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考體育的跑類項目,不僅要求運動員具有良好的速度,而且還要有保持速度的能力即耐力。可以通過在訓練中放松肌肉束促進速度耐力的提高,同時在發展無氧代謝能力的同時要以發展有氧代謝能力為基礎。
關鍵詞:高考體育?速度耐力訓練 無氧代謝能力 有氧代謝能力 訓練方法
浙江省體育高考訓練中100米,800米的成績在體育術科中占到50%。這兩個項目對于速度耐力的要求都很高。而速度耐力訓練,適宜應用“以短為主,長短結合”的反復跑,冬訓以超主項距離跑為主,春訓和競賽期則以接近主項距離跑為主。 本文就運動員運動過程的能量供應特點進行研究,分析速度耐力的能量供應系統,探求短跑運動員速度耐力訓練的有效方法和手段。
一、從“量”的角度分析訓練的方法
1、主項與接近主項距離的跑,在速度耐力訓練中占的比重較大,對提高專項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主要練習方法有:
(1)60~80米×10~12次,間歇5分鐘;
(2)(300米+200米+100米)組合跑×4~5組,間歇3——4分鐘,組間間歇7分鐘;
(3)(300米快+50米慢+100米沖刺跑)×4~5組,組間間歇8分鐘;
(4)400米檢查跑×1~2次,間歇25分鐘到30分鐘。
2、超或接近主項距離的跑,對提高跑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主要練習方法有:
(1)500米×5~6次(80%——90%強度),間歇8分鐘;
(2)800×3~4次,間歇10分鐘;
(3)(1200米+600米+400米)組合跑×2~3組,間歇5——8分鐘,組間間歇15分鐘。
3、在進行速度耐力訓練時,還要相應發展一般耐力、力量耐力和協調能力等有關素質,主要練習方法有:
(1)發展一般耐力可采用越野跑、30——40分鐘定時跑、球類活動等;
(2)發展力量耐力時,可采用負重連續跳、較長距離的跨步跳、單足跳、高抬腿跑等練習方法。
(3)通過各種跑的專門練習,如加速跑、彎道跑等練習,體會正確技術,發展動作協調能力。
(4)道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為了便于加速,起跑后開始一段距離應沿著直線跑進,起跑器安裝在跑道的右側沿,正對彎道切點方向。彎道起跑后的加速跑距離短,較大前傾的身體要早些抬起。
(5)彎道跑
進入彎道時,身體向內傾斜,后蹬時右腿用前腳掌的內側用力,左腿用前腳掌的外側用力。右肘內扣,右臂擺幅加大,前擺時稍向內,后擺稍向外,左臂稍離開軀干。彎道跑的蹬地與擺動方向都應與身體向圓心方向傾斜一致。
二、從“技術”的角度分析訓練的方法
1小步跑
(1)作用:改進落地技術,體會“扒地”動作,發展關節靈活性和動作頻率。
(2)練習方法:
①兩手扶器械或原地腳尖不離地的交換支撐腿練習。要求體重由一腿移至另一腿。
②由原地逐漸前移過渡到小步跑200~300米。要求動作由慢逐漸加快。
③行進間小步跑200~300米。
④小步跑過渡到正常跑400~600米。要求大腿逐漸抬高,步幅逐漸加大,自然過渡到正常跑。
⑤小步跑加快步頻過渡到加速跑。要求同上。
(3)注意事項:上體正直或稍前傾,重心高抬,骨盆前挺,全身舒展。大腿積極下壓,放松膝、踝關節,小腿順勢前擺,用前腳掌著地、完成“扒地”動作,并迅速伸直髖、膝、踝三關節,同時兩臂配合腿的動作前后擺動。
2高抬腿跑
(1)作用,增強抬腿肌群力量,發展關節靈活性和動作頻率。
(2)練習方法:
①原地或支撐高抬腿跑。
②行進間高抬腿跑20~30米。要求動作充分,向前移動不要過快。
③高抬腿跑過渡到正常跑或加速跑40~60米。要求過渡自然。
(3)注意事項:上體正直或稍前傾,重心高抬,骨盆前挺,全身舒展。兩腿交替屈膝高抬,大腿與軀干接近直角,然后積極下壓,用前腳掌著地,并迅速蹬直髖、膝、踝三關節,同時兩臂屈肘配合兩腿動作前后擺動(圖11)。
3后蹬跑
(1)作用:體會蹬、擺技術,增強跑動中后蹬時髖、膝、踝三關節充分蹬伸的力量。
(2)練習方法:
①原地單腳跳,兩腿交換跳。體會蹬地動作。要求髖、膝、踝三關節充分蹬直,動作有彈性。
②向前上方小跨步跳,體會蹬地力量和蹬、擺動作的配合。
③后蹬跑20~30米。要求蹬、擺充分。
④后蹬跑過渡正常跑40~60米。要求過渡要自然。
(3)注意事項;上體稍前傾,動作舒展。蹬擺積極,全身配合協調(圖12)。
4大小腿折疊跑
(1)作用:體會后蹬結束后大小腿邊折疊邊前擺技術,增強踝關節快速力量,提高協調能力
(2)練習方法:
①原地后踢小腿跑,體會大小腿的折疊動作。
②行進間后踢小腿跑200~300米。要求小腿充分向后踢出,向前跑速不要過快。
③大小腿折疊跑過渡到正常跑400~600米。要求過渡到自然。
(3)注意事項:軀干稍向前傾,在充分后蹬的前 提下做大小腿邊折疊邊前擺的動作。大小腿折疊要充分,大腿前擺的幅度可小些。
5加速跑
作用:使身體迅速擺脫靜狀態,獲得向前最大沖力。
練習方法:
①起跑后的加速跑,要求上體逐漸抬起,步長加大,步頻加快,同時兩臂配合兩腿做積極有力和擺動。
②慢跑接加速跑:要求過渡自然。
③小步跑接加速跑:要求小步跑身體逐漸前傾至控制不住,向前加速跑出。
④高抬腿跑接加速跑:要求逐漸加快頻率,身體逐漸前傾,過渡到加速跑。
(3)注意事項:進入加速跑時,步長逐漸加大,步頻逐漸加快,兩臂配合兩腿做積極而有力的擺動,使動作輕松協調,跑的距離長短可根據具體要求而定。
參考文獻
[1]?短跑運動員的速度耐力訓練 葛芳方 2004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武漢市中小學生速度耐力變化趨勢分析 萬瓊 2008 中國學校衛生
[3]裴和平;蔣德強;;對我國男子400m跑運動員速度和速度耐力訓練方法的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7年05期
[4]秦劍杰;高強性間歇訓練對有氧耐力影響的實驗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07年
浙江省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 浙江 桐鄉?朱樹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