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研究以百色學院為例,分析老、少、邊、窮、庫地區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發展機遇,探討專業發展與教學改革的新思路,筆者認為地方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國家政策下,在慕課資源共享與全球高等教育合作的背景下,應立足本土優秀傳統文化等各種資源,繼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主動對接地方社會項目,不斷強化內涵建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流專業。
關鍵詞:地方高校?視覺傳達?專業發展?教學改革
師資隊伍結構不夠合理、生源質量較差、教學模式陳舊、教學設備落后、專業實踐教學質量不高等是地方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百色學院是一所地處老、少、邊、窮、庫地區的普通本科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已經有了近十年的本科辦學經驗,雖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距“植根百色,服務廣西,面向全國,對接東盟,培養具有百色精神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的目標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一、地方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發展機遇與挑戰
1.專業發展面臨的機遇
政策機遇。其一,2012年以來,國家在沿邊地區設立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2020年4月,國務院發布通告同意設立廣西百色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這勢必加大地方對品牌設計推廣、特色農副產品包裝、廣告設計、文創設計等方面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人才的需求。其二,日前教育部等九部門關于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的通知,文件中指出:適度擴大專升本招生計劃……把發展本科職業教育作為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關鍵的一環,這使得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有機會擴大辦學規模。
地方行業發展機遇。通過對百色、桂林等地區的廣告傳媒、印刷等相關行業、企業進行調研,筆者了解到地方傳統紙媒業務在不斷萎縮,但線上產品推廣等業務快速增加,特別是地方農副產品包裝及展示的業務需求量在快速膨脹,插畫設計、包裝設計、短視頻制作、策劃推廣、高質量文創品研發方面的人才缺口較大,具備挖掘地方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方法相結合的創意設計人才是目前廣告、文創行業急需的人才,尤其是像百色這樣的偏遠地區,優秀的廣告設計、包裝設計、短視頻制作、品牌推廣、文創產品研發的公司、人才本就缺乏,社會各界對地方高校給予很大的希望。
2.專業建設面臨的挑戰
內涵建設發展挑戰。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正處于內涵發展、質量提升、改革攻堅的關鍵時期和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的關鍵階段,應牢牢把握人才培養的核心地位,依托地方豐富的民族文化、紅色文化,繼續挖掘民族文化、紅色文化元素與現代廣告藝術設計相結合的方式方法,進一步凝練教育教學特色,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打造一流專業、一流課程,奮力開創少數民族地區地方高校藝術設計教育新局面,培養一批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適應新時代需求的高水平應用型人才。
課程改革的挑戰。近年來我國乃至全球教育教學方式發生巨大變革,在線教育成為課程教學改革新方向,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面臨進一步探索慕課、微課等新型線上教學方式,形成線上線下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的發展挑戰。
二、專業發展建設思路
第一,探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建設的多元路徑。
要搭建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之間交流互通的橋梁。以問題為導向,通過設立跨學科、跨專業研究平臺、研究項目和教學課程等,整合不同學科、不同專業的發展資源,激發專業的發展活力,促進不同學科、專業融合發展。
第二,堅持服務社會發展的辦學理念。
要重視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責任與使命,堅持服務社會發展的辦學理念,主動對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優化專業結構,完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切實提高高校人才培養的目標達成度、社會適應度、條件保障度、質保有效度和結果滿意度。
第三,強化課程思政和專業思政,建立健全系統化育人長效機制。
在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三全育人”大格局過程中,著力推動全面加強課程思政建設,做好整體設計,根據專業人才培養特點和能力素質要求,科學合理設計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強化每一位教師的立德樹人意識,在每一門課程中有機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推出一批育人效果顯著的精品專業課程,打造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堂,選樹一批課程思政優秀教師,形成專業課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緊密結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第四,圍繞一流課程建設目標深化教學改革。
一是要圍繞一流課程建設目標,大力推進一流課程改革與建設,深入挖掘課程特色,深入研究本土民族文化、紅色文化與現代設計相融合的途徑,把專業課程與地方文化有機的結合起來,以優秀的地方文化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二是改革傳統課程,推進現代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不斷加強信息化課程建設,豐富在線教育課程資源,積極推廣小班化教學、混合式教學,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因課制宜選擇課堂教學方式方法,科學設計課程考核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加強學習過程管理,強化管理服務育人、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第五,全面提高教師教書育人能力。
一是要堅持學生、教師全面發展,改革評價體系,保證學生能學到真知識、教師能做出新科研。二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學能力。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教師素質評價的第一標準,健全師德考核制度,廣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師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鄒鳳波 孫小娜.淺論地方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改造與發展[J].美與時代(上).2015(12)。
百色學院2018年度校級教學改革工程項目,項目編號:2018JG58
百色學院?廣西?百色?俸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