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娜 王明霞



【摘要】 在現代視覺設計領域中,由于西方設計理念涌入,對我們價值觀與審美觀產生影響,使我們的設計作品脫離了民族的個性、喪失了本土的特色。因此,本文以東北地區民族特色的裝飾紋樣為對象進行研究,對它的影響、形式和應用進行了全面的論述,將東北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特色裝飾紋樣中的文化元素形式,運用到現代設計領域,通過對裝飾紋樣中的文化元素的探索應用,找到共性以及設計切入點進行分析。
【關鍵詞】 族;傳統;紋樣圖案
【中圖分類號】J52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0)26-0077-02
一、國內外研究現狀與發展趨勢
在我國,由于歷史原因,代表民族深厚文化精神的傳統圖形的地位一度被貶低。在80年代中后期,民族傳統圖形的文化傳承及應用才剛剛開始受到設計師的廣泛關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一些經典圖案是如何與近幾年來設計師們所難以看到的。
以中國銀行為例,中國金融界和商界代表要求標識體現中國特色。靳埭強以中國古代貨幣和“中”字為基本形式。古代錢幣圖形是一種圓形和形狀的框線設計。中間方孔與垂直直線上下疊加,形成“中”形。它暗示著天地是圓的。經濟是基礎。它給人一種樸實、穩重、博大精深、有中國特色的感覺。
在西方,麥當勞就是一個例子。在麥當勞的視覺識別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其標準顏色和字體的設計。首先黃色從古至今,都有很高的識別性。M字型圖案的設計在視覺上與哥特式的拱門孔形狀相似,給人一種溫馨的感覺,讓人在視覺上想到了門和家。而在中國市場,麥當勞推出了“本土溫暖”等一系列廣告,將美國快餐文化在中國本土化,完美契合了中國消費者。
二、東北地區少數民族文化
東北地區的主要少數民族有滿族、朝鮮族、赫哲族、俄羅斯族、蒙古族和回族。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3個少數民族進行論述。
(一)滿族
滿族刺繡屬于滿族民間工藝。流行于東北地區農村。用織布和棉線為原料縫制而成,黑白色為主調,用其他顏色進行點綴。紋飾大多以吉慶有余、福壽綿長等吉祥圖案為主,通常配以比較粗重的黑色,深藍色等文中的穩重的顏色進行邊飾,常繡于荷包、坐墊之上。
薩滿教是中國古代北方民族廣泛信仰的一種原始宗教。薩滿是作為神與人之間的關系紐帶。他可以向上蒼傳達人們的希冀和盼望,也可以向人們傳達上蒼的意愿。家族薩滿作為一個神的崇拜者,主要負責氏族的祭祀活動。
儒家文化在悠久的歷史文化演變中,形成了獨特的意識形態、價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在滿漢文化融匯的過程中,滿族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從而在社會意識形態、藝術思維方式和構成方式等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滿族同樣深受佛教文化的熏陶,比如,卍字符是佛教的符號,后來被作為傳統紋樣中的吉祥紋樣體現,象征著幸福連綿不斷的寓意。
滿族人認為五谷豐登由上天決定,所以特別敬畏自然神靈,并且將這些元素符號化設計成服飾紋樣,形成特別的藝術特色。比如水紋,云紋,火紋等日月星辰。其中比較特殊的是動物圖案,他們把動物圖案分為真實存在和想象中的動物形象。真實存在的包括鷹紋,蝴蝶紋,鹿紋,金魚紋等,想象出來的包括麒麟紋,鳳紋和龍紋。植物類比較普遍,葫蘆紋,蓮花紋,牡丹紋和樹紋等。在樹形圖案上,薩滿文化的樹最具代表性。
薩滿圖形通天樹,通天樹在滿族被形象地比作為“天樹”的紋樣,“天樹”是宇宙與人之間所連接的樞紐。在薩滿文化中以天樹作為天與地的界限,根為地,干為人,枝為神,通常滿族人為了擁有更多的后代而在通天樹下進行祭祀祈福活動,這個紋樣表現了滿族人希望通過與神溝通的方式來達到希望多子多孫和幸福的意愿。我們通常會在滿族的一些裝飾圖案中很多地方都會發現通天樹這個極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這也體現了薩滿文化中植物元素對滿族裝飾的影響。
(二)朝鮮族
受薩滿教文化的影響,韓國舞蹈也起源于薩滿教文化。分為宮廷和民間兩種。繪畫藝術隨著大乘佛教的傳入而發展,繪畫一般畫在桑樹紙或絲綢上。朝鮮人把龍、鳳、麒麟、龜視為四靈。四神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大多出現在壁畫上。朝鮮族的裝飾藝術也基本圍繞四靈四神展開。
