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冬梅
【摘 ? ?要】在高中學習階段,是學生全方位、大量汲取知識的時期,在這個時期,激發學生學習的潛能與熱情、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新課改背景下對師生提出的一個巨大挑戰。高中歷史是典型的文科類學科,知識框架性嚴謹,線索邏輯清晰,對學生學習的要求全面,教師使高中歷史課堂富有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是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的一大基石。
【關鍵詞】高中歷史 ?教學趣味性 ?方法探索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45
傳統的高中歷史課堂在大多數學生的印象中,是枯燥乏味的,教師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轉變師生的思想觀念,使傳統的教授型課堂模式向新型的主動型課堂模式轉變是現代教育急需解決的內容。現代教育對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不再只是需要學生對書本知識背的滾瓜爛熟而達到應試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學以致用、知行合一。很多學生在高中歷史的學習當中,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動機不強烈,不明白為什么要學習歷史,只把它當作一門必考科目而去學習,學習效率低下,也就更談不上聯系生活了。“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對于歷史的學習,更重要的是在歷史的變遷中總結經驗教訓,對古人的治國理政之道加以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從而運用到現在社會中,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時代的更替。因此,可以說歷史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學科,要讓學生學懂歷史、學好歷史,需要師生共同參與,打造一個趣味性強、寓教于樂的歷史學習課堂,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主觀能動性,明確學習歷史的目的,讓師生共同進步。
一、加大多媒體設備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
在以前的課堂中,一本書、一支粉筆就是教師的全部教學工具,教師對知識的傳授只能通過口頭描述,或者以粉筆書寫出來的方式教給學生,這種方式,雖然也能使學生有一個不錯的成績,考出一個理想的分數,可是學生們對知識的理解是不透徹的,歷史的內容展現在學生們面前不是以生動形象的姿態,學生們對其也是一知半解。隨著時代的進步,多媒體技術逐漸走進大眾的視野,與傳統課堂相比,多媒體教學可以應用視頻、圖片、動畫、音樂等多種多樣的形式來輔助教學,使晦澀難懂的知識以更加形象化的形式展現出來,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與記憶。在高中歷史課堂中,關于古代史的部分,離如今學生所處的時代相距甚遠,要把學生的思維帶入到過去的社會中,有一定的難度,這個時候便可以使用視頻教學,將每個朝代的政治、經濟、農業工業等的發展,一一呈現在學生眼前,便于學生理解。在講到各個朝代的服飾禮儀的改變時,只通過書本上文字的描述,學生想象起來可能會存在問題,不能很好的掌握,這時候便可以使用圖片來輔助課堂教學,使書本上的文字內容轉化為圖片,真實清晰的呈現,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在講到樂曲的時候,如果只是讓學生記住一個個代表作,學生們都未聽過,沒有深入體會傳統樂曲的魅力,那這種表面淺顯的學習,是達不到新時代人才培養的要求的,這時候,便可以在課堂上將這些有時代社會特色的樂曲播放出來,從而教師加以解說,讓學生們更容易掌握。
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將看似生硬刻板的知識以另一種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示出來,使課堂教學更具趣味性,學生更容易理解記憶。有些教師可能認為多媒體教學會延緩課程的進度,認為高中學習,時間緊任務重,只要按時完成教學安排,使學生取得高分便算完成任務,從而不使用多媒體教學,這樣不僅使資源造成浪費,學生們囫圇吞棗似的學習也沒有真正達到教學的真諦。將多媒體設備投入高中歷史課堂使用,可以使文字內容以另一種直觀的方式呈現,真正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全面深入的認識,提高學生的歷史修養。使用多媒體教學,對師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做好充足的備課準備,找到更多實行課堂教學的資料,學生們也要做好及時的預習與復習,以達到更好的教學與學習效果。
二、重視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涵蓋的內容十分廣闊,一本薄薄的教科書更多的是總結性的語言。事情的發生發展都有其相應的歷史背景,這些背景環環相扣,邏輯緊密,才導致了相應事件的發展,成為了我們如今學習的歷史事件。將這些背景故事調理清晰,才能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理解更加透徹。但是課堂的教學時間畢竟是有限的,如果將大量時間花在故事背景的講解上,就顯得本末倒置了。這就需要學生們好好把握課外時間,去閱讀相應的歷史文獻,了解各個時代的發生發展、演變更替。當對整個歷史結構都有了全面的理解之后,再去學習課本當中的重點知識,也就不成問題了。同時,對歷史的走向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也可以增加學生們學習的信心,這時候,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掌握主動權,通過自己課外的積累,再加上教師的講解,深奧的內容也就顯得淺顯易懂了。同時,學生們也可以利用課外的時間,去參觀一些歷史景點、名人故居等地方,在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中,培養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歷史文化情操得以熏陶。這樣來使高中歷史的教學更具趣味性,提高教學與學習的效率。
三、加強情景式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是一門故事性強的學科,對歷史的教學,大多像講故事一般娓娓道來。但是,如果只是通過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們在下面聽,這樣的課堂缺乏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也沒有發揮出學生的主動權,教師成了課堂的主力軍,而學生們只是被動刻板地接受,縱使教師講得再精彩絕倫,學生們的參與感不足,也難免會注意力不集中,降低學習的效果。這時候情景式的教學模式就顯得尤為重要,能夠有效增強課堂趣味性。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課前便進行資料的收集,到課堂上進行展示。學生們在前期準備工作中,便會收集大量的資料,對書本上的內容加以擴展,所學內容也會更加全面多樣,同時,在角色扮演時,能深入到角色的世界,對那個時代的故事有更強烈的代入感,與角色同呼吸共命運,也就更能理解角色的心境,加深對事件的感悟。
高中歷史的教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們歷史知識,完成高中學業,更重要的是拓寬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歷史素養,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學習是一個被動到主動的過程,只有課堂內容充實,富有趣味性,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要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楊海艷.淺談初中歷史教學的趣味性[J].學周刊,2013(23):125-125.
[2]趙春明.淺談增強中學歷史教學的趣味性的有效途徑[J].文理導航(上旬),2014(34):6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