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旭
【摘 ? ?要】小學是學生學習的第一個階段,也是為學生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的階段,對于小學生能否在日后的學習中有更為廣闊的未來以及學生自身能否獲得更為全面的成長與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在近年來為了響應教學改革的號召,涌現出了許多的新式教學方法,游戲教學法便是其中一種。
【關鍵詞】游戲 ?低年級數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4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09.071
小學低年級數學作為學生學習的開端,對于學生未來的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啟蒙作用,然而數學本身的抽象化以及邏輯性使得注意力易于渙散的小學生難以將自己沉入課堂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也因此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教師在進行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教學中要嘗試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通過游戲教學的利用來讓課堂變得更有活力且更加靈活,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去。
一、游戲教學的優勢
游戲教學是近年來出現的新型教學方法,在實踐教學中表現出了極為明顯的優勢,筆者認為游戲教學在教學中的優勢有以下幾點:一是對于課堂氛圍的活躍化,在傳統課堂中,教師對于知識的傳授與灌輸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而不管學生是否對這樣的教學方式的接受度,在實際教學中,常常會出現學生因為單元化的教學方式而無法集中注意力的情況,在這樣較為枯燥的教學方式下,課堂的氛圍可以說是極為僵滯了;二是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于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在教學時,學生常常會在面對教師時出現不知所措的情況,導致師生關系較為僵硬,學生在面對教師時大多是十分緊張的,在課堂上有時教師會通過提問來緩和課堂氛圍并提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學生的態度則大多是低頭回避,在這樣的狀態下,課堂氛圍更加僵硬,提出問題的教師也頗為尷尬,游戲教學便能夠通過游戲來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以更為積極的態度來進行知識的學習。
二、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游戲創設教學情境
基于小學生普遍的性格特征,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可以利用游戲來創設相關的教學情景,幫助學生快速理解和吸收新知識,比如在《正方形和長方形》的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會讓學生尋找教室內部的圖形,或者回憶自己在生活中常見的圖形,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并不能讓學生從空間的層面上感知到長方形和正方形,會讓知識僅僅停留在頭腦的層面,而沒有真正內化于心,這對于學生數學思維的建立以及感知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相反,利用游戲教學的形式,就可以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潛力,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感知到圖像的變化,比如可以讓學生們手拉手先圍成一個標準的正方形,然后再變換成不同的長方形,假設一個學生代表一個單位的邊長,教師可以隨機地指定邊長,讓學生快速地變換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正確地掌握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特征與區別,在空間中感知圖形,也可以讓學生感知到數學的趣味性。
(二)利用游戲導入課程內容
課程的導入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與數學教學的質量息息相關,所以教師必須重視課程內容的導入。采用游戲化的方式進行新課導入,可以快速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激發學生對于課程內容的好奇,進而保證整節課的高效進行。比如在《觀察物體》的教學中,在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讓兩個學生為一組,觀察彼此的體態和外貌特征,并且用語言描述出來,在進行完這個游戲環節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詢問正確觀察的方法,并且邀請所有學生和自己一起,到書本中尋找答案。通過簡單的游戲場景來導入新課,可以有效地控制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在求知欲的驅使下開展自主學習。
(三)利用游戲攻克重難點知識
由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認知能力有限,缺乏完備的邏輯思維能力,所以在面對復雜問題時,往往很難把握和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模式,消除學生對于復雜知識點的恐懼心理,在輕松的氣氛中感知和理解知識內容。比如在《年月日》的教學中,由于低年級的學生對于時間缺乏基本的概念,所以無法準確把握年月日之間的關系,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日歷,在快樂的手工游戲中了解年月日的相關知識,并且在日歷制作完成之后,要應用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另外,在《克與千克》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實際的稱量來感知重量變化,進而將相關的知識點內化于心,而不是停留在頭腦理解的層面上。
(四)利用游戲進行數學實踐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小學低年級數學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的數學常識,也要提升學生的數學實踐和應用能力,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多觀察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并且在生活中應用相關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可以盡量為學生營造真實化的情景,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數學知識,加深對于所學知識的認知,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水平。比如在學習了基礎的加減法知識之后,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組織虛擬的購物游戲,讓學生利用假的紙幣進行買賣,在實際的找零、計算中,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另外,在《圖形的運動》的教學中,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認識軸對稱圖形,在學習了課本知識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尋找大自然和生活中常見的軸對稱圖形,學生會發現樹葉、蝴蝶的翅膀、人的身體等都是軸對稱圖形,然后再將自己的發現繪畫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游戲和實踐,不斷驗證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并且將數學和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加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而言,在面對復雜的數學知識時,往往不能準確地把握和理解,教師可以引入游戲化的教學模式,和學生一起創設相關的教學情景,在快樂的游戲中,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擴展學生的感知能力,讓學生在掌握基本數學知識的同時,也加強對于數學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數學學習力的提升,為學生數學水平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曉明.如何將游戲融入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J].學周刊,2018(01):63-64.
[2]魏群.數學游戲在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9):255.