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教師建構高效的小學科學課堂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驗是小學科學學科的主要內容,科學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主要活動。因此,在實施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時候,教師要立足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優化教學,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提供機會,使學生成為學習科學的主人,并使學生通過體驗多樣活動,獲得知識,發展能力。筆者在實施小學科學實驗的時候,對核心素養視角下的高效課堂的建構進行了探究,總結了經驗。在本文中,將詳細闡述核心素養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高效課堂的建構策略。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核心素養;高效課堂
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建構高效課堂,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提出的教學要求。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教育領域提出了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要求。此要求的提出,不但豐富了高效課堂的內涵,還為建構高效課堂指出了方向。即在建構高效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是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因此,在核心素養視角的指導下,教師要優化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應用多樣策略建構高效課堂,提升教學質量,驅動學生發展。具體做法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在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以學生主動參與科學教學活動為基礎的。教學實踐證明,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受到積極的心理活動傾向的影響。因此,在建構小學科學實驗高效課堂的時候,教師首先要激發學生的科學學習興趣,使學生受到學習興趣的積極影響,主動地走進科學課堂上,與教師或其他學生互動,通過多樣化的探究科學實驗,掌握科學知識,發展科學能力,為形成核心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課程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創設教學場景的教學要求。因此,在建構高效的小學科學實驗課堂的時候,筆者把握課堂導入環節,創設教學情境,使學生通過體驗場景活動產生學習興趣。
以“陽光下物體的影子”為例,影子是學生們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的現象,早已建立了感性的認知。立足學生的生活經驗,在開展課堂導入活動的時候,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生活情境。具體地,筆者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們展示了學校的旗桿,在不同的時間,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長度變化情況。熟悉的生活現象,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在觀察的過程中,學生們發現,不同時間的旗桿的影子長度是不同的?;诖耍P者順勢提出問題:旗桿的影子長度變化規律是怎樣的呢?受到問題的驅動,學生產生了探究興趣,主動地走近科學課堂,準備借助實驗操作的方式,真實地獲得實驗現象,透過實驗現象探尋到問題答案,掌握科學知識。
二、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思考,是學生們參與科學實驗課堂教學的主要活動,也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具體體現。通過主動思考,學生不僅可以鍛煉科學思維能力,還可以借助對問題的解決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提高科學學習效果。學會思考,是學生們必須具備的一項能力,也是培養學生科學核心素養的要點。在建構小學科學實驗高效課堂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們展示科學實驗現象,還要將圍繞實驗現象向學生們提出問題,用問題驅動學生思考。
以“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為例,靜電現象是學生們在體驗生活的過程中經常遇到的一種現象。而且大部分學生對靜電現象有著濃厚的好奇心,渴望知道靜電現象是如何產生的,如何減少靜電現象。基于學生們的科學需求,在實施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時候,筆者直接拿出一把梳子,梳頭發。慢慢地學生們發現,筆者的頭發炸起來了,甚至會隨著梳子的不斷提高而不斷地往上升。立足學生們的實驗發現,筆者提出問題:這是什么現象呢?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在問題的驅動下,學生們聯系實驗現象,主動地展開思考,通過解決此問題,實現對靜電現象及其產生原因的理解。
三、提供機會,學生操作
學生是參與小學科學教學活動的主體,在科學教學活動的開展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茖W實驗是一項具有實踐性的活動,學生的動手操作是不可或缺的。通過動手操作科學實驗,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科學學習樂趣,還可以從實現現象中獲取科學知識,尤其鍛煉科學探究能力、實驗操作能力等,為形成必備的品質和關鍵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在建構小學科學實驗高效課堂的時候,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聯系教學內容,設計實驗,提供材料,驅動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獲取實驗現象,探究科學規律。
仍以“生活中的靜電現象”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之前,立足課堂教學需要,筆者搜集了碎紙屑、塑料梳子、支架等實驗器材。在課堂上則聯系教學需要,引導學生們操作這些器材。比如在實驗活動一中,筆者要求學生們拿出兩條吹塑紙,用綢布摩擦吹塑紙的一端。之后,將一條吹塑紙放到支架上,將另一條吹塑紙握到自己的手中,慢慢地靠近被綢布摩擦過的兩端。在學生們操作實驗的時候,筆者提出問題:會發生什么現象呢?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現象呢?借此驅動學生們邊操作邊思考,有針對性地探究實驗現象,從現象中初步地認知科學知識,做好深入探究的準備。
總之,在建構高效的小學科學實驗課堂的時候,教師要在核心素養培養要求的指導,聯系教學需要,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提出問題,驅動學生思考;提供機會,引導學生操作,使學生通過發揮主觀能動性,既能掌握科學知識,又能鍛煉科學能力,切實地提升科學學習效果,夯實形成核心素養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霞,張荻,胡衛平.核心素養價值取向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8,38(05):99-104.
[2]姚伍生.淺談如何實現小學科學高效課堂[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6):37+39.
陳瓊花?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第十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