技術 改進技能培訓--介紹我國自行研制開發的化工模擬培訓裝置[J].計算機仿真,1991(02):1-2.
作者簡介:
胡勇(1969- ),男,漢族,重慶萬州人,成人大專,高級技師,天然氣凈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