(三)蒙古族
蒙古族文化是蒙古族人民創造的游牧文化。最早的蒙古族繪畫大多由民間畫家完成。畫中展示了當時人們的辛苦勞作和載歌載舞的歡樂形象。蒙古族繪畫藝術也體現在壁畫中。至今這種壁畫仍然廣為流傳。元代的古墓中,內部布滿彩繪壁畫。墓壁上的兩幅壁畫展現了墓主人的生前生活和北方的自然風光。在蒙古佛教寺廟里,有許多壁畫。有出名的岱召、大召、五當召、烏素圖召等地,都有大型壁畫。
蒙古族的裝飾紋樣大多取材于生活,從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都有裝飾紋樣,平常就能見到的有云紋,八寶,犄紋,卷草,佛手,牛,馬,象,山紋,漩渦紋,杏花,牡丹,幾何紋,回紋等。而他們的裝飾符號大膽鮮明,讓人耳目一新,有一看到圖案就能知道是那個少數民族的特點。
三、傳統紋樣作為中國藝術設計中的應用
這些年來,隨著我國申辦奧運會的成功,以及《花樣年華》《臥虎藏龍》等優秀電影在在西方電影界獲得業界的一致認可,還有整個設計界的回歸、復古和多元化再流行的趨勢,中國元素在國內外社會的流行帶有設計潮流趨勢。無論是服飾設計、產品設計、標識設計還是室內設計都漸漸以中國元素作為設計的主流表現元素。但其中的中國元素多為滿族傳統紋樣,體現的也大多是滿族傳統的藝術理念。比如越來越多的外國人穿旗袍,用筷子,吃餃子等。還有以中國熊貓和《花木蘭》為原型的大型動畫電影。prada在2017年也出過中國風look,加入了羽毛元素讓服裝在傳統風格中更加創新。不僅是服裝方面,在裝飾圖案、色彩和造型方面以及設計理念的使用上中國元素的出現頻率也很高。
滿族的傳統服飾是旗袍。這也是現代大眾意義上東方服飾中最具代表的一種。他的特點是:圓領、左翻領、收腰、扣絆、袖子窄的特點。穿上這種旗袍,能使女性的身形得到最充分完美地展示。
滿族的圖案大多采用象征性的表現手法,通過諧音、理解、轉喻、隱喻等手法,將祈福、納吉、驅邪的觀念轉化為圖案,使服裝更加美觀。
一般來說,紅色、黃色、紫色和金色最具代表性。傳說福康安好穿紫色,因為福字一語雙關并且人們把紫色被稱為福色,人人愿意有福,所以民間為了借福音盛行效仿做一件福色的袍子。
通過此次研究與論述,本人對東北地區的傳統紋樣以及少數民族人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認知。也被滿族豐富多彩的文化所吸引,結合現代的設計定律,總結如下:
(一)特色文化地域是任何設計的背景,根據目前的設計,發揮其優勢,避開其劣勢。所以想在中國設計成為市場中消費品中的焦點,就得賦予它內涵,讓它擁有自身獨特的文化屬性,這樣才能從眾多競爭者中拔得頭籌,這也是我們做東北傳統紋樣商品的初心,使它擁有與眾不同的含義。
(二)通過對傳統特色文化進行保護、傳承,加強文化軟實力的建設,以此重視地域文化。當今已然是高速發展的信息社會,因此網絡媒體作為主流宣傳手段我們利用好是一定的,通過將這種隱性文化屬性賦予到商品之中,以此展現我們東北滿族區域的優勢。
(三)一個合適的切入點是設計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們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傳統紋樣設計的重點就是找到適合的切入點與落腳點,因此我們在了解滿族獨特的傳統民族文化的同時,在此基礎上融合進設計理念,來制作相對應不同消費人群的文化產品。所以,牢牢把握東北地區少數民族傳統紋樣這一點是重中之重。
(四) 跟隨時代的發展傳統文化產品要進行相應的變化。為了不受到時代的局限性并且我們要設計符合時下審美并且結合傳統文化的產品,因此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爭取設計出可以融入時代的同時還能表現傳統文化的新型設計產品。
(五)我們要愛護民族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特色的地域文化,使民族的優秀文化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們更要創新,積極開發東北地域獨有的民族文化產品,傳承發揚我國的優秀民族文化,為我國的文化發展添磚加瓦。
作者簡介:
錢娜,吉林藝術學院副教授,視覺傳達設計。
王明霞,女,滿族,遼寧大連人,吉林藝術學院設計學院,2019級在讀研究生。專業:視覺傳達;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